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巨婴人格

周未,偶尔会看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栏目,一是喜欢主持人孟非诙谐幽默的风格;二是透过这个栏目可以看到不同人的人生经历。从这些不同的经历中能提炼出一些人生的智慧。

节目中,经常能见到被称为“妈宝”的男生。三句话不离我妈怎么说。来《非诚勿扰》的舞台找对象,也希望找一个能像老妈一样的女人来呵护他。当然,这样的男生基本上都是空手而归。原因很简单,相亲的姑娘原本想找一个宽厚可供依靠的肩膀,没人希望找一个“巨婴人格”的男生。

所谓的巨婴人格,是指那些长大看似成熟的身体,但大脑和内心却仍停留在婴儿水平,心理学家武志红给下的定义,称之为“巨婴”。其特征表现为:共生心态、全能自恋、偏执分裂等。

共生心态:婴儿因为无法区分自我与母亲、他人的界限,误认为自己与母亲是一体的,所谓的共生心理。由此产生出:所有的都是自己的;所有得到的都是应该的;我不说你也应该知道怎么做;你需要关爱我、照顾我、满足我、包容我、原谅我……。全能自恋:世界应该按照我的意愿运转,遭受任何挑战,都认为对方有主观故意动机。 否则就你死我活。被害妄想。偏执分裂:要么狂热地追星搞崇拜,要么幻想自己的完美,要么对现实世界极度不满,暴怒等等。

当然,相信没人喜欢巨婴人格,也没有想有巨婴人格,但社会上偏就有这样的人,且有越来越多之势。

巨婴人格的养成,父母是第一责任人。古人云:“严父出孝子,慈母多败儿”。这话传了几千年,且屡试不爽,可见其所包含着的巨大哲理。

“别的你都不用管,你只要读好书就行了”。这是中国家长的口头禅。当然家长的出发点是爱,希望孩子能够成龙成凤 ,然而这样替孩子包打一切的做法,不仅不能让孩子成龙成凤,相反,生活在父母溺爱中的孩子,只知有我,不知有人。巨婴人格在这样不谙世事的氛围中逐渐形成。

除了父母,学校是巨婴人格养成的第二责任人。其实很多年前我们已经意识到应试教育给孩子带来的伤害,提倡素质教育,然而对学校而言升学率关系着学校的生死存亡,只要高考还在,应试教育就是学校必然选择。

应试教育培养的孩子只会考试,没有独立思考,不知如何创造,不懂如何去爱,眼里只有书本和自己。有的离了父母连生活都无法自理,就遑论其它的什么能力了。

如何才能改变巨婴人格的产生,靠父母的智慧,靠学校教育方式的转变。但当下运气的成份多了一些,彻底解决需进行制度性的变革,但当下还看不到端倪。

Hello,伙伴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最需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尤其是爸爸!
应该把它掐死----虚伪的“素质教育”
做最有利于孩子“自成长”的 “新”父母(一)
16岁中国最小博士逼其父北京卖房谁之殇
育才必先育人
棒喝!中国家庭教育十大败笔,应引以为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