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我总是倡导更勤恳地劳动?

 

一般认为,劳动的目的是获取报酬,劳动不过是谋生的手段,幸福生活应该是少劳多获、多休闲、多娱乐。抱这种人生观的人甚至认为劳动是不得不干的苦差事。

然而,劳动对人具有崇高的价值和深远的意义。劳动具有克制欲望、磨炼心志、塑造人格的功效。劳动不仅是为了生存、为了温饱,它还陶冶人的情操。

聚精会神、孜孜不倦,全身心投入每一天的工作,这就是最尊贵的“修行”,就能磨炼灵魂、提升思想境界。

农夫二宫尊德生长于贫困之家,没有学问,就靠一锄一锹,从早到晚、披星戴月在田间耕作,诚实勤奋,持之以恒,精益求精,仅靠这一点,他把荒地变成良田,成就了伟业。

由于业绩出众,不久二宫尊德就被德川幕府起用,与诸侯们一起被邀至将军府中。尽管此前他没有学习过上层社会专门的礼法,但在言谈举止中照样流露出高贵和威严。

这说明,沾满汗水和泥土、辛勤劳作的“田间的精进”在不知不觉中耕耘了他的心田,陶冶了他的人格,磨炼了他的意志,将他的灵魂提升到了崇高的境界。

全神贯注于一事一业,拼命努力,持之以恒,精益求精,人在这个过程中,灵魂自然而然获得净化,形成其厚实的人格。

劳动的尊贵价值正在这里。讲到磨炼心志,大家可能联想到宗教的修行,但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只要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达到修行的目的。

拉丁语中有一句谚语,“比完成活儿更重要的是完善干活人的人格。”但是干活人的人格必须在干活中才能提升和完善。就是说,正确的人生哲学只有在拼命工作中、在汗水中才能产生,人的精神只有在日常的、不懈的劳动中才能得到磨炼。

埋头于本职工作,不断钻研,反复努力,这意味着珍惜上苍赐予的生命中的每个今天、此刻中的每个瞬间。

我常对员工们讲,必须“极度认真”地过好每天每日,人生只有一次,不可虚度。认真的程度要达到“极度”好像很“傻”,但只要坚持这种人生态度,一个平凡的人就能脱胎换骨,变成一个非凡的人物。

世间被称为“名人”、在各自的领域中登峰造极的人们,他们一定走过同样的历程。劳动不仅创造经济价值,而且提升人本身的价值。

不必脱离俗世,工作现场就是最好的磨炼意志的地方,工作本身就是最好的修行,每天认真工作就能塑造高尚的人格,就能获得幸福的人生。希望大家铭记这一点。

重新认识劳动的价值

我认为,勤奋也是我们应该重新思考、重新召回的精神品格。

近代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劳动这一行为的意义和价值,被过度的“唯物化”了。劳动的最大目的是获得物质的富裕,因此,所谓工作,变成了付出时间获取报酬的手段。我们已经习惯了这种思维方式。

既然劳动是为了获取金钱报酬而不得不干的苦差事,那么少劳多得,工作尽量要轻松,钞票尽量要多拿,这种想法就变得“很合理”,似乎天经地义。这样的劳动观蔓延到整个日本社会,甚至渗透到教育机构。

但是,教师对成长期儿童的人格塑造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教师必须帮助指导孩子们健康成长。因此,教师这个职业,超越单纯劳动的概念,教师应该以自己的整个人格去面对和影响学生。教师是一种尊贵的职业,是所谓“圣职”。

但是现在,老师们自己抛弃了这种自豪感,认为自己不过是一个劳动者,不过是机械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不过是出卖自己的时间来换取报酬。他们贬低自己的作用和地位,失却了为人之师的尊严和真诚。现在教育荒废,连课堂纪律都形同虚设,我认为直接原因就在这里。

在经济高速增长期,我们还保留了勤奋工作的精神。但后来欧美批评日本劳动过头,应该增加休闲时间。日本从官方到民间,连忙做出调整,缩短工作时间,增加节假休息日。

有一个时期,社会形成一种风气,把热情工作看成了罪恶。到现在勤奋的价值仍然低得可怜。欧美派的劳动观认为,休闲才能孕育精神的富裕。对此,我无意否定,但对西方这类价值观无批判地全盘接受,轻视劳动价值的做法,我认为是大错特错了。

同样,仅仅把工作当成获取生活食粮的物质手段也是错误的。前面我已经讲过,工作蕴含着磨炼心志、提升人格等精神方面的意义。过去的日本,或者说东方,曾经很重视劳动所伴随的精神价值——把劳动看作塑造人性的精进的道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统治日本的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围绕远东政策,在国会作证时,提到了日本人的劳动观。他说,日本所拥有的劳动力的质和量,无论在哪个方面都非常优秀,不亚于世界上任何国家。而且日本的劳动者认为,相对于玩乐,工作更能让人感受到幸福。就是说,麦克阿瑟认为,日本人找到了“劳动的尊严”。

过去,我们日本人曾经非常珍视劳动的意义和价值,懂得勤奋工作能够产生自豪感,带来精神的富足,甚至可以感受到整个人生的意义。

比较玩乐,劳动更能让人快乐——这种精神的感受;简单劳动也能钻研改进,体会其中的兴味——这种工作的技巧;不是被迫的、被动的工作,而是自己作为工作的行为主体发挥作用——这种劳动的智慧;我们日本人确确实实曾经拥有过。

过去拥有,现在却丧失殆尽。从前日本人的劳动观中所蕴含的珍贵意义,难道不值得我们重新审视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稻盛和夫:为什么我总是倡导勤奋劳动?
尘世里,工作是最好的修行
《活法》读书分享
劳动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
稻盛和夫: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因为勇敢的人不多
如果上班不赚钱,那我们为什么还工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