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葱玉的童年朋友谭敬
黄庭坚草书《廉颇蔺相如传》长卷(局部)
张葱玉在日记中经常会提到谭敬。一方面谭敬是张家组织的东南信托公司的股东、董事,另一方面谭敬收藏书画,需要张葱玉为他掌眼。但是,东南信托公司发生危机时,张葱玉深陷其中,谭敬则抽身而去。以后,张葱玉在经济上屡生危机,谭敬在经济上则屡次资助。
郑重
在张葱玉日记残篇中,经常会出谭敬或和庵的名字,其实是一个人,谭敬号和庵。把他和谭敬在一起出入娱乐场所不记,观书论画的也有很多,略录几条,可见一斑:
至和庵,许观赵书妙严寺记,乃予家故物也。景甫亦至,遂同赴沧州击弹。(1938年10月14日)
偕谭敬、临泽、季丞观徐氏展览会,中元人赠沈伯新诗一卷极精。项子京旧藏物也。(1939年1月5日)
访谭敬,出示山谷大草书《廉颇蔺相如传》长卷,真而精。予见山谷草书卷凡三,此当列第二。(1939年7月12日)
谭敬新雇闽厨,邀过午酌,殊不见佳。出示新收梅道人山水轴,宋孝宗御敕。吴轴疑是文徵明笔。又紫砂供春茗壶,真而精;又时大彬三壶,亦真。(1939年7月6日)
过和庵斋中观画,宋人画十八学士像一卷,佳。中苏壹像最妙,诸人皆右视,惟许敬宗作左顾状,后俞紫芝一跋,尤精。惟沈括隶书诸学士小传,恐出摹拟。又南田小册,精极,计设色花卉八页,有乾隆间人乔姓一题。又米元章书孟浩然诗在绢素上,不真。沈周移竹图卷,李东阳诗,真,不乏味。(1939年10月1日)
和庵邀过其寓夜饭,并观所进书画。斋中所蓄珊瑚鱼至美。(1939年9月30日)
同和庵观落水兰亭,伪物也。一瓶尚佳,上有书云“永安三年”云云。按永安,吴景帝年号,为瓷器中有文字之最古者,制作尤异,出绍兴,今为章天觉所得,索值巨万云。(1939年8月21日)
偕谭敬、临泽观素石山房书画展览会,今日陈列者以周茂兰血书疏为最,余无可观。观后至沧州击弹,晤祖夔。(1939年1月6日)
和庵、临泽来,携示释德止山水轴一,不真。(1940年1月20日)
访和庵,林四自港来,因观薛素素写兰卷后颜翔写薛小像,风度翩翩,仿佛与之晤语。张伯起等题者四五人,又赵真一诗。此卷于乙亥岁宴集刘芳卿西福致里妆阁时,西充白坚用绛云楼墨、叶小鸾研题名于后,侍观者华亭林宝钗、吴门齐玲玲、白门张月华等。今屈指四年,畴昔风流,香不可得矣。(1939年3月12日)
与临泽、和庵至狄(平子)氏观画,凡百许事,其中惟唐子华摩诘诗意、唐六如藕香图、邵弥竹枝为可观。(1939年8月25日)
临翁来约观书画展览,共三处,一李姓者,差佳,中钱榖芭蕉、钟雪萱花,陈枚墨梅、蓝涛山水,俱可玩。又双钩一轴,是明初人笔,乃予旧物之易出者,今标为管道昇。(1938年5月3日)
过临翁斋中,观其所收小品画凡六七十种,亦颇有可玩者,中蔡松原鸭一幅尤佳。(1938年5月3日)
1941年开始,谭敬、临泽和张葱玉的交往更为频繁。如1月6日:“赋七言一章寄临泽。”1月8日:“彦臣、伯韬、临泽、慕劬、叔重诸君过谈。”5月9日:“临泽来。”
以元人书卷并明人书又颜秋月钟馗二卷售之谭敬,计值十万元,开海上之纪录,析冲者汤临翁。(1941年6月3日)
谭敬和汤临泽经常出现在张葱玉身边,从日记中还看不出张葱玉和他们的关系与其他玩画的朋友一样,相互交往,没有什么特殊的不同。但是,由汤临泽作中介,张葱玉与谭敬一次有着十万大洋的书画交易,就非同凡响了。难怪张葱玉说“开海上之纪录”。这笔书画交易说明张葱玉此时特别需要钱,否则他一次卖那样多的画干什么?
1941年底第二次世界大战局势更加紧迫,张葱玉赴丁惠康处,在座有王伯元、许体明、许姬传、徐邦达、王选青、潘博山,饭后即听说“英日争战讯”(1941年12月7日)。第二天,英美两国对日宣战,太平洋火药库已爆发,日军进驻租界之顷,一时人民大乱,但旋即恢复,银存款限制一如“八一三”后。张葱玉因事于8时半外出至12时半方回家。但是,他的收藏兴致仍然很浓,和王晋卿(书画商)来,同访蒋榖孙,观赏古书。(1941年12月9日)。12月22日,是张葱玉值得记忆的日子,他在日记中写道:“今日始无车,平时代步已惯,殊觉不便。访和庵又访普心夜谈,以和庵仍有车也。”张葱玉平时是坐私家车满天飞,此时已经是出门无车了。到了岁末,“偕湄赴和庵兄宴。每岁耶诞前夕,必为狂欢,今岁市面萧索,又无代步之车,遂作博戏至天明,计负2800元。春草即席为予题水仙卷。”(1941年12月24日)虽说是潇洒不减,但开始走下坡路了。
在这里,有必要把谭敬作一介绍。
谭敬(1911-1991),号和庵,祖籍广东开平。他的祖上是清朝广东十三行之一,京中第一代买办,和从北京大宅门走出来的生意人不同,做的是洋务生意。其祖父早年来上海,在汉口路街心花园附近开设谭同兴营造厂,经数十年经营,成为上海滩的富翁,育子女数人,谭敬的父亲排行第三,人称谭老三。他曾留学英国,与民国时期外交家王宠惠是同学,归国后在外交部任主事,当时王宠惠任外交总长。谭敬的父亲早逝,其家产由母亲唐佩书总管。唐佩书的兄长唐季珊是有名的大茶商,包销祁门红茶,阮玲玉嫁给了他。唐佩书颇好墨翰,聘请岭南著名词人潘飞声(史兰)为家庭教师,教谭敬学习诗文。今天上海陕西路南京西路一带的红瓦钢砖的房子,曾经都是他家的产业。
汤安是谭敬的同门师兄,长谭敬二十多岁,擅长金石书画,常为谭敬讲书画金石之道,选用的参考资料就是影印的历代名家书画出版物,引起了谭敬对书画的浓厚兴趣。适时,潘史兰、姚虞琴所藏明清书画数件让与潭敬,以提高其研摩兴趣。汲古阁曹友庆得知谭敬欢喜书画,送货上门,陆续将数十件书画售与他,虽系真品,但都不精。消息传开,一时上门求售者应接不暇。像谭敬、张葱玉这样的收藏家,是不跑五马路古玩市场的,书画商人拿到好东西都是送货上门。再者,他们收藏眼界很高,所收的都是宋人、元人及明人的东西,对清一代就兴趣不大了。当代画家吴昌硕、任伯年及扬州八怪之流,更不去问津。
谭敬和张葱玉的交往,一方面他是张家组织的东南信托公司的股东、董事,另一方面是他收藏书画,请张葱玉为他掌眼。但是到东南信托公司发生危机,张葱玉深陷其中,谭敬则抽身而去,经济上没有受到什么损失,以后张葱玉在经济上屡生危机,谭敬在经济上则屡次资助。这样,张葱玉只能以所藏宋元名迹价让,以作偿还借款之资。前面所引张谭书画交易达十万大洋的巨款,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其他还有南宋赵子因的《水仙图》、元赵孟頫的《双松平远图》、赵原《晴川送客图》、倪瓒《虞山林壑图》、元颜辉(秋月)的《钟馗出猎图》等精品。谭敬得到张葱玉的这批巨迹,收藏界无不为之侧目。
从1939年至1946年间,谭敬收购书画的机会较多。当时南北沦陷,币制贬值,书画无形中跌价,江南一带,文物多集中于上海,一时字画充斥市场。抗战胜利后,溥仪带伪满洲的大批书画有一部分亦流入上海,均宋元精品。谭敬决计效法张葱玉,偏重于宋元书画收藏,而且请汤临泽为掌柜在山西路上开了一家书画店,专事书画经营,遇到好的,即作为自己的收藏。此时的谭敬几乎目中无人,甚至点选收购庞虚斋、张葱玉的所藏名品。上海收藏界称“点品买物”为“挖眼睛”。一次,谭敬点名要向庞虚斋收购赵孟頫一门所画的《三竹卷》,其时庞虚斋也急于套现,竟被他狠狠地杀价。庞虚斋高谭敬一辈,且年长五十余岁,平时为谭敬所景仰,而此时的谭敬恃财傲世,置道义于不顾。谭敬此时扬言:“今日虚斋落伍,葱玉无力,上海之收买宋元字画一门,谁与我敌!”他的行为和言论在上海收藏界多有议论。
谭敬有义无义,且不说他,在张葱玉失势之后,谭敬很快成为上海著名收藏家之一。除了我们已经知道的张葱玉的藏品到他手中,还有些是不为人所知道的。从谭敬藏画目录中,我们知道他手中还有不少名迹巨制,如孤本宋拓残册柳公权《神策军碑》,此帖原石已佚,故极为珍贵,当时的售价在银元万元以上,前人评论为:“柳学士所书《神策军碑》,风神整峻,气度温和,是平生第一妙迹。”另有群玉堂刻本《怀素大草千字文》,宋黄山谷《伏波神祠诗》,元代张逊《双钩竹卷》、《赵氏一门合札》,《赵遹泸南平夷图》被定为宋代作品,明沈周的《移竹图》,元柯九思《上京宫词》、明初夏仲照《竹泉春雨图》、解缙《自书杂诗》。虽然如此,谭敬对书画鉴别的目光毕竟不好和张珩相比。一次书画商送来从长春收得的清宫旧藏《晋文公归国图》,及宋高宗书《左传》六段合卷,后有元倪云林、明吴宽题跋,是为致精之品,上门求售,开价黄金100两。谭敬初欲折半,对方让价到70两不肯再跌,于是谭敬说留下来看看再说。数日来上门讨音信,谭敬说:“伪品请还。”以后,此画由人转售给张大千,又在香港影印出版。
谭敬的目光与张葱玉相差虽然是几千万里,但到1947年之后,张葱玉的收藏势头就无法和谭敬相比了。
(本文选自作者的《文博大家画传——张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徵明书法大全[1]
鲜于枢 先茔帖
我数不过来中国首场私人收藏宋元书画大展值多少个亿
溥儒行草书《寒玉堂论书画》(上)
5.《长物志》(明)文震亨 卷五·书画
嘉德拍场上的国宝书法(二)——宋元瑰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