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鼓乐震天气如虹 秦王点兵千古威
    绛州鼓乐又称绛州大鼓,是我省新绛县民间流行的锣鼓乐和吹打乐,是当地民间文艺活动的主要内容,更是社火活动中最流行的节目之一。绛州鼓乐以花敲干打著称,这种鼓乐的演奏者充分利用鼓的各个部位以及鼓槌、鼓架的最佳声音进行演奏,演奏起来宏厚博大,气势磅礴恢宏,声韵铿锵,粗犷豪放而有力度。
    绛州鼓乐据史籍记载可追溯至初唐。619年(唐武德二年),李世民率兵从龙门渡黄河,屯兵柏壁秦王堡,讨伐刘武周。据说当时的人们为庆祝秦王在各个战役中取得的胜利,创作了一部表现李世民部队的车轮声、马蹄声、人喊马叫声,并具有气壮山河气势的乐曲《秦王破阵乐》。新绛县至今还遗存着李世民屯兵柏壁时用的擂鼓台。李世民继任皇帝后,将此曲调入宫中,凡遇大典盛宴,无不表演这首燕乐大曲,以炫耀自己在灭隋建唐时的功绩。从那时开始,绛州鼓乐不断积累了《小秦王乱点兵》《叽呱啦》《厦坡滚核桃》《老虎磕牙》《牛斗虎》等300余首曲牌,一直延续至今,不仅是当地民间社火中的主要项目,也是祭祀、庆典、婚嫁和庙会活动中的主角。
    花敲鼓在绛州鼓乐中最具代表性。它所使用的乐器是多面形制不同的鼓。现有十几种敲奏技法,即击鼓边、敲鼓边、墨鼓钉、蹭鼓面、打鼓帮、抽鼓皮、磕鼓环、碰鼓架、单槌滚、双槌擂、槌相搓、槌相击、槌相打、捶相挑。这些技法构成绛州鼓乐独特的地方色彩,这种地方色彩与其独特的艺术风格紧密相连。绛州鼓乐大致可分为赛社锣鼓和鼓吹锣鼓两类。赛社锣鼓亦称闹年锣鼓或社火锣鼓,主要用于赛社和春节期间的社火活动,含有清音锣鼓(以演奏套曲为主)和表演锣鼓(演奏中有舞蹈性表演),是绛州鼓乐的主要代表。鼓吹锣鼓主要是指婚丧寿喜所用的锣鼓乐,这种锣鼓乐还包括唢呐伴奏锣鼓和道士杂乐锣鼓两种形式,属于吹打乐。
    《秦王破阵乐》是绛州鼓乐的代表作,在民间颇为流传,尤其是明、清两代,这一曲目的盛行使绛州鼓乐进入鼎盛时期。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下,绛州鼓乐不断发展壮大,在《秦王破阵乐》的基础上,整理出了《秦王点兵》《厦坡滚核桃》等精彩曲目。为了更好地传承、保护绛州鼓乐这一民间魂宝,1987年6月,新绛县组建了以农民为主体的民间艺术业余表演团体——山西绛州鼓乐艺术团。
    30年来,团长高红旗同支关平、郝世勋、郭敏智等鼓乐高手倾情于绛州鼓乐的传承、保护、发展,先后培养了2886名少中青优秀演奏员,挖掘整理和编配创作了一批优秀曲目,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以鼓乐、吹打乐为特长的学生有近千人被相关艺术院校录取。在遍演五大洲40多个国家及省内外的多次重大演出中,屡获首奖,历摘桂冠。并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演出。在探索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征途中,绛州鼓乐是山西省迄今走的最远的文化品牌,是值得骄傲的文化名片。这期间,绛州鼓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立为“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绛州鼓乐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支关平、郝世勋、郭敏智被确定为绛州鼓乐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土新韵——绛州鼓乐
非遗中国:绛州鼓乐|秦王破阵乐|鼓乐|新绛县
最经典【绛州鼓乐曲】《牛斗虎》
山西非遗表演惊艳天津卫
———中国吹打乐———
《秦王点兵》演奏:山西绛州鼓乐艺术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