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风韵影望嵩楼

诗风韵影望嵩楼

文/张项学

      望嵩楼在汝州市,建于唐代,具体时间无从考究,更遗憾的是它在元代就已经消失了,我们只能从有关史志和诗词里面寻觅它的踪迹。我参加工作就在汝州,一呆就是十年,从未听说过望嵩楼。这次翻阅资料,收获真不少。

      望嵩楼是唐代汝州府衙里的景点,因登楼可南极汝河,北望嵩山,故名,又因在衙内,也叫汝州郡楼。据说当时可以和黄鹤楼媲美,引得文人墨客经常光顾,自然也就留下了不少诗词。

(图片为汝州风穴寺钟鼓楼)

      关于望嵩楼的建设时间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是刘禹锡任汝州刺史所建,但刘禹锡是公元834年任的汝州刺史,而李益的诗里“三十年前登此楼”,说明在公元774年望嵩楼都已经比较有名气了。另一种说法是汝州刺史刘玄意所建,唐贞观末年,刘玄意娶了李世民的三女儿南平公主。南平公主闹着要建这个楼说是好遥望父母。也有说是武则天时期所建,因为武则天每年都要在汝州温泉沐浴休息后,再去嵩山祭天。

      公元805年,时任户部员外郎的胡证来到汝州。他登楼遥望高耸入云的少室山,感叹天地造化,觉得它雄踞五岳之首,比海上三山还要美妙。于是他写下了《汝州北楼晚望少室》。

峭拔烟云外,雄居造化工。

三山惭海上,五岳让天中。

翠积当华甸,腾标占太空。

周临万里暮,犹挂夕阳红。

(图片为汝州风穴寺望州亭)

      公元834年,中唐著名诗人刘禹锡任汝州刺史,这是他任苏州刺史和同州刺史之间的一个过渡,虽然只有一年多时间,在这里却留下了一段有趣的故事。刘禹锡在望嵩楼设宴送别好友寥参谋时曾作《送寥参谋东游二首》。在其一中明确写了地点就是望嵩楼。

九陌逢君又别离,行云别鹤本无期。

望嵩楼上忽相见,看过花开花落时。

      刘禹锡在汝州任职期间,曾在望嵩楼上接待当朝宰相牛僧孺。牛僧孺在赶考前前曾去拜访当时诗界很有名气的刘禹锡。刘禹锡心想,既然你来请教那我就好好给你改改。于是,他就不客气地在牛僧孺的文章上修改。谁知道牛僧孺及第后,一路顺风顺水,一直做到宰相,而刘禹锡却遭反复贬谪。席间牛僧孺想到当年的事,就戏赠刘禹锡一诗《席上赠汝州刘中丞》。

粉署为郎四十春,今来名辈更无人。

休论世上升沉事,且斗樽前见在身。

珠玉会应成咳唾,山川犹觉露精神。

莫嫌恃酒轻言语,曾把文章谒后尘。

      刘禹锡自然听出来弦外之音,宰相对当年的事还耿耿于怀啊。没办法,官大一级压死人,谁让他刘禹锡当时那么较真呢。于是他很客气地回了一首诗《奉和牛尚书》。

昔年曾忝汉朝臣,晚岁空馀老病身。

初见相如成赋日,后为丞相扫门人。

追思往事咨嗟久,幸喜清光笑语频。

犹有当时旧冠剑,待公二日拂埃尘。

      曾任江宁丞,位“咸通十哲”之首,被人们称作“日月所到处,姓名无不知”的唐代诗人许棠写过一首《汝州郡楼望嵩山》。

不共众山同,岧峣出迥空。

几层高鸟外,万仞一楼中。

水落难归地,云离便逐风。

唯应霄汉客,绝顶路方通。

(图片为汝州风穴寺七祖塔)

      宋代也有不少文人在此留诗。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出任汝州知州时曾有诗《早登望嵩楼望少室雪畏风不敢招客》;曾被贬知汝州的苏辙有诗《望嵩楼》;曾出知河南府的宋代状元宋庠有诗《郡楼望嵩少作》。

      遗憾的是曾媲美黄鹤楼和岳阳楼的望嵩楼,不知在元代什么时候就消失了。正如《再别康桥》里的,“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轻轻的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我站在嵩山南麓风穴寺的望州亭,看着十余公里处的汝州城,心里想着,或许当年的望嵩楼和这个望州亭同在汝州城的中轴线上,当年李益站在望嵩楼,或许正是看到了嵩山脚下的望州亭,才写下了“今日山川相垂泪”。

正是:

瑶台坠玉落名楼,酒去诗来几度秋。

底事仙姿云外去,空教明月望嵩愁。

悠雲作于虢州拾叶斋

2022/08/1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汝州这座有江北第一楼美称的望嵩楼,你了解多少?
刘禹锡
刘禹锡·《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陋室铭》
光华诗人亮唐朝(2)——刘禹锡
唐-刘禹锡《途次华州陪钱大夫登城北楼春望因睹李崔令狐…题此诗》
笑看人生刘禹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