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学数学人教版课标教材知识要点及教学目标(一年级)

小学数学人教版课标教材知识要点及教学目标

教学计划(人教新课标一年级第一册)

 可结合“小学数学总复习知识结构”使用。

第一单元:数一数

1小节:数一数

知识要点:数数、读数。

目标要求:1、在非常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初步了解儿童认数、数数情况。2、通过观察等探求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3、让学生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对人对物的爱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及合作与参与的意识。

第二单元:比一比

1小节:比多少

知识要点:1、“同样多”和“多”“少”的含义。2、比较两个事物之间的多少。

目标要求:1、让学生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2、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主动参与学习的精神。 

重点难点:掌握自己认为适用的好的比较方法。
2小节:比长短、高矮

知识要点:1、"长短"、"高矮"的含义。2、比较两个事物的长短、高矮。

目标要求: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2、使学生体会到长和短也是相对的,进一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学生在不同的解题策略过程中,选择自己认这最为适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

重点难点:在比较的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1小节:1—5的认识及书写

知识要点:1、认、读、数、写1——5各数。2、能按规律读、写出1——5各数。

目标要求:1、会读、会认、会写1——5以内的各数,并注意书写的工整。2、能用1——5以内的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立数感,并能进行交流。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重点难点:会写1——5各数,初步建立数感。

2小节:比大小

知识要点:1、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語(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2、运用符号“>”“<”“=”填空。

目标要求:1、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2、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語(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3、掌握自己喜欢的比较方法,并能够进行正确熟练地比较。 

重点难点:建立数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比较。

3小节:第几

知识要点:1、基数、序数的含义。2、区分基数和序数。

目标要求:1、具体的情境图中,让学生学会区分基数和序数,理解几个和第几的不同,并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充分感知无论是第几都只有一个,它表示事物的次序,而几个则表示事物的多少。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推理、判断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使学生感知与同伴合作学习的乐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难点: 理解序数含义,会区分基数与序数,明确数的方向决定的次序。

4小节:几和几

知识要点:4和5的组成。

目标要求: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4和5的有关组成,并有效地渗透有序的思想。2、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重点难点: 掌握4和5的组成,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

5小节:加法

知识要点:1、加法的意义。2、读、算5以内的加法算式。3、看图列式。

目标要求:1、初步认识加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2、使学生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单的方法。3、通过学生操作、表述,使学生经历加法的计算过程。4、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5、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重点难点: 掌握对自己合适、喜欢的计算方法。

6小节:减法

知识要点:1、减法的含义。2、读、算5以内的减法算式。3、看图列式。

目标要求: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减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减法来解决。2、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3、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重点难点: 知道减法的含义。

7小节:0的认识

知识要点:1、揭示0的含义。2、书写0。

目标要求1、通过观察与实践活动,使学生知道0的两种含义:表示没有和起点。2、规范0的写法,使学生能规范整洁的书写0。3、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4、通过紧密联系生活的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重点难点:联系生活实际,体会“0”的含义。

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

1小节:认识立体图形

知识要点:1、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2、能够辩认和区别这些图形,知道他们的名称。3、用这些图形拼简单的图形。

目标要求: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2小节:认识平面图形

知识要点:1、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2、辩认和区别这些图形,知道他们的名称。3、用这些图形拼简单的图形。

目标要求:1、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了解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3、在小组合作开放型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敢于创新的意识。

重点难点:从物体表面抽象成平面图形。

第五单元:分类

1小节:分类(单一标准)

知识要点:1、分类的意义。2、体验分类。

目标要求:1、引导学生观察商场实物的摆放情况,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处处有数学。

重点难点:学会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

2小节:分类(不同的标准)

知识要点:不同标准分类。

目标要求: 1、通过学习,让学生选择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初步感知不同标准分类的多样性。2、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互相学习、合作交流能力。并在课堂中指导学生如何尊重他人意见等与人合作交流的方法。3、采用小组之间互评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和审美观。4、让学生体会到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分类,处处有数学,并养成有条有理的生活习惯。

重点难点:能选择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第六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小节:6,7的认识和加减法

知识要点:6和7的数概念,并根据数的组成介绍有关6和7的加减法计算方法,及用有关6、7的加减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用数学”的内容。

目标要求:1、认识6、7,能正确地书写6、7,能用6、7表示生活中的各种物体。2、知道6、7的组成,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3、利用一图二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重点难点:1、区别6、7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写数字,培养学生的数感。2、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口算。3、会正确地口述题意及列式计算。

2小节:8,9的认识和加减法

知识要点:8和9的数概念,并根据数的组成介绍有关8和9的加减法计算方法,及用有关8、9的加减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用数学”的内容。

目标要求:1、熟练数出8和9,会正确读写,并能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2、使学生掌握8、9的组成,会熟练口算10以内加减法,能正确解答,能用10以内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初步感知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3、亲历从生活中提炼出生活知识的过程。

重点难点:1、正确读写8和9。2、掌握8和9的组成。3、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心算计数。

3小节: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

知识要点:1、10的数的概念及组成,比大小。2、用有关10的加减法计算解决用数学的内容。3、填未知加数。

目标要求:1.引导学生经历10认识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学会10的数数、认读,比较大小和组成及10的写法,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2.正确计算10的加减法算式,加深认识相应的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重点难点:1、正确读写10。2、掌握10的组成。3、熟练计算10以内加减法算式。4、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心算计数。

4小节: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知识要点:通过生动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目标要求:1、掌握两步计算的正确计算方法。2、通过观察,理解计算顺序,初步体会计算的变化,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口算和计算能力。

重点难点:理解掌握计算顺序。

巩固复习:数学乐园

1小节:数学乐园活动

知识要点:巩固知识

目标要求:1.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巩固10以内数的加减法。2.通过走迷宫,使学生经历多角度、多途径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3.做游戏,感受与人合作探索的愉快。

重点难点:复习所学知识,让学生在玩中巩固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第七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1小节:数数,读数

知识要点:1、数数。2、数的读法。3、数序。

目标要求: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并且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初步认识个位和十位。2、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并能够正确地迅速地读出11――20各数。

重点难点:11――20各数的认识以及组成。

2小节:写数

知识要点:数的写法

目标要求:1、初步认识个位和十位,正确书写11到20各数。2、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重点难点:正确书写11——20各数。

3小节: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知识要点:理解20以内的数,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目标要求:1、在了解数的组成的基础上口算,明白一图四式的关系,初步认识加减法的名称。2、培养分析操作能力。

重点难点:熟练地口算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第八单元:认识钟表

1小节:认识钟表  

知识要点:认识钟面、整时、半时

目标要求: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和半时。2、 培养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辨析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会看整时、半时。难点:确定几时半。

第九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小节:9加几

知识要点:1、口算方法。2、用数学。

目标要求:1.让学生知道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比较简便,学会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2.在探索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过程中初步渗透转化为10加几的转化思想,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仔细观察的习惯。4、能运用9加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重点难点:重点:正确计算9加几。难点:理解“凑十法”。

2小节:8、7、6加几

知识要点:口算方法数学

目标要求:1、 学习8、7、6加几的题,正确计算,理解“凑十法”。2、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操作能力。3、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训练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重点难点:重点:正确计算8、7、6加几。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小节:5、4、3、2加几

知识要点:口算方法及用数学

目标要求:1.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5、4、3、2加几的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2.培养学生利用9、8、7、6加几的计算方法学习5、4、6、2加几的迁移能力。3.渗透统计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认真负责的品质。

重点难点:掌握用“想大数加小数”的方法口算小数加大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师入编考试试题(zhuan)
说课的基本环节与要点
不懂就问有问必答
八年数学第十三章平方根1导学案设计
假期复习计划:数学学习,需注重5个要点
超50%学生“被动听课”?4个方法,力争课堂效率100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