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师 不要轻易大声呵斥学生

教育教学是是师生双边活动,教师的态度影响直接学生的成长。传统的教学过程主要是通过教师的管、卡、压来控制学生的问题行为,而结果往往是问题行为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虽然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但为了建立积极而良好的育人氛围,教师就得转变观念,改变态度,轻易不要大声地呵斥学生,亲近学生,和谐相处,方能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正值顽童时代的学生,偶尔间犯点错,那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可有些教师就是容忍不了学生的犯错,一遇到学生犯错,就不知道或无法克制自己,对学生大呼小叫,呵斥谩骂,甚至大打出手。这不仅有失大雅,损害了教师的形象,也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让教育大打折扣。

虽然说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伪教育,但教师对学生发火,是不尊重学生的表现,是绝对不应该出现的。大声呵斥学生的结果往往是自尊心受到伤害的学生和教师对立起来,互相抵触,让教育教学无法顺利进行下去。这就要教师非请是非,负起责任,注意批评学生的艺术与技巧。

教师遇到学生犯错,不要先顾着生气,要静下心来换位思考一下,想一想学生最希望教师用什么样的语言、怎样的态度对待自己?我想,被肯定、被赏识是每一个人的愿望,学生也不例外。他们肯定不希望教师大声地呵斥自己,特别是当着大家面来大声训斥自己。教师要知道:鹅卵石的美不是靠棒槌的打击出来的,而是在水的载歌载舞下才臻于完美。教师要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心,不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如果“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鲁迅语)学生犯错,固然可气,但教师要明白:受激励而改过,是很容易的,受责骂而改过,是不大容易的。学生还小,尤其喜欢听好话,不喜欢听恶语。

批评的语言要融进爱的情感,“润物细无声”。 学生错了,教师要给学生讲,和学生聊,与学生谈,但决不能对学生喊,向学生嚷,冲学生叫。教师的语言应该传递着对学生爱的信息,无论是内容,还是声调,抑或是态度,都应该充满着浓浓的爱意。教师可以通过语言的抑扬顿挫表达不同的内容,引领学生遨游知识的殿堂。充满激情,饱含深情,抑或是幽默的,抑或是庄重的,但绝不有丝毫的阴森恐怖之感。对学生要严格,但绝不要严厉。

批评学生不能罗里罗嗦,拖泥带水,应该言简意赅,点到为止,让学生明白为止。《学记》中讲:“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告诉我们教育语言的简练透彻,微妙精善,举例不多,却能说明问题,让学生“继志”的。中医讲“不通则痛”,只要教师想“通”了,讲“通”了,让学生“明白”了,“痛快”了,看“病”不再“药”多上。学生自然就会跟着教师指引的路子去努力,去发展了,教育的预期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低声、沉默、暗示,对于一个明明知道自己犯了错的学生来说,要比大声地呵斥教育来的有效得多。学生一旦做错了事,总担心教师责备他,用“低而有力”的声音,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注意倾听教师的话,学生也容易听进去。如果教师正如学生所想的,去大声呵斥,学生反而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对批评和自己所犯的过错不以为然。但如果教师沉住气,保持沉默,学生反而会感到心里紧张,不自在,去不断地反思自己的错误。学生错了,教师心平气和地启发学生,不直接批评他的过失,学生会很快地明白教师的良苦用心的,也会因感激而愿意接受批评教育,主动地去改过自新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师轻易不要大声地呵斥学生,犯错的学生就会更加敬重你对他的教育。

——此文刊登于《宁夏教育》2011年第12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教育调皮的学生
批评的艺术与技巧
教师应该怎样批评学生?
掌握批评的艺术
教师批评的语言艺术
怎样批评既不伤害孩子又能起到教育效果,老师你怎么看?|每周一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