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蒙:为什么不读书的挺有本事,书读得多了反而显得很傻呢?

近些年来,有关读书的话题是时有出现,像什么读书无用论、国人不读书之类的是甚嚣尘上。虽然理智的人都知道这些不过是一派胡言,但是却仍然带给无数人一些思考,那就是该读什么书,读多少书才好?

最近笔者看了作家王蒙先生关于读书的一些观点与见解,觉得很有收获,想与大家分享一下。

王蒙先生认为读书有这么几点是很重要的:

人要有自己爱读的书

王蒙先生说自己老了以后,回想自己一生读过的书,其实真正印象深刻没有几本,包括反复阅读的。自己真正读的进去的书一个是《红楼梦》,一个是《道德经》。虽然庄子也好看,可是看多了起急,因为有的地方分析得绝,有的地方发飘,不如老子,一句是一句,能砸出坑。

其实一个人一生真正爱读的书是有限的,所以在自己短暂的一生里,需要有几本自己真正爱读的书,这是很重要的。除了这些书之外的其他书可以当做是一种消遣,或是浏览来获取信息。

先学好母语,看懂母语书,再看外语书

现在很多人觉得读外语书很酷,外国人的书要更有营养,而且看外语书还可以帮助训练外语,于是很多人在自己的母语书都看得似懂非懂的水平下就去读外语书,最终结果是,不仅外语没学会,自己的母语也学得一塌糊涂。

其实那些外语好的人,他的母语必然更好,他们是在母语学好的基础上又去攻读的外语,然后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又辅助了自己的母语学习。

我国历史上,双语、甚至多语好的人很多,辜鸿铭、林语堂,可是他们的母语呢?他们的母语水平要比外语水平高更多。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母语都学得似是而非,那么外语能学好吗?这根本不可能。所以在自己的母语没有学好之前,最好不要去读外语书。

不能忽略工具书

王蒙先生说,什么都可以省,唯独工具书不能省。特别是一些像自己这样没有多少真才实学的人,想要查阅资料,获取信息,全靠工具书。

王蒙先生说,自己在想一个问题之前,都要先查一下《辞源》,然后自己的学问就大了。当然了,自己不仅查《辞源》,还查汉英词典,《百科全书》,这会让自己知道的更多,增长更多学问。

要掌握读书的平衡点

王蒙先生说,在中国有一个现象,那就是有一些人不读书,但是他们鬼精鬼精的,非常的聪明,还很有能耐,很有本事,很厉害。反而是一些读书很多的人却显得很傻,这是为什么呢?

对此王蒙先生解释道:

因为中国的现实不按书本办,书本也不一定按现实写。如果你读得太多了绝对傻,但是不读书,你的本事再大,再干练,确实还是低水平。但是每个人的平衡点不一样,钱钟书就以读书为乐,但是这个人绝对聪明,绝对不是傻子,够精,该得道了,成仙了。

所以对于个人而言,读书需要一个平衡,需要兼顾多与专这两个矛盾,太多的人就是读的太多了,可是却没有一本专的。因而读书的人需要找到并掌握一个平衡点,这个要因人而异,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知道该读多少书,懂多少知识就足够自己使用了,不要想着越多越好,没有人有这样的能力去理解天下所有的书,光是书名都记不过来,更何况内容呢。

好读书不必求甚解

好多人觉得读书嘛,就是要钻研进去,懂得书中全部知识,要求甚解,要融合贯通。其实读书本不必这样,很多书的东西,在开始也许有道理,可是当日月沧田,斗转星移,经历过岁月之后可能就不再那么有理,甚至可能还会被时代抛弃。

有些东西真的没有必要去过分的推敲,可能作者在创作某个片段的时候,其实没有想那么多,就是随笔写下的东西,可是后人却给他硬加了很多理解,本来很简单的东西,却变得那么的复杂。

读书也是自然,只要你读进去了,然后在某一天,某一个时刻,某一个场景,你又将书中的某一个地方想起来了,那这本书就不算白读,太多的时候,其实读书真的没有必要求甚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蒙:读书使我感觉良好
四千多本Txt纯文本书免费分享(不断更新)
英语学习有诀窍之二
学英语并非越早越好!
如何把外语说得像母语一样好?
保持好的读书习惯有多重要?王蒙:浏览代替阅读会出现白痴化现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