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皈依前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

本期导读:如果我们皈依心没有真正生起来,没有持续下去,三宝对我们是很远的,乃至于内心当中就没有三宝的形象,没有真正三宝的内涵。本期推出“敬修皈依”系列之六《由自誓受及不言余而皈依》,告诉我们对皈依的理论、方法,以及皈依的一些下手处,要学懂、学明白。然后慢慢去实践,去体会佛法僧的殊胜处,让我们更加坚定信仰,坚定信心。

佛言祖语:如来亦如是,慧光照世间。功德善名称,周遍满十方。——《杂阿含经》卷四十五

学诚法师法语:受皈依是自己发愿要受的。如果说自己没有发愿,没有发誓,别人强迫的,这个都不能算,都不是自己心甘情愿的。我们为什么学佛法不能受用,跟皈依有没有真正发起心来有很大的关系。


文章:皈依前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

由自誓受而归依者,谓由誓受依佛为师,依般涅槃为正修法,归依僧伽为修助伴。由如是门而正归依,如毗奈耶广释中说。由不言余而归依者。谓由了知内外大师及其教法,诸学法者所有胜劣,唯于三宝执为归处,不执与此相违师等是所应归。此二所有差别之中,师差别者,谓佛圆满无边功德,所余大师与此相违。

殊胜赞云:「我舍诸余师,我归依世尊。此何故为尊?无过具功德。」又云:「于余外道教,如如善思惟,如是如是我,心信于依怙。如是非遍智,宗过坏其心;心坏者不见,无过大师尊。」

教差别者,谓佛圣教由安稳道得安乐果,息生死流,净诸烦恼,终不欺罔。乐解脱者,唯一善妙,清净罪恶,外道教法与此相违。如殊胜赞云:「何故由尊教,安乐得安乐,故于说法狮,尊教此众生。」

赞应赞亦云:「谓应趣应遮,清净及杂染,此是雄尊语,与余言差别。此纯显真如,彼唯欺罔法,尊语与余言,除此须何殊?此专一妙善,彼唯障碍法,尊语与余言,除此有何别?由彼染极染,由此能清净,此即依怙语,与余言差别。」僧伽差别由此能知。

好,昨天谈的是三宝功德的差别相,今天我们要谈的是自己皈依,我们自己要发誓,自己要发愿,来受皈依。所以我们念三皈依,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自己发誓要皈依,这个很重要,我们自己要求皈依,我们自己要受三皈,由自誓受,我们自己发誓。发誓以后,就不能改变,也不要改变,也不会改变,然后受三皈依。

“谓由誓受依佛为师”,我们发什么誓呢?发什么愿呢?依佛为师。“依般涅槃为正修法”,依法为师。“皈依僧伽为修助伴”,依僧为师。这是三宝。

“由如是门而正皈依”佛涅槃,僧伽助伴。就是说,僧伽、出家众是我们修行、证道、涅槃的助伴,就是帮助我们修行,获得涅槃。

我们自己本身也好,出家众也好,都是根据法来修行的。这个法是佛说的,法才能够让我们到达涅槃,证得涅槃。所以出家众、在家众,法都是一样的,戒律不同,修的法都是一样,都是为了要证得涅槃。

修的法,每一个人要修到什么程度,修到什么层次,就不同了。有时候很难说,到底是哪一个人修得高,哪一个人修得低,有时候就不好说。但是必须要有僧伽作为我们的助伴,这是非常重要的。

“由如是门而正皈依”,就从这方面来正说皈依。“如毗奈耶广释中说”,在律藏里面有更加详细的开演。这科主要让我们明白,受皈依是自己发愿要受的。如果说自己没有发愿,没有发誓,别人强迫的,这个都不能算,都不是自己心甘情愿的。

不是发自于内心,或者说自己没有愿,没有发誓,没有发愿,别人念几句,我们自己跟着顺口溜念几句,当然这个效果就不好了,是不是?我们为什么学佛法不能受用,跟皈依有没有真正发起心来有很大的关系。(1)(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读《三宝歌》
皈依的意义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十八讲 下篇
归依三宝有哪些仪式?
中庆专辑
你要发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