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习五运六气应当持有的态度

语音版

学习五运六气应当持有的态度 来自正和堂大健康 00:00 05:47

  前  言 

想学好五运六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分享了阴阳、五行、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以及先后天八卦、河图、洛书相关基础知识之后。大家还需要填补诸如天文历法、气候物候、证候脉法、干支甲子、标本中气、六经欲解时、三因司天方、大司天、九宫分野、多周期共振趋势分析等等相关知识要点。

由于已近年尾,琐事繁多,在这里就不多谈了,今后有机会我们可以线下多交流。今天和大家聊一聊学习五运六气应当持有的态度问题,这也是学好五运六气的先决要素之一,愿大家能从中受益。


一、古人十分重视五运六气

唐代医家王冰,在注《素问》时,遂把先师张公玄珠子所授之秘本,即“七篇大论”纳入了《黄帝内经·素问》一书,成为《内经》的篇论,运气之学热潮从此开启。
五运六气学说早在唐宋颇受重视,特别是宋代因朝廷的重视,曾热极当时,由朝廷每年公布运历,要求司岁备药,又为医师考试“三经大义”中必有之题。此热潮一直延续到元、明、清初。元代医学家滑伯仁曾云:“不读五运六气,检遍方书何济。”

二、近现代被视为“封建糟粕”

然而到了近现代,五运六气学说常被一些人视为“封建社会思想中的糟粕”,甚至被人贬低为“江湖骗子忽悠人们的玄学”,连中医教科书都只是把五运六气作为选读内容或者直接摒弃,造成了社会上对五运六气学说有着诸多歪曲和误解。

五运六气学说几度陷入了一种不存不废的局面,已严重影响了对中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三、没有深入学习就先不要评判

五运六气是中华民族长期积累的关于天文、气象及其与之相联系的医学、生物学、灾害方面的知识宝库。要知道古代先人将十干与十二支两两相配,产生了60甲子。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般来说一个人一生最多也只能够观察、观测、记录一个完整的60甲子周期,由此可见运气学说可谓是古人代代相传的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一集体智慧的结晶如何成了“封建社会思想中的糟粕”了呢?

时至今日,还有许多中医界人士对五运六气没有经过深入研究,常常给予恶意批判,这种态度是不恰当的,要想知道葡萄酸不酸,尝一下不就知道了吗?

想当初笔者在学习五运六气之初,首先思想上就选择了不排斥、不评判,先深入学习,先搞清楚五运六气到底是什么,如何用,使学习的过程像一条从容不迫的河,不拒绝流经哪里、流经什么,只是不断地向前流淌,平静而又喜悦。


四、五运六气是一把金钥匙

五运六气学说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结晶和科学瑰宝,不仅源远流长,而且价值巨大。

它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现,是古人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各种事物运动变化都存在着的周期性节律,是探讨自然变化的周期性规律及其对人体健康和疾病影响的一门学说。

它是中医学结合天文、历法、物候、气象等多学科知识,全面运用阴阳五行和开阖枢理论的最高层次的学说,它是五藏六腑、三阴三阳六经、十二经络等中医概念形成的基础,也是中华文明精华的集成。

中医药学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

个人以为,五运六气学说更是一把打开中医药学宝库的金钥匙,这把钥匙上闪耀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


五、五运六气运用效如桴鼓

个人浅见,我们不仅要正确的看待五运六气,还要大力传承好、发扬好、学习好、运用好。

我相信当您真正踏入“五运六气之门”,用运气思维指导日常的养生保健和临床应用时,您才会发现五运六气的真实魅力!

您也会理解自己为何愿意苦苦探索,又时常会拍案叫绝。应用于临床后,也就懂得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效如桴鼓,这其中的精妙之处着实不可言述。

特别说明:本文引用了部分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及龙砂医学流派传承团队的学术观点,在此表示感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五运六气学说《运气衍论》大正五年七月1916年抄写
运气丨对生命的预测
古天文历法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思辨框架
学一点古中医“五运六气”学说
一张图解2022年的气运与养生指南请收藏!
孟庆云讲中医基础理论:五运六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