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看待历史上五胡乱华这件事?

五胡乱华,指在西晋时期关外主要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大部落趁西晋八王之乱,国力衰弱之际,陆续建立的非汉族政权,形成与汉人政权对峙的时期。而在此时间内,由于胡人政权统治残暴,导致当时经济中心向南迁移。但五胡之乱是否从某种程度上促进汉民族的危机意识和政治思想的转变呢?

如何看待历史上五胡乱华这件事?

所谓五胡,即匈奴、鲜卑、羯、羌、氐这五个少数民族。五胡乱华,历时一百三十多年,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堪比春秋战国一般的乱局。十六国攻来辗去,可谓是一场惨绝人寰的浩劫,比之三国之时的十室九空尤甚。

五胡乱华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大整合的的一个大时代,使各族文化相互交融。内迁的各族在社会形态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成员按照各自的阶级,逐渐融入了汉族的地主、农民阶级。五胡之祸后,有的民族被汉族融合,“名存实亡”,如匈奴、羯、马氐、河西鲜卑等。那么,五胡乱华是怎么来的?

首先来说说气候因素。长期以来,长城以外的大片土地上,一般只适合发展畜牧业,而长城以南则以农耕为主。在大约三国魏晋时期,北方出现了一次“小冰器”,气候大变,华北地区也变得适合游牧,而长城以外,已经不再适宜人们居住,胡人遂大举南下以求生计。

其次是西晋内部原因。内部原因有两点,一则西晋政策允许胡人内迁,二则其国家上层政治人物内斗,消耗过甚,西晋已处于外强中干的境地。

并州、关中一带的少数民族,在胡汉交融之下,逐渐自游牧向农耕转型,但胡汉自古矛盾不断,在转型,难免产生矛盾。汉人有给胡人为奴为婢者,胡人也有沦为汉人奴婢者,但整体上的态势来说,汉族歧视、欺压少数民族的情况更多。如西晋阮孚,其父阮咸为汉人,但其母就是胡人奴婢,其字出于《鲁灵光殿赋》“胡人遥集于上楹”中的“遥集”,可见地位低下。胡人奴婢不仅没有地位,且身无自由,常被迫役使参军打仗,更惨的被移居他乡作价而卖。这等不公的待遇自然激起少数民族的反抗。另外,少数民族首领层,地位尊崇,以本族势力割据一方,不服西晋调度,西晋皇朝在这种情况下已经是日薄西山,岌岌可危。

西晋内部其实也有对少数民族势力担忧的人物存在,如侍御史郭钦、山阴令江统等人,都曾请皇帝移胡塞外,但晋武帝时重视程度不够,到惠帝时,其势力积重难返,难以迁徙了;另一方面,晋前期虽允许胡人徙入,对其教化却不上心,这无疑也加深了汉胡的矛盾;“八王之乱”时,王浚、司马腾、成都王等人,据引胡人势力为乱,这使得胡人尽窥西晋虚实。

西晋时天灾亦严重,自武帝至惠帝时,“人多饥乏,更相鬻卖,奔进流移,不可胜数”,大规模的灾民迁徙,使西晋的统治雪上加霜,晋末“八王之乱”更历时十六年之久,虽然不是打得天崩地裂,却给其统治带来了致命一击。

羯人石勒、王弥拥兵自重,不久,刘渊自尊汉王。刘渊死后,其子刘聪以刘曜将四万军攻洛阳,晋怀帝为其所虏,这就是“永嘉之乱”。永嘉事后,五胡乱华局面已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胡乱华时期汉人太惨了 几近灭种 隋文帝结束混乱局面
中国历史上最可恶的一场大动乱,中原大地的汉族人几欲被屠杀殆尽
五胡乱华之谜
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民族融合
五胡乱华时期汉人太惨了 几近灭种 幸亏有此人让汉文明得以延续
天可汗李世民是胡人还是汉人,李唐宗室到底是大汉族还是少数民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