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乱扣洋帽子误国

    清末,身处与“夷人”作战前线,林则徐当然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夷情”,聘有专门的翻译为他译介有关情况,编译成《四洲志》,对五大洲三十余国的地理、历史、政情作了初步的介绍,这也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较为系统地介绍外部世界的著作。

    1842至1843年间,林则徐的好友魏源受林嘱托,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成《海国图志》,对“夷情”作了更详细的介绍。但魏源在此书中仍坚持传统观点,面对现代地理学,他花了许多功夫,“考证”出“自古以震旦为中国,谓其天时之适中,非谓其地形之正中也”。即承认中国在地理上虽不居“正中”,但在文明教化、典章制度上仍是世界的中心。但他认识到“狄夷”在形而下的“器物”层面尚有所长,中国可以师法,所以对其先进的制造轮船火炮之术、练兵养兵之法,更有专门介绍,并明确提出要“师夷长技以制夷”。鸦片战争使林则徐、魏源等人对外部世界有了初步客观的了解。

    然而象林则徐、魏源这样仅为了解敌情而编的《四洲志》、《海国图志》便被视为大逆不道,认为“知夷”、“悉夷”本身就是罪过,“堂堂天朝”岂能去了解那些“蛮夷之邦”?

    “师夷长技以制夷”是林则徐、魏源的重要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今日看来是最平常不过的思想,在当时却被认为是“溃夷夏之防”,甚至是“以夷变夏”的违禁背俗之作、惊世骇俗之论,受到时论的猛烈抨击,成为“众矢之的”。

    然而,《海国图志》这本书传到日本后,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短短几年就再版二十几次,日本朝野正是通过这本书,对世界大势有了更多的了解,这本书对日本明治维新的发生起了相当重要的启蒙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清朝看不上并扔掉的一件宝物,却造就了日本的崛起并称霸亚洲
印了三千本只卖了一本的书,日本人得到后说:这是治国宝典
魏源及其《海国图志》
从林则徐到魏源,“睁眼看世界”的接力棒是如何传递的?
再说“开眼看世界”
晚清一奇人写下巨著,本想为中国所用,却被日本学去反戈击败清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