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山再起

第三届华语青年作家奖非虚构类主奖获奖作品《壮丽的荒芜事业 王安石变法的启示》节选

作者    王龙

                       东山再起

王安石一生不避怨谤、勇往直前的个性,让全家人为他感到忧心忡忡。其弟王安国曾力谏王安石,以天下汹汹不乐新法,皆归咎其一人,恐为家族招致大祸。王安石无动于衷,仍然坚持“计社稷之安危,不恤一身之利害”。王安国大哭道:“吾家灭门矣!”

王安国的担忧并非多余,历来改革家凶多吉少,商鞅为秦变法,受车裂之刑;张汤为汉变法,后亦被杀。宋代虽有不杀大臣的祖宗家法,但为求变法不惜“力战天下人,与之决一胜负”,却一再将王安石推向凶险莫测的风口浪尖。王安石在上奏皇帝的《谢手诏慰抚札子》中,提到自己“敢以不肖之身,任天下怨诽”,令宋神宗也极为感动,他对太皇太后说,“群臣中,惟安石能横身为国家当事耳。”

离开了王安石的变法大业,确实寸步难行。熙宁八年二月九日,身居江宁府的王安石从大内宦侍手里接过宋神宗再次任命他为宰相的诏令,不禁潸然泪下。王安石带着病魔缠身的妻子吴氏和儿子王雱,快马加鞭地赶回了京城。

熙宁八年(1075)二月,距首次罢相仅仅十个月之后,王安石重新恢复相位。君臣二人一别经年,再度重逢感慨万千。王安石对神宗说:“今陛下复召用臣,臣所以不敢推辞者,乃为报答陛下知遇之恩,希望能为陛下的盛德大业再尽一点绵薄之力。然臣年老力衰,恐怕不能久事陛下左右了。”

阅尽人情,遍尝世味,王安石早已洞明世事险恶,只求无愧于心而已。

王安石的预感应验了。他重登相位后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解决变法派内部的矛盾分裂。最大的敌人出现在自己的阵营中,那就是曾经视王安石如父如师的变法助手吕惠卿。现在,王安石已经成为他仕途上的绊脚石,两人的矛盾从政见不同到各行其事,终于走向最后的决裂。

吕惠卿屡次拐弯抹角地攻击中伤王安石,以辞职逼迫宋神宗在他和王安石之间作出抉择。后来,他干脆直接露骨地挑拨宋神宗道:“陛下曾经数次谕令臣好好辅助王安石,只是不知臣这参知政事一职,到底是参知王安石的政事还是陛下的政事?”

宋神宗终于忍不住发火了,他斩钉截铁地回答道:“王安石的事,就是朕的事!”通过这些事,他对吕惠卿更加不满,认为他“忌能、好胜、不公”,但凡有人才超越自己,便生嫉妒之心。熙宁八年(1075)四月,宋神宗曾提醒王安石道:“吕惠卿不济事,并非能够辅助你的人。”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王、吕两人的矛盾冲突,给了许多心怀叵测的人乘势进攻的机会。

熙宁八年(1075)七月,御史蔡承禧突然发难,率先弹劾吕惠卿结党营私,任人唯亲。平时早就不满吕惠卿所作所为的官员纷纷响应,一场揭发控诉吕惠卿罪状的怒潮不可遏止。老对手韩绛借机推波助澜,愤然上奏弹劾“惠卿奸巧,路人皆知。执政两载,党羽已成”,整个朝政难以上通下达,皆因吕惠卿布局严密,风雨不泄。

面对一场黑云压城的暴风骤雨,吕惠卿开始感到惶恐不安。他决定以退为进,屡次上书辞职,并请求停职居家待查,听候调查处理。在这关键时刻,御史中丞邓绾控告吕惠卿与其弟吕升卿,趁着实施新法之便,与华亭知县张若济狼狈为奸,强借华亭富民朱华等人钱五百万,用以私置田产五百顷。这种假公济私的卑劣行径,已失天下黎民百姓之心。

这是变法七年来发生的最大一桩以权谋私案,而且事涉主持变法的领军人物。宋神宗极为震怒,立即下诏立案追查,涉案者被悉数逮捕入狱,朝廷百官战栗,草木皆兵。变法派几乎人人都要经受勘审,随时准备接受审查。吕惠卿上书竭力为自己辩诬,申述绝无此事。为搞清真相,宋神宗不断加派人员催办此案。由于案情重大,涉及朝廷高层政争,办案官员不敢轻易得罪任何一方,导致此案久拖不决。

此时,沉寂已久的反对派又乘势出山了。张方平、吕公著等朝廷大员再度借机弹劾新法,奏请神宗迷途知返,尽快停止变法。宋神宗心力憔悴,疑虑丛生。王安石和吕惠卿的互相倾轧已令他失望至极,而变法竟然“变”出了群臣结党、贪渎蒙蔽,更使他触目惊心、坐卧不安。一颗天生的帝王疑心使得宋神宗性情大变,高深莫测,他不再相信任何臣子。眼下变法已经退居其次,如何剪除王安石和吕惠卿日益坐大的党羽才是他的心腹之患。

于是在华亭案尚未完全查清的情况下,宋神宗突然开始了对王安石、吕惠卿两派势力的打压贬逐:陈升之、韩绛、王安礼先后被贬官外放,变法派的中坚力量几乎被放逐殆尽。而对矛盾漩涡中的焦点人物吕惠卿,不但面临反对派的攻击,同时还有变法派的嫉恨,宋神宗只好将他贬任陈州知州,还在罢免手诏中严厉地批评他“不能以公灭私,为国司直”。

这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较量。吕惠卿最初因为国事与王安石产生分歧,最后因为来自内外的挑拨离间而与王安石交恶,政治前途戛然而止。失去了吕惠卿这样最后一位盟友,彻底沦为孤家寡人的王安石,再也没有可以共图大业的得力助手,内心深处充满了无尽的凄凉。

平时信任依赖的重要助手都被罢职尽去,“门下之人皆无固志,荆公无与共图事者”,王安石不甘心做一个庸庸无为、俯首听命的宰相,再次萌生了归隐江宁的念头。正当他去意彷徨时,一纸从天而降的诉状,给了王安石致命一击,最终将他推向凄然离场的结局。

熙宁九年(1076)六月的一天,京城闷热的空气中弥漫着一丝不祥的氛围。宋神宗紧急诏见王安石,以少有的严肃面容递给他一封厚厚的奏章。王安石尽管已经预感事情不妙,但当他接过奏章迅速浏览完毕后,仍然不禁大惊失色,五脏俱裂。

这是吕惠卿从任所陈州火速传来的奏书。在达数十页的洋洋奏书中,吕惠卿反戈相向,痛斥王安石父子勾结朝廷谏官,“弄权矫令,罔上欺君”,对他进行栽赃陷害。最为可怕的是,奏书有理有据,居然指出王安石之子王雱为了串通他人诬陷吕惠卿,还私下偷取了宋神宗的御批作为定罪依据!

在官场多年久经风浪的王安石,看完奏书也不禁吓出一身冷汗。他赶回府中,立即盘问王雱。事情很快水落石出,看到父亲神色严肃,王雱情知闯下大祸,只好老实交待了此事的来龙去脉。

原来,生性偏执好强的王雱,早就对恩将仇报的吕惠卿深为痛恨。他与王安石心腹门客吕嘉问等私下密谋,让他设法从中书刑房窃取御史中丞邓绾弹劾吕惠卿“华亭弄权奸利”的条列案情及皇上“置狱鞫治”的谕示,由王雱借去东府看望父亲之便,混杂于东府下达刑堂的其它案件之中,企图以蒙混的办法,由刑堂制狱严惩吕惠卿。

谁知当日刑堂值勤的堂吏,正是吕惠卿的亲信,他们见状大喜,连夜派人急驰陈州向吕惠卿告密。

吕惠卿此时对王安石正心怀怨愤,无从宣泄,得到这样一条重要情报,他不禁又惊又怒,连夜奋笔疾书写就奏章,飞送神宗皇帝。

王安石听罢真相,一时黯然无语。他一生行事光明磊落,绝没有想到儿子会做出这等有辱门风的事情。他毫不留情地痛斥王雱胆大妄为,授人以柄。紧接着,王安石面见神宗,如实奏报了事情真相,并痛责自己教子不严之过,再三要求引咎辞职。

宋神宗虽然表面上原谅了王安石的失职,但是内心却留下更加浓重的阴影。恰在此时,本来就体弱多病的王雱经过这一场风波,深为自己帮了父亲的倒忙而感到羞愧,最后竟然一病不起,以至于而立之年便早逝了。

风云突变,祸不单行。痛失爱子对王安石的打击无以复加,他的精神迅速垮了。王雱才华横溢,二十四岁就高中进士,是王安石变法的得力助手。如今老年失子,王安石的伤痛无以平复。他在《一日归行》诗中描写自己独对孤灯思念儿子的痛苦之状:“空房萧瑟施穗帷,青灯半夜哭声稀。音容想像今何处,地下相逢果是非。”

疲惫交加的王安石实在坚持不下去了,熙宁九年(1077)十月,王安石第二次辞官归隐。

王龙,男,汉族,国籍中国,出生于1976,四川射洪人,20世纪70年代出生。1995年参军,少校军衔,毕业于昆明陆军学院。现为成都军区《西南军事文学》编辑,四川省作协会员。

曾在《十月》、《青年作家》、《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华散文》、等刊物发表作品多篇。多次获全国、全军文学大赛奖励,20余篇作品入选各类文集并被《新华文摘》、《读者》、《青年文摘》、《领导文萃》、《作家文摘》等刊物多次转载。

其抒情类作品感情真醇,浓烈;历史性散文见解独到,笔力遒劲。其“中西著名历史人物对比”系列作品在全国多家刊物发表并转载,历史散文集《大国之痛》被列入中国作家协会重点扶持作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轼得罪皇帝,盟友无一人发声,倒是政敌奔走相救
“此花似欲留人住,山鸟无端劝我归”——宋神宗与王安石
壮丽的荒芜事业——王安石变法的启示
王安石进行变法,这些正人君子是这样围攻的,简直无所不用其极
宋神宗(宋朝)
【转】将相风度:北宋四大名臣的风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