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银行股是否值得投资? 程程

 

 

最近的统计数字表明,银行新增贷款增长缓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坊间有这不同的看法,这里谈些个人的分析。

 

银行首先是企业,而非央行之类的政策部门,因此盈利是放在第一位的。银行实现盈利的重点是风险管控,只有贷款如期回收,才能完结一票业务,如果出现纰漏,就会出现大问题。因此银行在审核贷款时,一定要明确贷款日后回收的可能性,也就是评估贷款风险。在经济下行期,企业盈利预期减少,有些企业甚至出现经营亏损,作为银行自然不会对之发放贷款。政府刺激经济大上项目时,由于存在着潜在的政府保障,银行对这些项目是非常欢迎的,这也是为什么2009年信贷之门洞开。可是后来银行发现政府并不对这些项目兜底(法律上政府不能作为担保人出现),而且政府未来收入缩减,根本就自顾不暇,因此再贷款支持就变成异常危险的事情。银行与政府毕竟属于不同考核体系,因此政府在现阶段很难强迫银行放贷。特别是地方银行的权限上收,更减少了政府的影响。也就是说,银行现在惜贷的首要问题在于企业盈利预期不佳,贷款存在着较大的风险。

 

银行是从什么时候发现企业盈利有问题呢?肯定不是信心比黄金还珍贵的2009年,而是在两三年之后。即便是地方投资平台货得贷款展期后,也只是在账面上延缓了坏账的出现,而无法解决到期还本付息的问题。从乐观到悲观是需要时间的,可是在这段时间内,新增的贷款却成为了负担,想必银行比我们更清楚这负担的严重性。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并增加银行抗风险的能力,那就需要准备充足的资金,这就是大规模融资的核心目的。即便是看起来优质且有担保的贷款,也很可能由于操作中的不足而造成呆坏账。比如有些房地产项目就存在抵押品高估的现象,有些质押贷款项目(钢材商贸类)就出现了大规模虚假质押、重复质押的问题,甚至是银行人员与客户串通一气进行欺诈。这些事情在经济较好及商品价格较高的情况下被掩盖了,而随着问题浮出水面,炸弹在一个个被引爆。

 

周同学把存款准备金当作资金池,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外资流入国内,意味着超发了同等规模的货币,央行需要通过一定的管道对冲,否则会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于是存款准备金被当作了重要工具。同样道理,当资金开始向外流出时,央行适当降低存款准备率,这样就会缓解货币注销带来的流动性紧张局面。不过多数人已经习惯了流动性宽松,对于流动性紧张还有些不适应。尤其是当银行发现存款数额下降,按照存贷比的规定,需要他们被迫降低贷款数额,那么只有收回旧贷、减少新贷,这也造成了贷款增速下降。降低存款准备金只能起到缓解银行日常流动性的问题,却无法规避因存款增幅有限(甚至下降)而导致的贷款空间不足的矛盾。

 

可以说,企业经营不利、坏账增加、资金外流对于银行经营构成了较大的压力。对于那些已经逼近净资产的银行股而言,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所谓资产未必是真实的现金和实物,其中大部分是以债权的形式存在的,前提是能收回贷款。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在金融海啸时,那些净资产看起来不错的银行股,以远远低于净资产的价格交易。当然,相对于拥有有毒资产的欧美银行,我们的金融体系还算健康。可是现在我们银行中的这些贷款,潜在的风险或许比那些有毒资产小不了太多。跟着欧美金融机构操作应当是正确的,他们不断卖出,即便是扮演接盘者的新加坡公司,都开始了兑现之举。看欧美机构做什么,而不是听他们说什么,这很重要,至少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这是个重要参考。

 

程程

二〇一二年五月二十四日

 

与其留给孩子物质财富,不如留给他可以借鉴的思想,这是我整理出书的初衷。日常博客文章难以成章,因而内容都经重新写作,谈的是感悟、思路和方法,与有缘人分享。《吾股杂谈—以小人物的智慧造成功投资》由商务出版社出版,以下为出版社邮购官方链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流动性经济学|南北战争与国民银行时代的开启
施罗德投资:我们正在见证美元的失宠|美联储
中国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执行稳健货币政策
一个银行职员对银行闹钱荒的理解
银行系金融知识科普大全
降准和加息同步操作是什么意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