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代幽居不用名款竹雕笔筒 刀法犀利巧夺天工

  竹木雕作为造型艺术的一个特别门类,一般的艺术评判标准也同样适用于它,但对竹木雕刻艺术的评价,还有其独特之处,那就是作品的质材优劣和雕刻工艺水平的高低,这也是影响其价值高低的一个方面。以木雕为例,就木雕的质材而言,用紫檀、黄花梨等贵重木材雕刻的作品比一般的松木、樟木等普通木材雕刻品价值要高,这是不言而喻的。从雕刻工艺上说,圆雕、镂空透雕、通雕等技法比一般的浅浮雕或单纯的线刻要复杂,技术难度也大,不同的技法也是判断其价值高低的因素之一。当然,表现技法是为内容服务的,判断技法还得和作品的题材内容综合起来考虑。

  在艺术发展史上,开创新的艺术风格流派的代表人物,其作品的价值往往非同一般,这与其在艺术史上的地位有关。以竹刻为例,嘉定“三朱”以及清初竹刻发展的承上启下人物吴之璠、周芷岩诸辈,其作品的价值非同一般。吴之璠在吸收金陵派浅刻法的基础上,首创“薄地阳文”之法,周芷岩在师承“三朱”深刻法的基础上,又独创“陷地深刻”,这些创新技法的出现,奠定了他们在竹雕刻艺术史上的地位,他们的作品清新而充满活力,呈现出一种与前人全然不同的风格特点,推进了竹雕艺术的发展。

清代竹雕笔筒 高15.5cm,口径10.07cm (图片有商家提供)

  明清之际在艺术上颇有造诣的竹木雕刻家,大都多才多艺,诗、书、画、印样样在行。对于竹雕笔筒辨伪,简单的说几句,在竹雕刻品中,还见到有用改款方式来作伪的,即将无名气的作者款识改为大名家的款识,这与书画改款作伪相似。但竹雕刻用材不同于书画,不可使用书画改款中常见的裁割、挖补等手法,竹雕刻的改款只能把原款铲去再重新刻款,所以也就和添款作伪手法十分相似。对改款的鉴别,主要也是靠通过对作者个人的艺术风格和雕刻技法特点等,几个方面综合起来考虑,进行鉴别。这里,熟悉和掌握竹雕刻名家的个人风格和技法,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清代竹雕笔筒 高15.5cm,口径10.07cm (图片有商家提供)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只笔筒为清代时期亭台楼阁笔筒,做工精细,雕刻细致,松树亭台雕刻尤其细腻,在亭台的二层,有一个书生肘扶栏杆,若有所思状。整体层次感很强。在笔筒的下面有一方款,上写 幽居不用名 款识。刀法犀利,体现了古人高雅幽静的生活状态,楼阁赏月,整体为椭圆形,包浆老润,极具沧桑感觉。极具收藏价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京故宫馆藏竹木牙角匏器雕刻(二)
用刀如用笔——嘉定竹刻的技法与雕刻形式
故宫藏 竹木牙角匏 清代(五)
石头、木头、竹子、葫芦等上面刻字、刻画、刻边款、刻印章教程大全,这期文章可谓囊括了篆刻、砚铭、竹雕、葫芦画、石艺的各种技巧!
北京故宫馆藏竹木牙角匏器雕刻艺术(四) | 中国元素网
竹刻技法介绍与鉴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