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印度人民拍了一部我们不敢拍的片子

有种心酸叫生完孩子的头一年。


话虽这么说,但实际上更苦的却是这句: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买学区房上名校,辞职做全职主妇,周末带着孩子在辅导班之间来回奔波……

这不仅仅是中国式的教育观念,隔壁印度有过之而无不及。

今天给大家安利一部相当有教育意义的片子,光名字就很传神——

《起跑线》

Hindi Medium

在很多家长看来,孩子越早接受优质教育,就能在同龄孩子里抢占先机,占据优势。

起跑线,就是有限的教育资源。

公立学校教育水平低,硬件设施差。

所以在印度,有钱的家庭都会把孩子送进私立学校。

女主就是一个为孩子学习操碎了心的母亲。

孩子吃什么,几点吃,吃多少,她都要对保姆交代了再交代才敢出门。

相反,孩子的爸爸却总是说着要顺其自然。

教育观念上的分歧,让夫妻二人在生活中充满了矛盾。

男主虽然有钱,却没有多少文化。

裁缝家的儿子,公立学校出身,不会说英语,行为举止像极了大老粗。

在别人眼中,他就是个暴发户。

但女主却不同,她重品味,懂英语。

为了不让闺女走自己老路,她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送孩子去名校

那是一个高等阶层,一旦进去了,往后便可以高枕无忧。

但问题是,人家学校也是有校区的。

女主想都没想,立马搬了家。

但搬家只是大改造的第一步。

女主为了营造出一个上层社会的家庭环境,

除了买大牌衣服包装自己,家庭成员之间的称呼都要改。

夫妻之间不能喊名字,要喊Honey。

honey,唉~

搞定了学区,接下来就是报名入学了。

天还没亮,男主就去幼儿园门口排队,

但到了才发现,前面已经排了几百号人,而且人家都已经排了一天一夜了。

然而如此煎熬人的排队,最后只是拿到一张报名的表格。

表格交上去后,还要接受面试,最终由校方来评估是否准许该生入学。

面试对象不仅限于小孩,还包括大人。

不过没关系,社会上已经有了针对入学面试的培训机构。

夫妻两人赶忙报了名。

培训老师列出了满满一张培训计划,包括英语,音乐,美术,数学等多方面辅导。

在这里上过培训课的孩子,光一个“早上好”就能用西、法、德、英,四种语言说出来。

孩子的问题暂时解决了,大人的问题才是最头疼的。

男主不会英语,但面试是必须全英对话的。

于是他们又掏钱去了专门的英语机构。

来回折腾了几次之后,夫妻带着闺女去了面试。

为了提高入学率,他们一口气面试了四所学校。

本是信心满满,但结果却大跌眼镜,四所学校没有一所愿意录取他们的女儿。

问题不在孩子身上,而是学校在知道了孩子父母的职业之后直接pass。

因为他们不招收“暴发户”家的女儿。

现在只剩下一个选择,德里文法学校。

那是整个德里最好的学校,无数人挤破头都想把自己孩子送去那里。

男主特地找了熟人,既然正道走不了,咱就走后门。

但文法学校的校长刚正不阿,据说连总理办公室写的推荐信都被她给撕了。

就在男主一筹莫展时,男主店里的小员工家的孩子被德里文法学校给录取了。

原来,文法学校每年都有25%的名额是专门留给贫困生的。

之前员工去给老板跑腿报名时,也顺道给自家孩子报了名,结果就录取了。

听完,男主头上突然亮起了灯泡。

对哦,我干嘛不给女儿申请贫困生名额呢?

男主找到了黑市,对方声称只要愿意付钱,什么证明都能开好。

而且他们还能串通学校内部,在抽签时作弊,让你的孩子顺利被抽到。

只要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对男主来说就不是问题。

正当他美滋滋,以为了结了一桩心愿时,电视插播了新闻,黑市链被举报了

记者就“有钱人占用贫困生名额入学”事件采访了校长。

校长义愤填膺:学校会进行家访,落到实处,以彻底杜绝作弊现象。

都说钱少难办事,现在是钱多难办事。

家访的人员随时可能出现,怎么办?

思来想去,夫妻两个人只能演戏演到底。

连夜收拾东西,搬…往…贫…民…窟…

为了能让孩子上好学校,夫妻两个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之前砸钱要做上等社会的人,现在却要学着去当穷人。

这也是全片笑点最密集的一段。

因为无法融入贫穷生活,夫妻两个人闹出了不少笑话。

但搞笑的背后,却是对这个社会深刻的揭示。

没了光鲜的衣着,他们便不再是富豪贵妇,而是大马路上的甲乙丙丁。

男主必须要起大早挤公交车,还要忍受着抠门老板的时刻紧盯。

女主则要跟着家庭主妇们,去排队打水,去排队领政府补贴的米面。

发现缺斤短两还不能指出,不然就取消你的领取资格。

没过几天,夫妻二人已然是一副逃难者的面孔。

但受苦是一方面,成长却是另一方面。

之前住在富人区时,女主的闺女就被小孩子集体孤立。

理由是她只会说印地语,不会说英语。

大人之间更不用说了,全是恭维和假笑。

反而在这里,女主放下了伪装的高傲,和邻居打成一片。

贫民窟并不是外界谣传的“强盗小偷”的聚集地。

而是充满了爱和无奈。

爱是乡里乡亲的关怀,无奈却是对生活的哀叹。

在骗过了家访之后,男主的女儿顺利入选了贫困生大名单。

本是好事,但夫妻二人却开心不起来。

因为对他们最好的邻居,也为子女申请了贫困生名额。

而接下来他们要共同面对紧张的抽签仪式。

事实证明,即便是25%的名额,对于穷人来说,那只是1%的机会,它叫做运气。

男主女儿幸运地被抽到,但遗憾的是,邻居家错失入学的机会。

离开贫民窟时,男主不停地问老婆,我们是不是做错了?

教育失衡,这是你无法避免的现实问题。

有钱人有很多机会,穷人想有一个机会,都要付出百倍的努力。

最可怕的是,贫穷还会“遗传”。

当男主对贫民窟的生活表现出不适感时,他的邻居是这样安慰的,

如何在贫困中生存是一门艺术。

我经验丰富,因为我爸爸很穷,我爷爷很穷,我太爷爷也很穷。


所以他们才会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

因为改变基因的唯一方式就是读书。

不要怀疑,在落后地区,这就是事实。

之前Netflix曾经拍过一部印度纪录片《天命之女》

摄制组花费9年时间跟踪记录了几位出身贫民窟的少女的成长教育之路。

跟本片的招生方法类似,也是名校对贫困生免费开放。

但名额有限,运气不好的孩子被挡在学校门外。

9年之后,校门两侧的孩子再对比,天上地下。

千言万语都不如现实来得残忍。

而更为可怕的是,如今教育还发展成了一门生意。

《天才枪手》告诉我们,名校的门槛可以很高,也可以很低,取决你的家底有多厚。

同样的结果,男主鼓起勇气向校长自首作弊时,

那个刚正不阿的校长居然是这样回复的,

男主在学校大会上痛斥教育商业化,但没有一个家长应声。

因为大家习惯了,已经默认了。

最终,男主夫妇放弃了所谓的名校,带着女儿去读了公立学校。

并向公立学校捐助了一大笔钱,用来改善孩子们的学习环境。

看完这部影片,影sir立马想到了前段时间刷爆朋友圈的那篇文章,

对不起,爸爸妈妈给不了你800万的学区房》。

文章的作者没有给孩子报N个辅导班,

也没有像其他家庭那样为了学区房拼到爆肝。

而是用另一种方式——辞去工作带着孩子去学习课本上看不到世界。

获得网友力挺的同时,也让人不禁自问,

“不要输在起跑线”到底是为了什么?

影sir觉得《武林外传》里有一段对话特别适合写在这里。

先生:你说,你为啥要让娃学画? 
湘玉:为了不让她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 
先生:那起跑线在这儿,那目的地在哪儿呢? 
湘玉:我怎么知道呢,走一步看一步。 
先生:既然都没有目的地,那设置起跑线还有啥意义吗?
我觉得,叫娃学东西可以,但首先要搞清楚为啥要学。 
咱们为了兴趣,为了陶冶她的情操,那值得鼓励。

你如果是为了虚荣,为了跟人家比,那还不如不学呢。  


套用网友的一句话,

人生不是短跑,人生是马拉松,

起跑快出几秒对漫长的长跑来说是不起作用的。

点击「阅读全文」观看《起跑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或许教育正越来越像电影里说的那样,变成了一门生意!
印度电影《起跑线》:这是教育的真谛和穷人富人该有的样子
我国教育的痛,又被别人抢拍了!
我们口中的“阿三”,却什么都敢拍!
这部电影让太多的父母产生共鸣,你也在经历这样一场择校大战吗?
《地球上的星星》后,又一部印度教育神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