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反思中国的假日安排制度

 


 

中国人的假日制度安排,是一个老话题了,但目前,这个老话题有了新的反思。总结如下主要观点:

1.目前,中国人年度公共假日是115天,比美国多1天,我们的假期的总量已经见顶了,已经是太多了。而中国的劳动生产率是美国的1/12,日本的1/11,不及拉美、中东和印度。不干活的时间这么多,干活的效率又这么低。今后,中国的劳动力总量将会下降,如果我们的劳动生产率持续低迷,那么,就会不利于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这可是要命的!

 

2.假期制度安排要建立在“收入水平决定消费能力”的逻辑上,绝非“放假越多,消费越高”。对黄金周这种生活性消费而言,归根到底还是由劳动者收入决定的。

 

3.旅游消费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的产物。

 

4.对带薪休假制度的贯彻要抱积极的乐观态度。

 

5.黄金周对中国经济的促进作用,实际上,并没有人们想象得那么大。

 

6.除了春节之外,长假并不能实际保证亲情的回归。假期碎片化,保证国民经济健康的良性运转,首先保障实体经济的积极发展,然后,我们再来安排假期制度。

 


 

【正文】

主持人玉昆:由于中秋小长假和国庆大长假的距离比较近,人们的作息规律改变很大,人们普遍感到不太适应。你个人认为这种休休停停的不规则现象是正常的吗?
    裴钰:是正常的,也是不正常的。我说是“正常的”,因为,阴历的节气日期是不固定的。如果是阳历的日子,比较固定,上班族比较容易适应阳历假日。去年,中秋和国庆两个假期合在一起,今年就分开了。
    我说是“不正常”的,因为,我们的假期调节的方式,是需要反思一下的。因为阴历假期是不明确的,也是不固定的。有的国家把阴历节日变成阳历节日,过阳历的日子,这样,假期的设立就明确了。我们的经济运行也就明确了。
    现在,我们在中秋节国庆节之前的日子,要前借一天,后补一天,这种方式对中国经济运行的干扰还是很大的。所以,今后,带薪休假还是最佳的方式。

 

主持人玉昆:我们中国人是不是休假太少了?我们计算一下,中国人一年的公共假期有115天,美国人事114天,我们比美国还多1天。

裴钰:这个数字让很多人感到吃惊,没错。中国人每年休假比美国人都多,可是,有3个数据,更需要我们正面:
    第一,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美国的1/12,只相当于日本的1/11。我们比美国人休息的时间多,但是,我们的家庭年收入和美国是无法相比的。通俗地说,就是我们比人家要闲,但也比人家穷,我们又闲又穷。
    第二,2006年中国工业劳动力年均创造财富1.2642万美元,拉美地区劳动力年均创造1.8908万美元,中东地区劳动力年均创造2.1910万美元的水平。我们是不如拉美和中东的。
    第三,和印度比较,我们的平均工资、福利保险、假期安排都优于印度人,但是,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中国的劳动生产率不如印度。

    和拉美、中东、印度的劳动者比较,我们的劳动者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为什么劳动者的假期这么多,而我们的劳动生产率却如此低?
    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来说,实事求是地讲,我们的假期的总量已经见顶了,已经是太多了。我们的经济效率和美国、香港是无法相比的。

所以,假期又这么多,效率有这么低,不干活的时间这么多,干活的效率又这么低,我们的国家该怎么发展啊!
    今后,中国的劳动力总量将会下降,如果我们的劳动生产率持续低迷,那么,就会不利于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这可是要命的!

我们需要劳动致富,要有很好的收入,社会财富需要达到一个高度,我们才可以去消费,我们个人才可以去旅游,是这样一个逻辑关系。

 

主持人玉昆:根据我们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假期的总量是见顶了。具体到假期怎么安排,就涉及到假期制度的问题了。我们现在是两个黄金周,加上若干三天小长假。现在,很多人怀念被取消的五一黄金周。
    裴钰:像我们这样7天的强制大假期,一年有3个,这在当前世界主要经济体都是绝无仅有的,日本也就圣诞节和元旦假期的天数多一些,其他还是以三天、两天休假为主。三个黄金周的安排,经过我们多年的检验,发现确实是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特别是五一黄金周,根据数据统计,并没有起到预期的理想效果,所以,政府取消五一黄金周的决定,是建立在严密的数据统计基础上的,是正确的。
    首先,黄金周对中国经济的促进作用,实际上,并没有人们想象得那么大。经过这么多年的实际统计,我们确实不能过分夸大黄金周对中国经济的作用,这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其次,部分媒体对“带薪休假”的贯彻抱着过分悲观的态度,这个态度过于悲观了。我认为不要这么悲观,我是很乐观的。不必说一线城市,国内二三线城市推行带薪休假制度,是比较乐观的。不要认为中国人的带薪休假遥遥无期,不要这么悲观。

现在,必须要把七天长假“碎片化”,除了春节黄金周之外,打碎长假,以符合主要经济体国家普遍的规律,中国不能太特殊。
    还要注意的是,带薪休假制度的贯彻将在三线城市快速展开,一旦还有2个黄金周,再加上带薪休假,一个劳动者每年休息120天以上,这可就是一个大问题了,很可能对国民经济都有损害了。企业经营受到负面影响,直接危害的是劳动者收入,收入降低,最终会影响消费,没有收入,怎么去旅游?

 

主持人玉昆:假日经济对消费有促进作用,但是,也带来一些弊端,这是否达到了当初设立长假的初衷呢?
     裴钰:准确地说,是部分达到了当初设立长假的初衷。一方面,对消费的促进和消费能量的释放,确实有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为什么五一长假要取消呢,就是过多的长假对实体经济的损害,是明显的。
    商业逻辑是这样的,不是因为时间多了,消费才会提高,而是居民收入高了,消费才会提升。从本质上讲,财富(收入)决定消费,而不是悠闲决定消费,所以,“假期制度”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是非常正确的。

消费对国民经济提升的三驾马车之一,对黄金周这种生活性消费而言,归根到底还是由劳动者收入决定的。每个人休黄金周,当月的月收入往往是年度最低的月份,你休假,肯定只有基本工资,没有奖金,如果黄金周多了,劳动者虽然休息的时间多了,但是,只能拿基本工资,奖金会取消,这样呢,就会损害劳动者的收入。钱花了,也就没了。

黄金周没有社会消费的持续效用,消费能力的短期的集中释放,会造成消费能力长期的低迷,反而不利于消费对经济的促进,这也是我们要取消五一黄金周的原因所在。

 

主持人玉昆:对假期的安排,众说纷纭。裴钰先生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裴钰:我有两个观点。第一个观点是,假期安排要建立在“收入决定消费”逻辑之上,如果没有很好的工作收入,也就没有很好的消费。没有效率的提高,没有财富的积累,那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很小的。今天,我们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人均GDP水平依然在世界上排名偏后,对我们的社会和个人来讲,“发展”是时代的主题,而非“享乐”。
     第二个观点是,长假碎片化。有人说,长假可以回家探亲,可是,除了春节之外,有多少人是真的在长假中回家看望父母呢?有多少人是在长假中出去旅游玩乐?所以,长假并不能实际保证亲情的回归。

对于中国人来讲,勤奋,创富,创造价值,提高收入,对很多人来说,是符合实际的价值观。旅游消费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的现象,它不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的现象。为了有一个很好的生活品质,首先还是应该致力于勤奋,要勤奋,就要工作。假期碎片化,保证国民经济健康的良性运转,首先保障实体经济的积极发展,然后,我们再来安排假期制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恢复五一黄金周,你同意吗?
专家称带薪年假后年可能取代黄金周
增加长假 促进旅游消费
刘思敏:旅游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是增加长假
调整十一长假,让假日更“经济”
2013年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考生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