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平价时代30款明星风电机型推荐!

随着风电产业几十年飞速的发展,成本逐渐下降,行业即将迎来平价,进入微利时代。上网电价下调导致业主收益率进一步下降,如何保证风电项目的合理收益,减少投资风险?平价时代下,选择适应平价市场的风力发电机组是重点,一款可靠性好、发电效率高的风力发电机组可助力业主降本增效,减少机组全生命周期运维压力的同时,提高风电场发电量。作为垂直于风电行业的专业媒体,北极星风力发电网统计了13家风电整机厂家,涉及30余款适应平价市场的风力发电机组型号及亮点,供行业人士参考选择。

注:排名不分先后顺序

01

金风科技

型号①:GW155-4.5
GW155-4.5机型适用于中高风速地区,是金风科技第三代机型平台的旗舰产品,在继承金风机组高可靠性、易于维护的优良基因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机组的智能性。该机型基于今年年初的内蒙古平价上网项目开发,单机容量4.5兆瓦,叶轮直径155米,对于地势平坦,运输与建设条件良好的三北地区,这样的大叶轮大容量机型更易于降低度电成本。GW155-4.5机型沿用了金风科技“直驱永磁+全功率变流”的技术路线。无齿轮箱的设计,大大降低了风电场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维护成本。简单直接的传动系统,可以降低机械损失,提高整机效率,同时也保证了机组在长时间运行中零部件的可靠性,让项目的全寿命周期收益更有保障。全功率变流器,响应时间短、控制精度高、适应性强。除满足电网标准外,在电压波动、频率穿越、电能质量等方面,均优于同类功率变频技术,可为风电场无功支撑、减少脱网频次,为电网的整体稳定性提供支撑。GW155-4.5机型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以及其他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形成风电场级别的全局协同控制,实现全生命周期收益最优。其标配的激光雷达控制技术可以提升发电性能2~3%,同时使塔底载荷降低15%,保证机组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搭配新一代能巢系统,可实现尾流控制、环境自适应功率调节等多种整场控制技术以提高风电场产能。此外,GW155-4.5机型可以根据项目需求进行工程化定制,具备95m~160m不同塔架高度及塔架类型的定制化设计方案;变压器可以根据项目需求布置在塔筒内部或外部。型号②:GW150-2.8
优异的低风速发电性能:针对低风速区域开发,并网转速范围宽,低风速段转换效率高。环境-风机-控制三位一体智能自适应技术,风机自我主动实施故障消除、状态回归、性能提升以及预保护性等措施,实现自我健康管理的运行模式。轻量化设计:基于金风科技海量载荷数据库平台,采用先进的载荷控制技术,尺寸小重量轻,便于运输吊装;基础工程量小,塔架重量轻,降低项目开发建设成本。全功率变流,并网性能优越:电网故障穿越能力强,具备优越的零电压、低电压、高电压、频率穿越性能,满足日益提高的并网性能要求。机组无功输出能力可有效降低集中无功补偿投资。高可靠性:永磁直驱技术路线系统结构精简,无齿轮箱失效之忧,主轴承设计具有良好的超低风速区域适应性,可靠性高。环境友好性:选用低噪音散热电机及消噪风管有效降低散热系统噪音水平,匹配噪音控制曲线及叶片降噪锯齿尾缘方案,提供整机和风电场噪声解决方案,提升机组环境友好性。低运维成本:变桨齿形带免维护设计;无发电机滑环、碳刷维护费用;无需齿轮箱油检测、维护费用,有效降低项目全生命周期运维成本。

02

远景能源

型号①:EN 156/3.X MW系列超感知风机

2019年北京风展,远景能源发布首款“超感知”智能风机EN-156/3.XMW机型,为平价时代量身定做,系列化全面适配华南高电价中低风速山地项目、华中平地高塔项目和三北低造价中高风速平价项目,6.5-8.5米/秒低、中、高风速全覆盖。

“超感知”智能风机搭载的网络智能技术,将健康与电量表现以及动态优化的过程与成果系统化呈现,与客户的维护与资产管理工作有机结合,可实现包括健康感知、故障监测、电量透视、机群智能、综合报告、配置管理在内的六大功能,整机、塔筒基础、传动链、叶片、偏航系统、变桨系统、电气系统、结构与螺栓等子系统均拥有多达六十多项独自的智能应用扩展,可根据不同场景需求灵活选择。

和EN-141/3.2MW相比,EN-156/3.XMW单机年发电量增加10%以上。2019年5月竖立样机以来,运行稳定、发电表现良好,已获得CGC设计认证、型式认证。以内蒙某百万千瓦基地项目为例, EN-156/3.XMW风机支撑LCOE可低至0.2元/kWh以下。

针对EN-156/3.XMW叶轮的机型,远景的塔筒设计高度将覆盖从100米到160米的范围,极大提升风机在不同项目场景下的综合收益。同时塔筒设计形式为钢制管状塔筒,供应链更成熟,可以保证产品交付的稳定和速度。塔筒的分段设计考虑了运输和吊装的便利性,可以减少运输和吊装费用。

EN156风机叶片具有更强捕风能力,更强环境适应性,秘诀在于使用已大批量运行业绩的远景141叶尖部分,确保高发电性能。同时EN156系列风机叶片通过模块化设计,与EN141叶片共用多分段,加快产品批产速度及供应能力。

03

明阳智能

型号①:MySE3.0-156、MySE4.0-156
基于多种自然环境特征设计,适用于超低风速、高原、复杂山地等环境条件,可解决征地难度大、机位点不够、容量不足、风机运输吊装困难等系列难题,降低工程承包和设备造价,降低投资及运维成本。平台机组可以搭配不同风轮直径的叶片及不同高度的轮毂。在此平台基础上,通过对部分部件进行优化设计,保证了绝大部分部件的通用性、统一性,最大限度降低开发成本,使机组的经济性达到最优。平台机组搭载了智能传感测试技术,应用大数据平台及云计算,使机组具备先进的自寻优控制技术,全面感知运行环境,同时基于模型控制的策略使机组控制更加精确,寻求最佳发电量状态,从而保证发电量的提升。

平台机组采用猫头鹰翅膀降噪的仿生设计,降低测点声压12%,视在声功率降低3%左右,让风机更安静,更具环境友好性。

型号②:MySE5.0-166
MySE5.0-166机型针对内蒙古、陕西等中高风速区域研发,该机型在MySE3.0-4.0MW成熟平台基础上优化升级,可确保平台的通用性,便于机组的装配、运输、吊装及后期运行维护。MySE5.0-166机型运用先进的齿轮箱传动技术,在保证齿轮箱整体尺寸和MySE4.0MW齿轮箱基本相当的前提下,使其功率密度大幅提升,效率更加优异。MySE5.0-166机型叶片利用碳玻混编技术开发,极大降低了叶轮系统重量和整机系统载荷。MySE5.0-166机型小巧精致的机组优势可使用小场地吊装方式,将有限的作业平台空间利用到极致,再加上使用单叶片吊装技术,可使吊装效率大幅提升,帮助业主方节省成本。

04

联合动力

型号①:UP3000-156
  • 超长碳纤叶片,UP3000-156风力发电机组叶片采用碳纤维大梁设计,有效降低了叶片自身和整机的载荷,实现了机组的轻量化设计,降低了机组设计成本。

  • 独立变桨控制策略,采用独立变桨控制策略,解决了大叶轮直径轮毂中心倾覆载荷过大的问题,降低了机组设计成本。

  • 高度智能化,UP3000-156风力发电机组拥有高度集成的在线状态监测系统,能够对机组的基础沉降、塔筒螺栓、塔筒倾覆、传动链运行状态、发电机位移、主轴与叶轮连接螺栓、叶片叶根螺栓及叶片的运行状态进行全时段的在线状态监测,结合机组同一时域的运行数据,能够通过专家诊断系统,对机组的运行及时预警,做到少人值守和无人值守。

  • 多功能气象检测系统,UP3000-156风力发电机组具有多功能气象监测系统,机组运行时可根据所处位置的风速、湍流、风切变、温度、气压等外部条件的变化进行自寻优调整,确保机组始终运行在最佳效率点,发电量可高出1%-2%。

  • 前馈控制策略,可搭载激光雷达测风系统,实现风电机组的前馈控制,提升机组的发电量并有效降低机组所受载荷。

型号②:UP3400-141
  • 双模控制策略,UP3400-141风力发电机组采用双模控制方案,将双馈机组的成本优势和全功率机组的低风速的高效优势结合起来,解决当前风资源紧缺和风能利用率低的现实问题,在低风速段的发电效率能够提升10%左右。

  • 环境友好型,采用多驱动外齿偏航设计,偏航刹车压力可根据环境风速智能调节,在保证偏航过程稳定的情况下,有效减小偏航噪声;叶片可选配带有锯齿尾缘的设计,能够有效降低机组运行噪声1.5dB-3dB。

  • 集成于主控的CMS系统,UP3400-141风力发电机组采用集成于主控的CMS系统,能够对机组传动链的运行情况提前预警,提高机组运行的可靠性。

  • 电网友好型,UP3400-141风电机组具有很好的电网适用性,除在高电压穿越、低电压穿越、频率适用性及抗电网不平衡的能力方面远高于国家和行业标准外,还具备零电压穿越能力。

  • 电动辅助盘车系统,设计有电动辅助盘车系统,解决了大叶轮直径风电机组叶轮维护难的问题。

  • 先进的控制策略,拥有最优桨距角跟踪的最大风能捕获技术、传动链阻尼主动调节控制技术、极端风况智能停机降载控制技术、变桨故障柔性顺桨控制技术等先进的控制策略,有效的降低了机组所受载荷。

05

上海电气

型号:W3450-146/155、W4500-155、W4800-146
上海电气W3.X平台机组

上海电气W4.X平台机组

随着风电平价上网时代的到来,项目开发需要将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风能资源、风电项目造价等影响因素综合性考虑,从精打细算的过程中降低项目风险,上海电气作为国内最早参与到风电平价上网示范项目的整机企业之一,结合自身对平价项目的深度理解,推出多款适合平价时代的“定制化”风机产品,以及应对平价时代的综合性解决方案。

“三北”地区风能资源和土地资源好,项目造价低,但存在弃风限电,造价是影响项目收益的敏感因素。中东南部的电价高,电网消纳条件好,但风能资源相对较差,建设成本高,提高收益需要重点关注发电量。总体来说,“三北”地区适合采用大基地模式规模化开发,中东南部则要走精耕细作之路。

“定制化”风机是指为平价环境量身定做。基础是采用全模块化设计,实现“乐高式”的自由组合,达到降低供应链管理的复杂度,再通过严格的新产品开发和质量管理体系贯穿,大大提高新产品开发速度,缩短产品的供货周期,并实现风机成本的进一步下降。而针对不同的市场需求,在搭配多项解决方案后实现风机的“定制化”设计。

W3.X平台可满足国内“三北”地区和中东南部中低风速市场。具备同级别同叶轮直径下最高的安全设计等级,W3450-146 IEC IIB、W3450 IEC IIIB。W4.X平台可满足国内“三北”中高风速市场,具备良好的延展性,根据场址还可升容至5.0MW,更大幅度节省机位数量、降低道路与集电线路成本等BOP(风电机组外围设备)造价,可充分满足平价上网需求。

在以远距离特高压送出的大基地项目中,未来高比例新能源送出对风机自身友好性要求显得尤为重要,W3.X和W4.X平台均采用独特的鼠笼异步发电机与全功率变流器技术路线,能够在电网故障穿越,电网振荡抑制,有功/无功控制精度上具备显著优势。鼠笼发电机更因为结构简单,大大降低对于风力发电机的后期运维成本。

06

中国海装

型号①:3.XMW机组
开发了基于叶片长度、风轮转速、风能利用系数及安全主导载荷的高发电能力与低载荷目标的多参数解耦寻优设计技术。建立了同源共模高性能叶片族,核心承载部件主导载荷离散度小于3%,实现承载结构统一。涵盖IECⅠ、Ⅱ、Ⅲ、低风速风区及高/低温、高海拔、雷暴、沙尘、腐蚀等复杂环境,形成了领先的产品型谱规划。3.X MW 系列产品已规模化装机,其中 H160 机型在同功率等级下国内首发。型号②:4.XMW机组
中国海装目前陆上大兆瓦系列机组,风轮直径155-160米,功率等级 4.2-5.5MW。
  • 高性能:风轮高度:95-120m; 风轮直径:155-160m; 功率等级:4.2-5.5MW。

  • 安全可靠:齿轮传动的高速传动链。传承中国海装风电机组健壮安全基因,承载十余年不缀的创新与沉淀

  • 会「思考」:环境到机组、个体到场群的多维感知、分析决策、协调控制;机组及风电场运行维护数字化、智能化。

  • 友好型:满足电网国标要求,有效抑制风电机组接入电网引起超/次同步振荡风险。适应高 - 低温、高海拔、雷暴、沙尘、腐蚀。

07

湘电风能

型号①:XE141/146-2500、XE140/146-3.XMWXE148/155-4.X机组
超低风速段风机XE141/146-2500风力发电机组 ,单位千瓦扫风面积大,发电量高。对于中高风速段,主推机型XE140/146-3.X风力发电机组,可以适用于6.5-8.5m/s的中高风速地区,结构裕度大,适应地区极广。同时,我公司针对三北地区重点推出XE148/155-4.X机组大功率机组:
  • 高效、可靠永磁发电机设计;

  • 变流器整定参数的发电机效率最优控制技术;

  • 可靠的三排柱单主轴承设计;

  • 搭配高塔筒方案,为业主提供更大效益;

  • 变流器双回路智能切换技术

型号②:XE174-6.X风力发电机组
该机组单位扫风面积为3.76m2/kw,十分钟极风等级57m/s,可以覆盖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等海域。
  • 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技术;

  • 高可靠的中压变频器技术;

  • 优异的抗台控制策略;

  • 智能偏航控制技术;

08

中车株洲所

型号①:WT2500(D131m/D146m)
高效率发电性能保障设计
  • 叶片气动性能优越,结合先进载荷控制技术,单位千瓦扫风面积较常规机型更大;

  • 采用高效电气传动链方案,电气效率提升0.8%;

  • 针对高风剪切风场,提供140m及以上高度钢柔塔解决方案;

  • 针对特定场址进行功率优化及柔性控制,提升单机及全场的年发电量;

  • WT2500D146机型在年平均风速4.8m/s条件下,等效满发小时数可达2060小时以上。

环境适应性专项设计
  • 环境适应性强,具备优异的抗低温、凝露、盐蚀、风沙、雷暴、紫外线辐射等能力;

  • 海拔高度:常规型机组可适应3000m以下海拔高度;高海拔机组可适应4000m以下海拔高度;

  • 塔架重量轻,整机运输成本低;

  • 风场等级:产品覆盖IEC I、IEC II、III类以及低风速风场、超低风速风场。

严格的安全保障设计
  • 按照最新版本的IEC标准和GL标准设计,机组安全性能高;

  • 安全系统采用冗余及失效安全型设计理念;

  • 关键部件进行型式试验以及可靠性增长试验。

型号②:WT3000+(146m/160m)
整机系统设计技术
  • 风电机组一体化设计技术,叶片与整机实现最优化匹配;

  • 系列化设计,可基于风电场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定制;

  • 模块化分体式设计、运输、吊装,为业主节省装机成本。

高效率发电性能保障设计
  • 风电机组功率等级柔性可调节;

  • 风机自用电管理,降低自耗电;

  • 并网转速智能自调节控制;

  • 动态重构技术,保证风机处于最优发电状态。

严格的安全保障设计
  • 具备自检、互检专家系统,及时发现潜在故障,避免发电量损失;

  • 具备安全专家系统,提升风力发电机组运行维护安全性,保障人员安全。

型号③:WT4000+
WT4000+ 系列风力发电机组是针对大基地风场推出的定制化解决方案平台。基于成熟的双馈机组技术路线,针对陆上大基地风电场定制开发的大风轮直径风力发电机组。通过机组额定功率 4.0MW~4.5MW 柔性配置,实现大基地风电场不同年平均风速条件下的利润最大化和最低 LCOE。系统集成技术
  • 叶片与整机系统迭代设计,实现性能和载荷的最优匹配;

  • 系列化设计,基于成熟的双馈机组技术平台进行功率等级的延伸;

  • 模块化分体式设计、运输、吊装,为业主节省装机成本。

智能化设计技术
  • 功率等级柔性定制调节;

  • 能量最优模式自适应调节;

  • 健康状态智能监控和识别;

  • “超级双馈”技术,实现双馈机组运行模式的动态重构。

可靠性设计
  • 遍布机组100+传感器的布置;

  • 安全系统的冗余设计;

  • 核心控制算法的多目标容错设计。

09

三一重能

型号①:SE15532、SE14630
中低风速型风力发电机组3.X SE15532,正是这样一款可以助力业主决胜于平价时代的利器。
3.X MW 平台风电机组产品同时适用于三北中高速风区与中东南低风速风区,功率覆盖 2.75MW-3.4MW,风轮直径双馈引进欧洲知名设计公司成熟机型及高可靠性零部件;与欧洲顶级公司合作开发主机、叶片和控制系统。相比其他机型,3.X SE15532优势在哪?首先,成熟的双馈技术路线,严格的产品设计和第三方认证,成熟、可靠的供应链,保证了机组的高可靠性。其次,通过采用更长叶轮直径捕获更多风能,通过全新智慧风场、智慧风机的控制技术提升了风机发电量。再次,通过采用先进控制策略、降低基础载荷、降低塔筒重量,实现了高性价比。另外,运用平台化设计,各部件模块化配置,既满足了三北中高速风区市场,又适用于中东南低风速风场,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这款新机型充分体现了三一风机“高、大、长、轻、智”的特色。单位千瓦扫风面积大和机舱实现轻量化设计,成为3.X SE15532被业内津津乐道的两大亮点。型号②:SE15642、SE14642

采用先进的平台化设计理念,着力于大基地设计的4.XMW大容量低LCOE风电机组平台机组,为平价基地项目提供最佳的机组选择。

4.XMW平台机组叶轮直径包括146米和155米,产品功率等级在4.2~4.5MW可调;采用高速双馈的传动路线;采用高可靠性的欧洲知名部件商的主轴承及齿轮箱传动系统;与顶级设计公司合作开发叶片和控制系统。

相比其他机型,4.X平台机组 SE14642和SE15642优势在哪?首先,成熟的技术路线,严格的产品设计和第三方认证,成熟、可靠的供应链,保证了机组的高可靠性。其次,通过采用更长叶轮直径捕获更多风能,通过全新智慧风场、智慧风机的控制技术提升了风机发电量。再次,通过采用先进控制策略、降低基础载荷、降低塔筒重量,实现了高性价比。另外,运用平台化设计,各部件模块化配置,满足了三北大基地中、高速风区市场需求,度电成本低至0.18元

这款新机型充分体现了三一风机“高、大、长、轻、智”的特色。单位千瓦扫风面积大和机舱实现轻量化设计,使得4.X SE15642和SE14642成为基地项目实现平价的又一制胜利器。

10

运达风电

型号①:WD156-3.XMW机型亮点:WD156-3.XMW是目前国内3.XMW平台机组中,单位千瓦扫风面积最大的机组,发电出力优势明显。WD156-3.XMW系列包括WD156-3000和WD156-3600两种风力发电机组。该机组采用了成熟可靠的上风向、水平轴、三点式支撑结构和变速恒频双馈发电技术,是针对内陆中、高风速区域的风资源特征及环境特点开发的平价市场的产品,其目标是提高产品的竞价能力,实现低LCOE(平准化度电成本),是“平价上网”时代最优的解决方案。产品采用国际主流且成熟的齿轮箱设计,发电效率高。采用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载荷优化控制方案,有效降低机组载荷,延长机组寿命,提高机组可靠性;基于运达SiteOpti风能平台,采用中微尺度嵌套技术,实现精细化风场设计。自寻优、自适应智能控制技术,智慧场级控制技术,结合风电功率预测技术、机组健康预警及故障智能诊断技术等,提升风电机组整个寿命周期内的经济性;数字双胞胎系统实时在线评估关键部件载荷,测算机组主要部件剩余寿命。360°全方位实时监测机组,通过对关键部件的智能检测,避免风电机组发生重大故障或部件失效故障,减少维修成本与计划外停机时间。型号②:WD156-4500/WD161-4500机型亮点:WD156-4500及WD161-4500机组是4.XMW机组平台的主力机型,主要是为应对“三北”大基地建设和中高风速风场平价上网项目。WD156-4500是单位千瓦造价最低的机型,能够降低项目初期投资成本;WD161-4500是4.XMW平台中叶轮直径最大的机型,最大限度提高发电量收益,降低度电成本LCOE。WD156-4500及WD161-4500是运达股份研发团队,根据国内复杂风况、复杂地形、用户需求等特点开发出来的高性能平台,在 8m/s年平均风速时,年有效利用小时数达到 3000 以上。模块化运输、分体吊装,降低对车辆运输设备、吊机的要求,降低费用。基于先进的模块化平台理念设计,可以匹配2.8米和3.2米叶根直径的桨叶,快速扩展机组的容量和发电能力。采用标准化设计,减少部件数量,选用现有机组验证可靠的部件,提升部件的互换性以及交付供应能力。可以进行舱内模块化维修,安装自提升装置,对齿轮箱、发电机、叶片等大部件维修方便、费用低。采用鼠笼全功率技术路线,具有更好的电网适应性,无集电滑环,维护成本低。采用智能降载设计,显著降低机组疲劳载荷,提升零部件使用寿命。采用双轴承设计,提升传动链承受复杂动载荷及交变载荷的能力,有效改善齿轮箱的受力状况,提高机组可靠性。智能预警各类故障与停复机,合理规划场级运维。关键连接面的螺栓进行监测、按需维护。有助于避免代价高昂的紧急维修和预期外的停机,保证高利用率和发电能力。  

11

东方风电

型号①:DEW-3.2S-155
DEW-D3.2S-155系列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组是为陆上5.0—7.5m/s的中低风速区域量身定制的一款产品,可搭配120—140米柔性高塔。具备以下特点:安全可靠性高:
  • 3.2S兆瓦系列风电机组采用直驱技术路线,传动链短且无高速旋转部件,可靠性高;

  • 无高速传动润滑油系统和发电机集电环,减少火灾隐患,安全性高;

  • 基于专利技术的双安全链设计,杜绝飞车事故,安全性进一步提升;

  • 自研电控系统,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达2000小时以上;

  • 磁钢盒防护专利技术,防止磁钢退磁和脱落,大功率直驱发电机至今零下架。

发电性能卓越:
  • 3.2S兆瓦系列风电机组叶轮直径155米,单机容量3.0—3.2兆瓦可调,在5m/s的平均风速下年利用小时数超过2100小时;

  • 基于六十余年大型发电设备研发制造经验,发电机效率高;

  • 高效率叶片设计,采用锯齿尾缘、涡流发生器等先进技术,风能利用率高;

  • 自研电控系统与自研叶片完美匹配,风机在控制载荷的同时最大限度捕获能量。

工程造价低:
  • 与2.0/2.5兆瓦机组相比,可减少机位数量17%—34%,大幅降低征地、道路、安装、集电线路等工程成本。

运维成本低:
  • 采用直驱技术路线,省去齿轮油、滤芯和发电机碳刷的定期更换,运维时间短;

  • 机组部件少,故障率低,定检停机时间短,发电量损失少;

  • 机组运维耗材少,运维成本低。

型号②:DEW-D4.5S-155
DEW-D4.5S-155系列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组是为陆上7.5—8.5m/s的中高风速区域量身定制的一款产品。具备以下特点:安全可靠性高:
  • 4.5S兆瓦系列风电机组采用直驱技术路线,传动链短且无高速旋转部件,可靠性高;

  • 无高速传动润滑油系统和发电机集电环,减少火灾隐患,安全性高;

  • 基于专利技术的双安全链设计,杜绝飞车事故,安全性进一步提升;

  • 自研电控系统,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达到2000小时以上;

  • 磁钢盒防护专利技术,防止磁钢退磁和脱落,大功率直驱发电机至今零下架;

  • 电压等级提升至1140伏,提升扭缆系统安全性。

电性能卓越:
  • 4.5S兆瓦系列风电机组叶轮直径155米,单机容量4.2—4.5兆瓦可调,在7.5m/s的平均风速下年利用小时数超过3500h;

  • 基于六十余年大型发电设备研发制造经验,发电机效率高;

  • 高效率叶片设计,采用锯齿尾缘、涡流发生器等先进技术,风能利用率高;

  • 自研电控系统与叶片完美匹配,风机在控制载荷的同时最大限度捕获能量;

  • 1140伏三电平技术带来更高的发电效率和更好的电能质量,发电效率进一步提升。

工程造价低:
  • 与3.0MW机组相比,可减少机位数量34%,大幅降低征地、道路、安装、集电线路等工程成本。

运维成本低:
  • 采用直驱技术路线,省去齿轮油、滤芯和发电机碳刷的定期更换,运维时间短;

  • 机组部件少,故障率低,定检停机时间短,发电量损失少;

  • 机组运维耗材少,运维成本低。

型号③:DEW-D7000-186
DEW-D7000-186永磁直驱抗台风型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是东方风电为海上7.0—8.5m/s的中低风速区域量身定制的一款产品,针对中国大部分海域平均风速低、盐雾腐蚀强、台风强等特点定制化开发。是目前中低风速区单机容量最大、叶轮直径最大的抗台风型海上风电机组。具备以下特点:安全可靠性高:
  • 7.0兆瓦海上风电机组采用直驱技术路线,传动链短且无高速旋转部件,可靠性高;

  • 无高速传动润滑油系统和发电机集电环,减少火灾隐患,安全性高;

  • 基于专利技术的双安全链设计,杜绝飞车事故,安全性进一步提升;

  • 自研电控系统,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达3000小时以上;

  • 磁钢盒防护专利技术,防止磁钢退磁和脱落,大功率直驱发电机至今零下架;

  • 机组全密封结构防止盐雾腐蚀,内部强制对流和外部空空冷交换系统确保机组散热;

  • 主动抗台风策略,后备电源方案,可抵御77m/s的台风;

  • 双回路电气系统,电控系统多重冗余设计,电气单回路可独立运行。

发电性能卓越:
  • 7.0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叶轮直径186米,在7.5m/s的平均风速下年利用小时数超过3400小时;

  • 基于六十余年大型发电设备设计制造经验,发电机效率高;

  • 高效率叶片设计,采用锯齿尾缘、涡流发生器等先进技术,风能利用高;

  • 自研电控与叶片完美匹配,风机在控制载荷的同时最大限度捕获能量;

  • 1140伏三电平技术带来更高的发电效率和更好的电能质量,发电效率进一步提升。

工程造价低:
  • 与5—6MW机组相比,可减少机位数量14%—29%,工程造价可降低600—1200元/千瓦;

运维成本低:
  • 采用直驱技术路线,省去齿轮油、滤芯和发电机碳刷的定期更换,运维时间短;

  • 机组部件少,故障率低,定检停机时间短,发电量损失少;

  • 机组运维耗材少,运维成本低;

  • 电气部件布置在塔基,运维方便;

  • 定检间隔周期提高至1年,定检工作量更少,发电损失更小。

型号④:DEW-D10000-185
DEW-D10000-185永磁直驱抗台风型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是东方风电为海上8.5—10m/s的高风速区域量身定制的一款产品,是目前中国高风速区单机容量最大、叶轮直径最大的抗台风型海上风电机组。具备以下特点:安全可靠性高:
  • 10兆瓦海上风电机组采用直驱技术路线,传动链短且无高速旋转部件,可靠性高;

  • 无高速传动润滑油系统和发电机集电环,减少火灾隐患,安全性高;

  • 基于专利技术的双安全链设计,杜绝飞车事故,安全性进一步提升;

  • 自研电控系统,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达到3000小时以上;

  • 磁钢盒防护专利技术,防止磁钢退磁和脱落,大功率直驱发电机至今零下架;

  • 机组全密封结构防止盐雾腐蚀,内部强制对流和外部空空冷交换系统确保机组散热;

  • 主动抗台风策略,后备电源方案,可抵御77m/s的台风;

  • 双回路电气系统,电控系统多重冗余设计,电气单回路可独立运行;

  • 双驱电动变桨技术,减少变桨轴承齿面磨损,延长变桨轴承寿命;

  • 电压等级提升至3150伏,提升扭缆系统安全性。

发电性能卓越:
  • 10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叶轮直径185米,搭配10.0MW单机容量,相同功率等级风轮直径最大;

  • 基于六十余年大型发电设备研发制造经验,发电机效率高;

  • 高效率叶片设计,采用锯齿尾缘、涡流发生器等先进技术,风能利用率达高;

  • 自研电控系统与叶片完美匹配,使风机在控制载荷的同时最大限度捕获能量;

  • 中压IGCT方案,发电效率高。

工程造价低:
  • 与7—8MW机组相比,可减少机位数量25%—30%,工程造价可降低800—1400元/千瓦。

运维成本低:
  • 采用直驱技术路线,省去齿轮油、滤芯和发电机碳刷的定期更换,运维时间短;

  • 机组部件少,故障率低,定检停机时间短,发电量损失少;

  • 机组运维耗材少,运维成本低;

  • 电气部件布置在塔基,运维方便;

  • 定检间隔周期提高至1年,定检工作量更少,发电损失更小。

12

西门子歌美飒

型号①:SG5.XMW平台机组(SG5.8-155,SG5.8-170)
SGRE专为中国平价时代推出的全新产品平台,单机容量达到全新高度,为全球陆上风电机组之最。利用OptimaFlex技术,实现在5.8MW到6.XMW的单机可调节容量,为平价项目提供最优的LCOE。SG5.8-155为针对中高风速段设计的产品,完美适用于内蒙以及河北北部的大基地项目;SG5.8-170为针对低风速段设计的产品,完美适用于中国中低风速项目。作为SGRE公司新的产品平台,SG5.X平台的机组完美的将海上机组的设计理念引入到陆上机组,从单机容量的突破极限,到安全可靠的控制理念,以及少人/无人职守的数字化运维技术,将为客户带来真正全生命周期的安全及发电量的保证。延续SGRE大兆瓦级风电机组模块化设计的理念,在机舱和传动链分体运输吊装的基础上,采用分段式碳纤维叶片的技术彻底解决超大型机组的运输和吊装的限制。

13

维斯塔斯

型号①:4 MW平台新机型V155-3.3 MW™
维斯塔斯4 MW平台新机型V155-3.3MW™,针对低风速与超低风速场址。凭借4 MW产品组合中最大的叶轮直径,此新机型将提升单机发电量超过50%*,进一步降低在低风速和超低风速条件下的风能度电成本,并保证客户的商业项目确定性。V155-3.3MW™结合了维斯塔斯成熟可靠的4 MW平台与同中车株洲时代新材联合为此机型开发的叶片,结合了3.3 MW的额定功率,新机型拥有高容量系数,可为低风速地区集中式风电项目提供更高的年发电量与确定性。同时较低的叶轮转速保证了其低噪声功率,结合4 MW平台的全功率变频器,使得此新机型同样十分适合于中国日益增长的分散式低风速风电项目。

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庆特辑 ▪ 今日机型推荐之明阳智能
分段式叶片助力超低风速应用:为什么还没开始大规模应用
【产业】大叶轮直径“弱风速”风电机组带来的思考
7MW首台发运!上海电气继续引领中国海上风电市场!
直驱式风力发电机组简介
关于机组排布间距,你到底了解多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