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商圣是怎样炼成的

黄河故事之八十三:范蠡(四)

商圣是怎样炼成的

文/张项学

      范蠡辞去齐国相国,散尽家财,辗转来到山东定陶。在此定居后,改名陶朱公,在这个他认为居于“天下之中”的最佳经商之地,开始了他的又一次创业。富有经营头脑的范蠡擅于利用时节、气候、民情、风俗等自然规律,采用人弃我取、人取我与,顺其自然、待机而动等经营举措,很快就又积累起财富,又一次站到巨富的行列中。

      有关陶朱公这个名字也有几种说法。有说是,范蠡在定陶隐居之后,见当地泥土泛红,并富于粘性,适宜于制陶,便建窑做起了制陶的营生,因陶为红色,故朱公,又在陶地,所以人们叫他陶朱公,又简称为陶朱。隋末诗人李德林有“小子轻财利,实见陶朱情”;诗仙李白也有“陶朱虽相越,本有五湖心”。

又说是,他别勾践,辞齐国,都是担心卷入政治漩涡而自取其害,故以“逃诛”之意取其谐音为名。当然这都是后人的猜测而已。

      那一年去菏泽,路过定陶,当时还琢磨着这个地方怎么叫定陶,是不是和制陶有关呢?怎么也没有想到这里是大名鼎鼎的商圣的圆梦之地。现在想起来有点后悔,当时怎么就没有拐个弯去看一看。据说现在定陶还保存有范蠡墓,另外还有陶朱公塑像、范蠡湖、陶朱公亭、范店村等有关范蠡的遗迹。

      关于范蠡墓还有两种说法,一说肥城陶山西麓山口处是范蠡墓。墓地约占400平方米,有高约4米的封土。在墓左前方300米处,是范蠡祠。二是根据《蒙城县志》,“范蠡墓在县西五十里,湖水环绕,墓浮其中,高若土山,行者皆望凭吊焉”。

      无论哪种说法,都体现了人们对范蠡的崇敬。范蠡两辞高官,三致千金,确实是史上罕见的。任何事情都有它自己发展的内在规律,什么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范蠡之所以能成为人们公认的商圣,至少有以下几点是常人所不具备的。

      知世识人。当吴王夫差自尽、越王庆祝的时候,他却悄然离去。他已经洞察到越王勾践需要他鼎力相助渡过难关的时期已经过去,深知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这是知世。他意识到接下来和越王勾践共度富贵的渺茫,是其识人。和他同奔越国、同辅勾践的文种,没有这种敏锐的洞察力,落得个赐剑自裁的悲惨。这就是老子道德经里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淡名薄利。越国的上将军,齐国的相国,对他来说,作了证明自己有这个实力,不作显示了他的超然。他两次决然辞去,是其淡看功名。致千金而散尽家财,有些人感觉他一定是脑子进水了,但范蠡真正做到了“千金散尽还复来”。财富,对他来说只是标志自己走过历程的一个符号。

      心正谋远。当越国被吴国打败,勾践命悬一线之时,范蠡主动陪勾践去吴国为奴,并积极出谋划策,让勾践忍辱负重,最后战胜吴国。国家生死存亡之际挺身而出,这就是心正;在经商中从不欺行霸市,善于与人合作共赢,这也是心正。能预知成功之后所隐藏的风险,知进退,这就是谋远。

浣溪沙·商圣

已淡将军几两轻,何留相国一生名。平湖过后复山行。

尝胆卧薪知韧性,堆金砌玉说商精。浮财散尽是高情。

悠雲作于虢州拾叶斋

2022/07/2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范蠡在肥城》附录2: 陶山范蠡古迹考证文章 《范蠡居陶山及其墓葬考证》
有钱人里,我只服范蠡
雾霭烟云西施墓
陶朱公三致千金
范蠡成熟商业思想
33 中华一哥陶朱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