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位高僧临终遗言公开!短短几字,读懂受益一生,越来越好!

他们的一辈子,

抛家舍业,清心寡欲,
一辈子只做一件事,
振兴佛教,
他们影响着这个时代,
更影响着每一个念诵阿弥陀佛的人。

他们以其高贵的品格,

被载入佛教史,
我愿做其追随者,
深入经藏,弘法利生,
感恩历代高僧大德,
以佛教智慧,启以众生光明。

瞻仰先贤道风,学习先贤品德,

今天,小编为各位师兄分享:
近代大师的临终遗言,
让我们一起缅怀他们,
一起从他们的临终遗言中,
学习佛法的智慧。

01

印光大师——“恳切至诚”

印光法师,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

也是唯一一位持名念佛,证得三昧的法师,
他被人称为大势至菩萨的化身,
一部《印祖文钞》,
指点无数人踏上学佛正道,
更被同门直接奉为“小藏经”
师父圆寂前,将众弟子叫到床边,
让所有人大声念佛号,念着念着师父静了下来,
一个小时后,师父忽然又大声呵斥,
让大家大声念诵佛号,
说完念佛到凌晨5:00,
在大声念佛声中,安详圆寂。

启示:

学佛要圆满,才能到西方净土,
印光法师却说,带业也可往生,
只要你恳切念佛,必会得佛接引,
法师一句开示,给了无数年长的师兄光明,
每个人都有缺陷,但不妨碍我们好好活着,
以一颗诚心,对待生活,对待挫折,
每个人的生活,都能“花开见佛”。

02

弘一大师——“悲欣交集”

丰子恺说:人的一生可以有三层境界:

第一层:衣食住行,物质生活;
第二层:学术文艺,精神生活;
第三层:宗教归属,灵魂生活。
有人徘徊于第一层,更多人止步于第二层,
还有些人转而进入第三层,
有人越过第二层,直接进入第三层
也有人逐级而上,层层通关,上升到第三层,
比如弘一法师(李叔同)。

在第二层,他被周恩来总理称赞为:

传播西洋绘画、音乐、戏剧到中国的先驱。
在第三层,他成了律宗第十一代祖师,
深入经藏,他编写众多佛教著作,
现成为佛学院必读书目。
他的书法更是登峰造极,
特别是临终四字“悲欣交集”,
更是近代书法艺术作品中的巅峰之作。

启示:

《华严经》中讲修行要一门深入,
从事理无碍,到事事无碍,
再到无所障碍的大圆满,
弘一法师应该是我们生活中最好的榜样,
正如他的学生所说,
他做什么就像什么,做什么就是什么,
致心一处,说起来简单,却是这世间最难的,
人生的风景很美,
但很多时候我们会迷失在风景里,
却忘记了终点,碌碌无为,
当我们发现自己的迷失的时候,
何不仰望一下弘一法师,
瞻仰他的那颗活在当下的“心”。

03

虚云老和尚——“戒”

虚云长老,近代修行者的楷模,
于禅宗孱弱之时,
一人担起五门法脉,
以一己之力,让禅宗发扬光大。
出家五十年,修建寺院八十余处。
国家危难之际,前往康藏,
会见法王,以雄辩换来三十年安宁,
师父之一生,
爱国、爱教、爱众生,
护国,护教,护众生,
可谓佛门真泰斗。

师父常说:和尚是佛之罪人,

为警醒四众弟子,
师父圆寂千叮咛万嘱咐之言,
唯有一字:
“戒”

启示:

常常听说持戒持戒,到底该持什么戒?
欲望之戒!
当年为防止老和尚出家,
其家人为他娶了两房极为漂亮的妻子,
婚后两年,师父只管修行,从未行房事,
最后,将两位妻子带上了修行之路。

戒的最好境界,不正是成就自己,

让别人通过自己看到佛法的魅力吗?
当年师父在前往高旻寺参加佛七前,
不慎落水性命垂危,师父未告知知事僧,
挨了香板,差点死过去,
师父于忍辱间,
证得拈花一笑的境界,
成为了一代高僧。

持戒从来都不是压制欲望,

持戒的最好状态应该是:
自律达到自由的状态,
那自由正是,
灵山会上,佛祖拈花一笑。

04

圣严法师——
“本来没有我,生死皆可抛”

出身江苏贫农之家的圣严法师,

被喻为稳定台湾人心的力量。
法师临终前曾留下遗言:
不发讣闻、不传供、不筑墓、不建塔、
不立碑、不竖像、勿捡坚固子。
务必以简约为庄严,切勿浪费铺张,
灵堂只挂一幅书,
挽额为“寂灭为乐”以作鼓励,
恳辞花及挽联,
唯念“南无阿弥陀佛”,同结莲邦净缘。

末后说偈:

无事忙中老,空里有哭笑,
本来没有我,生死皆可抛。

启示:

师父的节俭,不仅是生后事,
更体现在师父病重生命垂危之际,
2008年除夕,师父首次公开患有肾病,
自觉时日不多,已经准备好了离开,
当时有肾源,师父却说:
“用一肾等于浪费一个,
非常不慈悲,不如给需要用的人”。

除了师父对无常的态度,

小编更想给大家分享一个其他的,
2006年,师父在担任
“你可以不必自杀”代言人时,
劝告有意自杀的人说:
“多想两分钟,你可以不必自杀,
还有许多的活路可走。”
以此话语,勉励每一位处于苦难中的师兄,
事缓则圆,当坚持不下去的时候,
请你多想几分钟,就有了新的路。

05

本焕长老——

“一辈子老老实实做事就好”

本焕长老,虚云老和尚的嫡传弟子,

当代当之无愧的高僧。
当年为了保护显通寺的“华严金字经塔”,
师父愣是将佛塔从五台山背到了上海,
出家80年间,重建寺院20余座,
搭桥铺路,修建寺院,更是数不胜数。
临终前,师父说:

“一辈子老老实实做事就好”。

启示:

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这句话到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
该说什么的时候,就说什么;
该想什么的时候,就想什么;
该做什么的时候,就做什么。
心无挂碍,心无旁骛,

便是最好的老老实实。

点击下方关注
加入梦老的法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佛教3位高僧临终前,分别留下3句遗言,直指当下困惑
一位高僧对六个最世俗问题的回答(3)
九华山演一法师禅画小品选
周末大揭秘| 一代高僧,弘一法师
从公子到高僧|忽然想起弘一法师
常识|五种法师——诵经法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