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眼界

1

从小接受的教育大公无私、拾金不味、一心为人不求回报、做好事不留名,总而言之,要无我才高尚,但凡有一丝丝的私心,就不应该得到表杨。很多情况下不仅不表扬,还要受到批判,因为你有私心,而我们的原则是“斗私批修” “狠斗私字一闪念”。为此,树立了很多要求学习的榜样。这些英雄人物的事迹,大多是舍生忘死、舍己为人、舍小家为大家。

2

这使我想起了孔子与其弟子,子贡与子路的故事。

3

相传春秋时期,鲁国制定了一个法律,鲁国人在外国看见同胞被卖为奴婢,只要他们把人赎回来,回国后就可以得到政府的奖励。这条法律地执行,使得很多鲁国人得以重返故国。后来孔子的弟子子贡,他从国外赎人,但却拒绝了国家的奖励。

孔子得知,怒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意思是说,子贡的行为虽然高尚,但与人性相悖。人皆有恻隐之心,见同胞受难于他国,赎之,得名而又不损失财帛,自然都会做,而子贡的做法,对于有钱的子贡固然可行,而对其他鲁国人则不可行。因为人皆有私心。用损已以救人,虽为大善,然多数人不会去做了。所以,子贡此举不但不是善事,反倒是最为可恶的恶行。” 

而当子路拯溺者,用一头牛感谢子路的救命之恩,子路收了。孔子喜曰:"鲁人必拯溺者矣。

4

类似的事情,不同的做法,孔子的态度是“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看看孔子,我们不得不说圣人就是圣人,站得高,看得远,其见识非我等凡夫俗子所能比拟。

Hello,伙伴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尊重他人的私心
子路受人以劝德,子贡谦让而止善
《读论语.雍也篇》关于牛与人的故事
子贡见义勇为, 不要报酬, 儒家圣人孔子却认为需要商量
《孔子的是非观》刊载于《做人与处世》2015年6月(上)
师徒反目,他们是史上最早的一对(趣说夫子庙2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