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辽宁今冬是“暖冬”吗?真相是……

辽报君说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我国气候也出现了明显的变暖趋势,其中以冬季增暖最为突出。

今年入冬之初,我省气温明显偏暖,让人恍如置身春天;乃至冬至节气附近,我省还出现过最高气温在零度附近的天气。种种现象,引发人们对今年我省是否为“暖冬”的讨论和争议,其实是否暖冬并非谁说谁算,而是有一套严格的计算和认定标准。今天,就随辽报君一起来场科普,看看今年是否属于暖冬吧↓↓↓

01

“暖冬”有国家标准吗?

冬季平均气温偏高是暖冬的总体特征,所以准确定义“暖冬”的标准及其计算方法,需要依据国家标准《暖冬等级》。

暖冬等级的国家标准是由中国气象局提出,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武汉区域气象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共同起草。该标准于2008年6月3日发布,2008年11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

国家标准的出台,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和社会意义。

02

“暖冬”标准怎么定?

冬季平均气温(上一年12月至当年2月的平均气温为当年的平均气温,以℃为单位)高于某一规定阈值,叫暖冬。根据发生范围,可分为单站暖冬、区域暖冬和全国暖冬。

我国对冬季平均气温序列采用三分位方法确定单站暖冬阈值(确定单站暖冬发生的温度临界值),使其在空间和时间上具有可比性;指定了单站暖冬等级标准,将单站暖冬分为弱和强两个等级。在单站暖冬的基础上,制定区域及全国的暖冬指标和暖冬划分标准。

区域暖冬采用站点百分比确定;全国暖冬采用暖冬面积百分比界定,可以有效消除因我国气象观测台站分布不均所造成的影响。

03

什么条件算“暖冬”?

当单站冬季平均气温距平(冬季平均气温与其气候平均值之差,以℃为单位)大于或等于暖冬阈值时,定义为单站暖冬。单站暖冬划分为强和弱两个级别。

区域范围内暖冬站点数量超过站点总数的50%时,定义为区域暖冬。在区域暖冬年,区域范围内强暖冬站点数超过站点数的50%,定义为区域强暖冬,否则为区域弱暖冬。

全国暖冬指数(全国暖冬面积占全国有效面积的百分比)大于或等于50%,定义为全国暖冬。在全国暖冬年,全国强暖冬面积超过全国暖冬面积的50%,定义为全国强暖冬,否则为全国弱暖冬。

04

“暖冬”有什么影响?

“暖冬”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不仅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对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等也会造成直接或间接影响。

民间素有“冬天暖疾病多”之说,这其实有一定科学依据。由于冬季气温偏高,可使得各种病菌、病毒活跃,病虫害滋生蔓延,容易导致呼吸道疾病几率大大增加。此外,冬季气温相偏高,也容易引起火灾。

有利影响的一面,可以节约能源减轻供电压力。同时,天气温暖可以减少居民特别是老年人脑血管病发作率,对季节性农作物生产也有一定帮助。

05

我省今冬算“暖冬”吗?

沈阳区域气候中心相关专家表示,从监测数据统计来看,辽宁地区2009年冬季至2018年冬季,10年中有4年的冬季属于暖冬,分别是2013年、2014年、2016年和2018年。“十年四暖”表明暖冬的频率并不低。

2019年12月1日至今我省也属于偏暖的状态,目前已进入数九天气,寒意浓浓,所以我省这个冬天是否为暖冬,正式的答案还需要等到明年2月份过后才能确定。

马东雷辽宁日报:胡海林

来源:辽宁日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是暖冬还是冷冬?你不可不知的5个问题
厄尔尼诺作怪 今冬安徽恐又是暖冬 安徽去年冬暖夏凉 年平均气温偏高0.3℃ 年降水量偏多近2成
今日立冬,如果立冬当天是晴天, 当年是冷冬还是暖冬?
我国经历近23年来最冷冬天 平均气温-4.7℃
2015年安徽平均气温上升0.3℃ 合肥植物园迎春花提前绽放
最新报告显示,东北“变暖”速度超全国平均水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