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智航“骨折”?资本疯狂出逃?退市制度成悬顶之剑,和讯SGI评分58|sgi|上市公司|美敦力

  7月9日,天智航发生3笔大宗交易,成交均价20.84元/股,总成交量730.9万股,平价溢价率-19.19%。而直到7月14日为止,天智航的股价为25.5元/股,从一年前的最高价141.6元/股,到如今股价跌到低位,资本为什么还要如此疯狂出逃呢?

  


  2020年7月7日上市,天智航在今年的7月7日迎来了解禁日。从二级市场表现来看,大笔资金的流出导致天智航7月7日的股价从前一天的34.38元/股降至28.06元/股,当日跌幅高达28.38%。

  有市场人士分析,天智航的股价大跌主要是因为公司上市一年后有2.6亿股限售股解禁上市,占公司总股本的61.99%。此次解禁共涉及130位股东,且大多为自然人与投资公司,以当日收盘价计算(28.06元/股),约合解禁市值约73亿元。

  天智航去年7月上市短期冲高,只是好景不长,在冲高百元股后,这只医疗器械白马股的股价开始持续下滑,不到半年的时间,股价就跌至30元/股的价位,直至一年后限售股解禁,公司股价更是直接跌至25元/股的价位。

  天智航从上市初期众星拱月的大白马股到如今股民弃之如敝履,到底经历了什么?

  天智航最新和讯SGI指数评分解读出炉,公司获得57分,图中可以直观显示出SGI指数的波动变化状况。

  观察近六个季度的变化状况,疫情影响下去年第一季度处于低谷得分58分,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全国范围内有序复产复工,公司生产走上正轨,得分也随之上升,今年一月份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64分,但是难掩天智航整体得分偏低的事实。

  明明处于朝阳的骨科手术导航定位机器人行业,并且在疫情期间国家关注并且大力支持医疗健康行业发展的大背景下,从和讯SGI指数来看天智航发展依然举步维艰。从天智航的财务数据中或可窥见一斑。

  


  天智航去年营业收入135,909,532.98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0.80%。受2020年度新冠疫情影响,各医疗机构将主要精力集中于新冠疫情的防控,骨科手术导航定位机器人的采购招标、装机和使用都受到影响,市场推广活动也受到一定限制,导致天智航主要产品骨科手术导航定位机器人销售数量较上年同期下降;公司实行以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目前直销客户销售占比不具有规律性。去年,天智航直销模式下销量下降幅度较大,而公司产品直销均价高于经销均价。

  “机器人大战”已经打响 ,国际巨头围追堵截

  全球骨科手术机器人研发与产业化进程发源于上世纪90年代,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目前实现 产业化的骨科手术机器人公司集中在美国、以色列、法国和中国。国外布局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公司主要有强生、史赛克、捷迈邦美、 美敦力、施乐辉等。

  天智航是国内骨科手术机器人的领军企业,公司核心产品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已经进入 100 余家临床机构,完成超过万例骨科机器人手术,占据了国内主要市场份额。其余市场主要被史赛克、美敦力等国际厂商产品占据。近年来,国内涌现出多家骨科手术机器人研发公司,主要产品主要涉及脊柱外科、关节外科领域。

  天智航产品和服务的目标客户为医疗机构。公司面向医疗机构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主要涵盖骨科 手术机器人、手术中心专业工程、配套设备与耗材、技术服务四个方面,其中骨科手术机器人是公司核心产品,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

  盈利能力不足,现金流掣肘公司发展

  


  从重要的财报数据来看,天智航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32%,较上期变动-1.93 个百分点,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0.39%,较上年同期变动-4.52 个百分点,主要系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有所增长,同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亏损扩大所致。

  2020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破了国内原有的生态平衡。在疫情暴发后,全国也开始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防控攻坚战。由于此次疫情的爆发,原本潜在的医疗需求,也会因强化了民众的健康观念,而变得更为迫切。国内医疗大健康产业中长期发展前景较为可期。

  在这优越的国内营商环境和政府支持前提下,天智航依旧萎靡不振,从加权净资产收益率中得出公司在进一步开拓市场的过程中在运营能力、盈利能力、资本结构方面基础不稳固,尤其在盈利方面潜力不足。

  


  从这六个季度的来看,天智航的毛利率比较高都在60%以上,相比净利率就很拉跨了,并且净利率有逐渐下滑的趋势。

  2020年,公司直销模式下销量下降幅度较大,而公司产品直销均价高于经销均价。去年天智航营业成本及各项期间费用较上年同期均有所下降,其中,销售费用下降23.37%,管理费用下降27.97%,但成本费用的下降幅度低于营业收入的下降幅度,导致报告期亏损额有所扩大。

  图中可以看出在近六个季度,公司现金流状况整体不佳,尤其是去年的一季度。去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期下降380.43%,主要原因系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导致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有所下降。

  


  与收现比相呼应的营收账款周转天数整体处在合理区间,并且随着疫情控制公司的应收款周转天数有极大的改善,说明商品的议价权比较强,在不断扩张市场份额、产品更新迭代,资产质量承压的同时,现金流或出现后备不足的趋势,回款能力较强。

  


  临床推广举步维艰,盈利极度依赖国家政策

  受产品普及、医保等因素的制约,公司骨科手术导航定位机器人的行业接受度仍有待提高。

  使用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的手术收费要高于传统手术模式,且目前费用多数尚未纳入医保报销范围,需要完全由患者自行承担,业内流传的数据是仅开机费就要1-2万元。

  招股书显示,公司骨科手术导航定位机器人目前累计仅在72家医疗机构形成销售。但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仅在广东江门市纳入医保范围。

  天智航2019年的收入为2.29亿元,刚刚踩线不说,这2.29亿的收入背后,还大有故事。

  2017 年 11 月国家工信部与卫健委发布《关于同意北京积水潭医院等 21 家牵头医院创建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中心的通知》,支持骨科手术机器人在医疗机构开展创新应用示中心。

  牵头这一政策的积水潭医院,正是天智航的长期、深度合作单位。

  在应用中心的实际推广过程中,天智航是唯一入选的生产企业,产品终端中标价格大部分在1000万以上。

  截至2019年底,公司大部分产品销售收入都来源于该政策支持,2017 年、2018 年、2019 年在上述政策支持下的销售数量分别为 2 台、16台和 31 台,收入占骨科手术导航定位机器人收入总额的比例分别为 13.57%、79.12%和 76.58%。

  之所以能将收入冲到科创板IPO的门槛,该政策居功至伟。

  2019年底,政策到期,企业回归市场竞争,2020年收入接近腰斩。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天智航递延收益同比减少64.10%,天智航解释,去年收到待摊销的政府补助较上年同期有所减少;另一方面上期期末收到的政府补助尚未满足政府补助所附条件暂未确认损益。

  退市制度成为高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天智航在2019年制定了股票期权激励计划,110名员工被列为激励对象,合计获得1882万份股票期权,行权价5元,远远低于二级市场交易价格,如果行权成功可以获得数倍的溢价。看上去皆大欢喜。

  然而根据公司最新的公告,110名被激励的核心员工中,已经有25人因离职,对应的484万份激励期权已经被注销。放着到手的巨额激励期权不要而离职,这是为什么呢?具体答案外界无法知晓,但是毫无疑问这是一个负面信号。

  未来医疗领域无疑是机器人技术的必争之地,眼下骨科巨头们纷纷入局,“机器人大战”已经打响。

  一方面是国内外的骨科巨头都早有布局,正在先后切入国内市场;另一方面是新兴的创业企业群雄并起,仅仅在2020年,国内成功拿到融资的骨科机器人创业企业就接近10家。

  在这种态势下,天智航在临床效果和价格上并不占优的产品,面临的推广难度只会越来越大,科创板退市制度随之成为了高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规定了若干退市条件,其中与天智航最为相关的一条是:“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之前或者之后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

  天智航2020年的收入为1.36亿,净利润为负,距离上述标准只是一步之遥。

  在未来几年,骨科手术机器人竞争白热化的大背景下,在各路竞争对手的强力挤压之下,如何保证公司不触及退市风险,或许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产医疗器械TOP15|行业估值历史低位,优质资产迎布局良机
众多企业入局,骨科领域会出现下一个“达芬奇”吗?
硬派机器人:骨科手术机器人领袖天智航
210308 天智航VS微创医疗VS史赛克VS美敦力:手术机器人产业链,未来?
微创机器人筹划“A+H”冲刺科创板IPO 剑指三家A股公司“微创系”有望呼之欲出?
世界医疗的神突破!有了它,伤筋动骨无需卧床100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