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骄傲了!这支飞天舞才是天仙本仙啊

GIF

传说,一千六百年前,一个和尚历经跋涉,来到中国西北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黄昏临近,他疲惫不堪,想要坐下来休息片刻,突然他观看到,鸣沙山在夕阳的照射下发出金色的光芒,那金光闪耀触动着他的心:此处定是圣地。

他醉心于此景,不知这是天上仙境,还是在人间美景,和尚便用化来的钱财,请当地工匠在鸣沙山的峭壁上开凿了一个石窟。

莫高窟就这样在偶然间诞生,绵延至今,为后人留下辉煌的历史遗迹。

GIF

提起莫高窟,便能想到敦煌飞天,而飞天又带给后人无限的想象和灵感。

现今不管是在影视作品,还是热门综艺、舞台表演都能从中捕捉到敦煌飞天壁画的传统艺术美感。

GIF

而这些传承里又以敦煌舞最为著名,敦煌舞就是以敦煌石窟壁画上的舞姿形象作为依据,创造出来的新的舞蹈种类。

曾经,一支《丝路花雨》大型民族舞剧,便让飞天“飞出”了壁画,也成就了二十一世纪版“反弹琵琶”。

在开凿于中唐的112窟中,有一副《伎乐图》闻名于敦煌艺术史,广为人知的“反弹琵琶”便是出自这里。

壁画上,伎乐天神态悠闲雍容、落落大方,手持琵琶、半裸上身翩翩翻飞,天衣裙裾摇曳生姿,项饰臂钏叮当作响。

突然,她举足顿地,出胯旋身,将琵琶反手握住置于身后。那一瞬,整个天国为之惊羡。这就是世人熟知的“反弹琵琶”。

在现如今留存的492个洞窟中,几乎窟窟画有飞天,敦煌飞天作为莫高窟的艺术象征,历经一千多年,经受自然风蚀、朝代更迭、人为破坏,仍旧屹立于此,成为西北荒漠中的一汪清泉,照见了千年的世事变迁

按佛经所示,飞天的职能:一是礼拜供奉;二为散花施香;三为歌舞伎乐。飞天的形象来自印度神话中的乾闼婆和紧那罗。

传说,乾闼婆身体会自动散发香气,所以他的职能是为佛献花、供宝,让香气在天宫自由流动;

紧那罗是歌神,在佛界的净土中为佛陀、众神演奏歌舞;这对夫妻形影不离、恩爱非常,是敦煌飞天的前身。

前秦建元二年左右,佛教逐渐渗入,他所宣扬的慈悲为怀、善恶自有因果的理念受到黎民百姓的推崇。飞天作为佛教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在这种情况下,从印度来到了中国。

刚来到中国的飞天,由于没有具体的形象,便为历代画师留下了很多发挥的空间,古代的画师们大胆想象,结合印度、西域、中原文明,在不同时期,创造出属于当时社会风格的飞天仙人。

敦煌飞天的启蒙期是北凉、北魏。由于敦煌的画师也是第一次接触外来文化,所以这时期的飞天主要是模仿印度和西域飞天,画师们运笔豪放,着色大胆,创造出的飞天主要是以男性、光头、上身赤裸、下身配长裙、身上还缠绕着一条飘逸的披肩大巾的形象。

北魏的飞天还保留西域的形象,但是已经开始向中原风格开始转变:脸型变小、身材修长、飞翔的姿态也多种多样。

西魏时期,飞天处于佛教天人、道教羽人、中原文化相互融合的状态,这时期有两种飞天,一种是延续北魏风格的西域飞天,一种是道教飞仙和印度飞天结合的中原飞天,飞天多面相清瘦,眉目清朗,为中原“秀骨清像”式造型。

隋代是莫高窟绘画飞天最多的一个时代,也是种类最多,姿态最丰富的时代。

这时期飞天不仅绘制精美,色彩斑斓,而且无拘无束,表现出一种动感和生命的活力,已经摆脱了西域画风的影响,为唐代飞天奠定了基础。

到了唐代,飞天创作到达鼎盛时期,由于唐朝前期政通人和,经济繁荣,所以唐前期的飞天具有自由奔放、无穷变化的动态之美。

唐代后期的飞天,随着唐朝的逐渐衰落,在艺术造型上,服饰由艳丽丰厚转为淡雅轻薄,体态也由丰满变为清瘦朴实,神态已由激奋欢乐变为平静忧思。

至此,飞天壁画的创造已经到达顶峰,之后的朝代没有太多的创新改变,创作越来越公式化,失去往日的活力。

即便如此,敦煌飞天飞跃千年,仍然如精灵般优美动人。

它所留下的美学生命力至今还在震撼着热爱艺术创作的人们,永不停歇。

正如段文杰先生在《飞天在人间》一文中所说:

她们并未随着时代的过去而灭亡,她们仍然活着,在新的歌舞中,壁画中,工艺文中,到处都有飞天的形象。应该说她们已从天国降落到人间,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不断地给人们以启迪和美的享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敦煌印象
官窑瓷描金彩绘莲花口《反弹琵琶》笔洗,飞天舞来自敦煌莫高窟的壁画
敦煌莫高窟飞天壁画欣赏
绝版中国——永远的敦煌
拼图里的敦煌,每一块都藏着千年东方美学
莫高窟壁画反弹琵琶飞天形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