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重阳未必登高

重阳未必登高

 张项学

重阳节是一个登高望远的节日。这个重阳节,先前已约好与诗友登高的。家中老母亲需要照顾,只好爽约。诗友不仅没有埋怨,还安慰我,心里有高胜过身去登高。

在家翻开宋词,看到了苏轼的一首重阳词。也正是这首词,引起一些人的诟病,甚至说大文豪也抄袭别人的词啊。这首词就是苏轼的《定风波·重阳括杜牧之诗》。

注意题目中有一“括”字,这就是宋代的一种文体,櫽括体。也就是词作者临摹改编原作者的诗文以获得与原作者思想感情的共鸣。虽然在苏轼之前就已经出现过类似的诗词,但苏轼在这方面太有造诣,人们都认为是苏轼开创了这种文体。

苏轼的《哨遍》櫽括陶渊明《归去来辞》;《水调歌头》櫽括韩愈《听颖师弹琴》;《定风波》櫽括杜牧《九日齐山登高》;《浣溪沙》櫽括张志和《渔歌子》等等。宋人写櫽括词者甚多。贺铸、程大昌、朱熹、辛弃疾、汪莘、刘克庄、吴潜、方岳、蒋捷等,这些诗词大家们都作有櫽括词。

    重阳是一个登高的节日,更是一个诗词的节日。宋神宗元丰四年九月重阳节,苏轼与徐君猷等客人登高赏菊,饮酒赋诗。或许是有感于杜牧《九日齐安登高》诗与他当时登高的心境一致,就做了这首《定风波》。

定风波 重阳括杜牧之诗

北宋 · 苏轼

      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        酩酊但酬佳节了。云峤。登临不用怨斜晖。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

杜牧的原诗是:

九日齐安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叹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泪沾衣。

    对比一下就可以看到,苏轼当时的心境应该和杜牧一样的。长江水倒映着秋天景物的影子,大雁刚刚从这里飞过,苏轼和朋友一起携酒登山。面对如此美妙的秋光,苏轼感叹人生,人活在世上可能要遇到很多坎坎坷坷,很难遇到一次开心欢笑的时候,何不趁着这大好年华,赏秋景,插黄花,玩个痛快!

既然是重阳节,有了菊花生情,怎么能没有美酒助兴呢?东晋的陶渊明都知道“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我们怎么不以大醉来酬谢重阳节日。即使太阳快要落山了,也不要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慨叹,继续朝着高耸入云的山峰体验重阳节登高的乐趣吧。

当年杜牧登池州的齐山,联想到齐景公的牛山坠泪。苏轼与好友的登高想到了杜牧,同样的季节,同样的心境,一同感叹古往今来有谁不会老死,没有必要像齐景公登牛山触景生情而哭哭啼啼。

读到这里,人们自然会联想到他的另一首《定风波》,“回首向来潇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重阳依苏轼韵

张项学

      已在荧屏看翠微。岂寻鸿雁过空飞。碧落曾来圆月笑。何少?菊香萦绕梦中归。        都道人间情不了。烟袅。遥思峰顶望晨晖。春去秋来人未老。时巧。闲云滴露亦沾衣。

悠雲作于拾梦斋

2023/10/2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轼《定风波·重阳》:古往今来谁不老?
古诗词日历 | 苏轼《定风波·重阳》
一代文豪苏轼的词作《定风波·重阳》化用率高达80%,竟成为名作
杜牧登高写首千古名作,苏轼几乎句句照抄,最后也成千古名篇
一天一首古诗词 | 宋词,苏轼《定风波·重阳》
《定风波·重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