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何有人把临摹字帖等同于抄袭古人

谢谢您的邀请和提问。“练习书法的本质是要写自己的字,而不是一味的抄袭古人,你认为呢?”我认为话也说的没错,但是要看是对谁而言。

我们学习书法有一些是属于初学,有一些是属于书法普及。对于那些追求书法艺术,攀登艺术高峰的人来讲,当然是一定要写出自己的字的,如果写不出自己的字,他怎么能够成为真正的一个书法家呢?而且书法家重在有所创造,不是要一味的临摹古人,一味的以古人的步子为自己的路子,这是走不远的。

  • 薛绍彭行书《晴和帖》

我们先说说,宋代有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叫薛绍彭,他不但是书法家,而且还是收藏家著名的书法碑刻《定武本兰亭序》就收藏在他们家,唐代著名的绘画作品《曹霸九马图》也收藏在他们家。这幅画是杜甫写过诗提到的一幅画,所以非常出名。他还收藏了很多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收藏家。

薛绍彭的书法宗二王,他在二王的基础上已经达到了很高的造诣,其名声和书法的地位与大书法家米芾是齐名的。但是后来,薛绍彭的地位就被历史给淹没了,以至于寂寂无名。这是为什么?就因为薛绍彭没有创新,没有写出自己的面貌。薛绍彭的书法造诣确实很深,你不能不说他的书法艺术水平是很高的,他能够在当时被称为是大书法家,与米芾齐名也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的。但是,只因为薛绍彭书法水平只能是古人的步子,没有自己的路子,所以他也就没有自己未来的位置了。

我们从古人的成败得失上来看,书法确确实实最终是要写出自己的面貌的,这就叫写自己字。

但是,我们讲创新确确实实不是针对于我们普通大众的,我们普通大众的重要任务,就是要继承,就是要写的有古人的味道,有古人的书法的规范,这是对普通大众的要求,也是我们任何一个大书法家起步的一个基础。

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基础,那我们要写出自己的风格自己的字,成就书法创新,就会是一句空话,就绝对是没有任何可能性的,就是现代认知心理学也无法证明。

  • 王献之的草书《中秋帖》,米芾深谙王献之笔法,据说此帖墨迹为米芾临摹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你要创新,必须要有创新的要素,必须有超越于以前创造的新的构想。所以,创新就是建立在已经认知的基础上的,没有已有的认知就没有未来的认知,这是一个铁律,不可能天上给你掉下一种创新来。

所以,为什么那些大书法家都是博采众长融会贯通的书法家,而普通书法家只能限于一家一派之间呢?

因为我们学的少,是无法产生综合创新的。例如,你就学了一个《圣教序》,你想一想,你再也不学别的书法,你怎么能够写出书法新意?你就把《圣教序》写到头了,活搬出来了,大家一看,你写的不还是《圣教序》的面貌吗?不能说不好,说不好当然不对,但是你确确实实不是写自己字的书法家,只能说你的书法确实写的不错。因为跟你写同样书法面貌的人,何止千千万万,大家都写的差不多一个样子,这样一来,书法就没有什么新的趣味了,所以,书法在这样一个大的环境里,它就需要有一种创新,给人们带来新的美好的感受。

  • 王献之的《群鹅帖》局部

因此上说,任何一个书法家,只要他想攀登艺术的高峰,必须要博采众长,学习古人的字帖,要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完善后,要从所有的书法历史当中汲取精华,才能给自己的书法创新积聚一定的力量。

我们就以米芾为例,他也是广泛的吸收了很多书法家的精华。他首先是学唐代的书法,唐代有那么多的书法家,例如欧阳询、颜真卿等等,唐代的书法大家米芾学过。但是,他仍然觉得不够,还要继续向魏晋书法家学习。比如说王羲之、王献之是米芾最为沉迷的和崇拜的两位书法大师。米芾对王献之特别的有兴趣,他对王献之的研究可谓是非常到家的,王献之的很多笔法,他都学得非常的神妙,这样才能把魏晋书法和唐代的书法融会贯通,最终才能够形成米芾自己的书法风格。

  • 薛绍彭的行书《元章召饭帖》

相反我们再看看和米芾齐名的薛绍彭,他也是非常崇尚魏晋书法的,对王羲之王献之二王书法是崇拜的五体投地,薛绍彭学习传统的路子应该说是正确的,没有任何错误,但是,他只学习了魏晋二王的书法,并没有广泛的吸收其他书法家的艺术特点,所以,他始终就没有摆脱二王的局限,这样他就不会像米芾那样创造出新书法的新面貌了。

  • 米芾的行书局部

还有一点,我们对于古人的书法要尊重。学习古人可不叫抄袭,抄袭根本就不是一种真正的学习方法,临摹和抄袭有着本质的区别,临摹是学习别人的,这叫临摹,抄袭是把别人的作品当作自己的作品,这才叫抄袭。比如说我们写了一篇《兰亭序》,说,这是我的创作,这就叫抄袭。还是写了一篇《兰亭序》,但是说这是临摹王羲之,这就不叫抄袭,而叫做学习抄袭是对著作权的侵犯。

再比如说我们学会了王羲之的书法,用王羲之的书法来写李白的诗,这也不叫抄袭。

不过,我们学习古人的书法,不是原本照抄,而是重在学习古人的书法的用笔精神和结字精神,这样的学习,就叫书法原理的学习。我们最提倡和推荐的就是要学习书法的原理,而不是书法的那个样子。

  • 褚遂良临摹的《兰亭序》

每一个书法家都有他自己的一套体系,这个体系必然有自己的一些道理和原理,我们在学习书法的过程当中,就是要研究它的用笔原理和道理,从个别书法家的原理到普遍书法家的原理,我们把这些道理都搞通了,搞透了,才叫真正的书法学习,那种照猫画虎一部一区的书法学习,是一种初级和低层次的学习方法,不在我们所讨论书法创新之列。

当然,我们是为了达到写好字,把书法写规范,亦步亦趋的抄袭古人的书法这个也没有错,就是写得跟古人一模一样也没有错,但是,这不是书法的目的,只是书法的起步。我们要攀登艺术的高峰,必须要立足于平原仰望艺术的高峰,然后勇敢的去攀登这些高峰。

  • 米芾的行书《淡墨秋山诗帖》

在攀登艺术的道路上,我们可能不会直接到达这些高峰,我们必须跨过一条一条的河,走过一些小丘陵,然后才能够从山脚底下一步一步的登上艺术的高峰,在登山的路上,我们会越来越感觉到困难重重,但是,当我们攀登上高峰的最后一个台阶的时候,我们就会有一种“会当凌云顶,一览众山小”的宽博胸怀和伟大气概,这正是书法家要追求的。

所以,那种对学习古人很轻视的态度,是一种空想和不严肃的态度。认为我们学习古人都是书奴都是抄袭,这是对学习的一种不尊重的态度。学习是一种科学学习,要有科学的态度,要有科学的精神。学习古人,必须老老实实地甘愿做古人的学徒,甘愿以古人为师。

我们在长期的古人的学习过程当中,才能够逐步的把书法的原理搞通,才能把中国书法的历史搞通,这样,我们才能够创造更新的面貌,我们才能攀登创造书法的未来的高峰,这个未来就是你所达到的另一个高峰,也就是要写出你自己的字。

当然,我们说的写出自己的字,是要有很高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味道的字。

  • 薛绍彭的行书《危涂帖》局部

事实上,如果仅仅是为了写出自己的字,而不讲究艺术质量和文化味道,那么这样的创新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样的创新是低层次的,和我们讲的攀登艺术高峰完全不是一回事。因此,我们切切要记住,万万不要把学习古人当做是阻碍我们创新的绊脚石,恰恰相反,师法古人,正是让我们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我希望所有喜爱学习书法的朋友们要尊重事实,要踏踏实实,我们该走哪条路就走哪条路,我们做古人的学徒没有错,我们站在古人的肩膀上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的时候有所创新,有所发现也没有错。所以,一个有志向的书法爱好者应该尊重创新,同时也应该老老实实的去学习古人。(本文2947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宁缺毋滥——邹炯文对书法家身份的审慎探讨(第一百零三期)
字帖|薛绍彭《大年帖》字库版
书法字帖|(北宋著名书法家)《米芾行书结构92法》
宋代大书法家米芾行书集字千字文行书字帖书法欣赏
米芾行书《寄薛绍彭诗》刻本
薛绍彭行书《云顶山诗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