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同步作文三年级下册(四)

第四单元 介绍一项小实验

㈠、习作准备:

你做过什么小实验?如果没有做过,请选取一个实验做一做,然后向大家介绍一下。

物理化学: 摩擦起电实验 抗拒引力实验 声音传播实验……

动物植物: 妈蚁回家实验 花朵变色实验 土豆饮水实脸……

自然现象: 彩虹形成实验 光的折射实验 热胀冷缩实验……

写之前,可以先回忆做小实验的过程与情景。写的时候,把做小实验的经过写清楚:还可以写一写自己做实验时的心情、实验中有趣的发现等。

㈡、明确要求:

1、本单元习作要求我们介绍一项做过的小实验,把做小实验的经过写清楚,也可以写一写自己做实验时的心情、实验中有趣的发现等。

2、本次习作的重点是能够按照一定顺序,比如使用表达先后顺序的词语,把做小实验的过程介绍清楚。

3、既然是介绍做过的一项小实验,就可以直接以小实验的名称作为题目,如“乒兵球复原实验”“静电反应小实验”等;也可以用我们的感受作为题目,如“有趣的小实验”“哇!这个小实验真神奇”等。

4、学习了本单元的一组课文后,想必同学们对科学小实验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现在就让我们来介绍自己做过的一项小实验吧!先来看一看选材,然后说一说自己想要写什么。

       物理化学 摩擦起电实验 抗拒引力实验 声音传播实验……

介绍一项小实验  动物植物 妈蚁回家实验 花朵变色实验 土豆饮水实脸……

       自然现象 彩虹形成实验 光的折射实验 热胀冷缩实验……

5、同桌的想法:

⑴、我要写有趣的“小刺猬长刺”实验。首先,在纸上画一只不带刺的小刺猬。接着,把画放在托盘上,在托盘下方放一块磁(cí)铁。然后,在画上撤上铁屑。最后,轻轻移动托盘下方的磁铁,将铁屑吸到“小刺猬”身上,就可以看到“小刺猬长刺”了。

⑵、我要写“绳子吊冰块”小实验。先将准备好的冰块放在盘子里,然后让绳子的一部分接触冰块,再往这部分绳子上撒盐,这时绳子和冰块就会冻在一起,最后小心提起绳子,冰块就会被吊起来了。

㈢、写法指导:

写之前,我们可以借助图表,将小实验的主要信息(包括实验名称、实验准备,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整理好,然后按照一定顺序把小实验的整个过程清楚地记录下来。我们可以采用下面的思路来写:

1、交代清楚要写的小实验是什么。

例⑴: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我想做个实验。(课文实例)

例⑵:有一次读杂志,我发现上面介绍了一个有趣的科学小实验——瓶子“吃”鸡蛋,于是我决定亲手试一试。(习作实例)

2、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清实验过程。

小实验一般都要有实验前的准备、实验过程、实验结果三个环节,其中实验过程是重点。在写实验过程时,可以尝试使用“先……接着……然后……最后……”这样表示先后顺序的句式,将观察到的变化或现象依次写下来。

例1:课文《蜜蜂》是按照“捉蜜蜂、做记号、将近两点钟放蜜蜂、两点四十分有两只蜜蜂飞回来、傍晚时另外三只飞了回来、第二天发现十五只身上有记号的蜜蜂”的实验步骤和时间顺序来写的。(课文实例)(课文和习作都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让读者对实验过程有了更清楚的了解。)

例2:首先,我按照杂志上的说明,准备了实验材料:一个煮熟的鸡蛋,一个瓶口比鸡蛋稍稍小一点的玻璃瓶,一些细沙,酒精,棉球,火柴。接着,我将适量的沙子铺在玻璃瓶底部,然后把酒精洒在棉球上,再用火柴点燃棉球扔进玻璃瓶中,最后用剥掉壳的熟鸡蛋堵住玻璃瓶口。(习作实例)

3、写实验过程时,还可以记下自己当时的感受或有趣的发现。

例1: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课文实例)(课文写出了在实验过程中,作者当时的感受;习作则将感受和发现联系在一起写。)

例2:只见棉球的火熄灭后,奇迹出现了一鸡蛋掉进了玻璃瓶里,它真的被玻璃瓶“吃”掉了!我立刻兴奋地大喊起来:“成功了,成功了!”(习作实例)

4、结尾不忘表达自己的情感或通过实验得到的收获。

例1: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课文实例)

例2:完成了这个小实验,我明白了一个科学道理,真是开心极了。(习作实例)

5、运用表示顺序的词语

介绍验过程,是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的,这就需要运用表示顺序的词语,比如与操作步骤(zhòu)有关的词语: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等。与先后顺序有关的词语:先、接着、然后、最后等,与时间顺序有关的词语:一开始、过了一会儿、再过一会儿、十几分钟之后等,使用这些同语,可以让习作显得更有条理。

例如:第一步,在水中加入食用色素;第二步倒入适量的小苏打,进行搅拌;第三步,将白醋倒入溶液中。用不了多久,你就会看彩色泡沫像火山喷发时的溶岩一样大量涌出。(小作者按照步骤的先后顺序展开描述,将实验过程介绍得清楚。


例文解析:一次科学小实验

一次科学小实验:

开头 → 介绍小实验是什么 → 记叙实验过程(准备材料 动手实验 实验成功)

   → 妈妈解释原理 → 表达实验感受

一次科学小实验

有一次读杂志,我发现上面介留了一个有趣的科学小实难——瓶子“吃”蛋,于是我决定亲手试一试。

首先,我按照杂志上的说明,准备了实验材料:一个煮熟的鸡蛋,一个瓶口比鸡蛋稍稍小一点的玻璃瓶,一些细沙,酒精,棉球,火柴。接着,我将适量的沙子铺在玻璃瓶底部,然后把酒精洒在棉球上,再用火柴点燃棉球扔进玻璃瓶中,最后②用剥掉壳的熟鸡蛋堵住玻璃瓶口。只见棉球的火熄灭后,奇迹出现了——鸡蛋掉进了玻璃瓶里,它真的被玻璃瓶“吃”“掉了!我立刻兴奋地大喊起来:“成功了,成功了!”

妈妈看到后,笑着问我:“那你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我想了半天也想不出答案。妈妈说:“这其实是一个科学现象,道理很简单。燃烧的棉球熄灭后,瓶中的空气逐渐冷却,便开始收缩,导致瓶中的气压下降,也就是要比瓶外的大气压力小,于是瓶外的大气就把有弹性的熟鸡蛋压到了瓶中。”③心我点点头,说:“哦,原来如此!”

完成了这个小实验,我明白了一个科学道理,真是开心极了。④

点评:

①开篇交代要介绍的实验是什么,让读者了解了习作的主要内容。

②运用表示先后的词语,将实验步骤交代清楚。

③通过记叙妈码的话,巧妙地解释了实验原理。

④抒发实验后的感受,结尾自然。

总评:

①小作者准确地运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详细地描述了做“瓶子'吃’鸡蛋”这个科学小奖验的过程,同时色写出了自己做实验的收获,习作条理清楚,重点突出。

②对实验过程中的所见、所想、所感,小作者都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习作内容丰富、完整。


佳作欣赏㈠:玉米大“变身”

玉米大“变身”

上周三,老师领着我们在班级做了一个名叫“玉米大'变身’”的有趣实验。①同学们听到这个实验的名字时,都十分好奇玉米能变成什么。

老师给我们每个实验小组发了八颗玉米粒,一盏(zhǎn)酒精灯,一把长柄(bǐng)小铁勺。我们都摩拳(mó quán)擦掌,跃跃欲试。②老师让我们先将酒精灯点燃,然后将一颗玉米粒放在小铁勺里,再把铁勺放到火焰上,观察玉米粒有什么变化。

我小心翼(yì)翼地把酒精灯点燃,然后把一颗玉米粒轻轻地放在勺子里,捏住勺柄将其悬(xuán)在火焰的上方。此时,我们几双眼睛都紧紧地盯着玉米粒,生怕错过那奇妙的“变身”过程。③但第一次失败了,由于勺子离火焰太近,玉米粒被烤焦了。

我重新拿了一颗玉米粒,这次,我小心地调整了勺子与的火焰的距离。我们紧紧地盯着玉米粒,忽然,玉米粒发生了变化——原本泛着金色光泽的外衣微微裂开了一条缝(fèng),里面白白的仁儿在迅速地膨胀,拼命朝缝隙(xì)挤过来,最后一用力,“砰”地一下就把那件漂亮的衣服完全撑开了,顿时成了一朵“花”!④啊,玉米粒真的“变身”了!我们高兴极了,像完成了一项伟大的工程一样欢呼起来。

小实验,让我爱上了科学!

点评:

①开篇不但文代了实验的名称,同时也交代了实验的时间、地点和参与人员。

②“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生动地反映了同学们急切的心理。

③这里把“我们”做实验时的表现写得很具体,充分展现了“我们的小心与紧张。

④这里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地写出了玉米粒被加热后的变化,小作者观察得很细致。

总评:

习作最吸引人的地方,莫过于小作者用细致、生动的语言描述了玉米粒“变身”的全过程,这也是这个小实验的重点所在。同时,小作者用词丰富、准确,比如“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小心翼翼”“欢呼”等,很好地再现了同学们做实验时的情态。


佳作欣赏㈡:“纸桥”承受力小实验

“纸桥”承受力小实验

哎呀,我眼前的这座桥终于塌(tā)了!你一定会惊讶地问,什么桥塌了?为什么要说“终于塌了”?别怕,这只是我做的一个科学小实验而已,所说的桥是用纸做的哟。

同学们在生活中一定见过各种各样的桥,也惊叹这些桥的承重能力,那么纸做的桥又能承受多大的重量呢?②现在就让我来介绍一下“纸桥”承受力小实验吧!

首先,准备实验材料:2张A4纸,4根筷(kuài)子,2根细绳,胶带,若干一角钱硬币,还有几本比较厚实的书;接着,将这2张纸都裁成长28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将这几本书堆成两摞(luò)作为桥墩(dūn),两摞书之间的距离大约为15厘米,并用一张纸放在两摞书的中间作为桥面,这样就搭成了一座“平面桥”;然后,向纸面上一枚接一枚地放一角钱的硬币,你会发现当放到第3枚时,平面桥就塌了,看来这种桥只能承受2枚一角钱硬币的重量。③

接下来把“纸桥”修好,再将一张白纸做成拱形放在它的下面,起到支撑作用。我开始放硬币,1枚、2枚、3枚……④当我打算放上第16枚硬币时,“纸桥”又塌了。看来拱形的“纸桥”最多能承受15枚一角钱硬币的重量。

最后,我将4根筷子用胶带分别固定在书的4个角上,相对的筷子之间系上一根细绳,再将细绳粘到“纸桥”的桥面上,一座“斜拉桥”就做成了。开始放硬币了,1枚、2枚、3枚……21枚、22枚、23枚……当我放到第27枚硬币时,一根筷子突然挣脱胶带“拔地而起”,“斜拉桥”承受不住这些硬币的重量,终于塌了。

虽然我的桥塌了,但是这项小实验却成功了,因为我记录下了不同结构的“纸桥”的承受力,不得不说,“斜拉桥”的承受力是最大的,确实很厉害!

怎么样,这么有趣的小实验,你也来试一试吧!

点评:

①采用悬念式开头,足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提出问题,激发读者对这个实验的兴趣,和开篇一样精彩。

③不但将实验过程描述得很详细,而且还使用了大量的数字,让介绍变得更加具体,有说服力。

④省略号用得好,让描述变得简洁。

⑤“桥塌了”照应开头,同时,小作者写下了自己的收获。

⑥对读者发出邀请让人跃跃欲试。

总评:

小作者按照“准备材料”“搭建平面桥”“搭建拱形桥”“搭建斜拉桥”这4个步骤,将“纸桥”承受力实验的全过程进行了详细、有序的介绍。在介绍时,小作者能够使用具体数字来说明实验中的操作细节,让表达更加具体,准确,有说服力。


佳作欣赏㈢:有趣的“鸡蛋浮水”

有趣的“鸡蛋浮水”

在今天的语文课上,我们按照语文老师的要求分成了几个实验小组,进行了一次有趣的小实验——鸡蛋浮水。下面就让我把实验过程介绍给你吧。

在进行实验前,每个小组都准备了实验用品:一个装满清水的杯子、一个生鸡蛋、一碟盐、一把汤匙和一根筷子。当准备工作做好后,我们各小组就开始按则语文老师要求的步骤进行实验。

第一步,将生鸡蛋轻轻地放入装满清水的杯子里。此刻,我们看到水中的鸡蛋好像喝醉了酒似的,晃晃悠悠地往下沉,很快就沉到杯底,一动动地“睡大觉”了。①第二步,用汤匙从碟子中取盐将盐倒入水中,并用筷子搅拌,然后观察杯中鸡蛋的状态:是一动不动,还是浮来?这个步骤可以重复,直到鸡蛋浮起来。

在进行第二步时,我们都跃跃欲试。有的同学往水里倒一勺盐,搅拌后进行观察,发现鸡蛋没有浮起来,便继续倒盐。有的同学则等不及,恨不得一下子把盐都倒进去。②当我们倒了几次盐后,别说,杯底的鸡蛋好像睡醒了一样,真的浮上来了!当看这个现象时,我们都兴奋地叫起来。

实验成功了,语文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实验原理,其实原理很简单:清水的浮小,盐水的浮力大,所以鸡蛋在盐水中会浮上来。你是不是对这个实验很感兴呢?不妨也来试试吧!

点评:

①此处描写形象地写出了鸡蛋下沉的过程。

②描写做实验时的情形,具体、生动。

总评:

① 能把小实验的过程和做实验的情形写得清晰、具体,这和小作者的细致观察与认真记录是分不开的。

② 小作者将观察到的现象描述得生动、有趣,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获奖佳作欣赏:乒乓球复原小实验

作者心语

生活处处有学问,一个简单的“乒兵球复原”小实验也能让人学到知识。勤动手、勤动脑,真是好处多多。下面,就请你跟我一起来看看这个小实验吧!

乒兵球复原小实验

江苏省常熟市赵市中心小学 王添翼

“乒乒乓乓”,活动室内我和同学正在打乒乓球,一不小心,乒乓球被我踩瘪(biě)了,我们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回到家,我望着那被踩瘪的乒乓球发愁,突然灵机一动,想起爷爷曾经说过,乒乓球瘪了,用热水泡一下就会恢复原样。这是真的吗?趁此机会,做一个小实验也不错。

我赶紧跑进厨房,取来一个碗,把乒乓球放入碗中,接着右手提起暖瓶,左手打开瓶盖,既紧张又满怀希望地把水倒入碗中,可是乒乓球在水中好像洗澡似的,还挺享受的样子,根本就没有变化!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伸手去抓乒乓球,想仔细看看,就在手碰到水的时候,我感觉碗中的水温不是很高,我忽然意识到乒乓球没有复原的原因很可能是水不够热。

于是,我拿着水壶去烧水。过了几分钟,水开了,我小心翼翼地把开水倒入碗中,一股股热气直往上升。我赶紧把被踩瘪的乒乓球放进热水里,这时只听见响起了“吱吱吱”的声音,再看乒乓球凹下去的部分慢慢凸了起来。啊!实验成功了!

乒乓球复原的现象让我疑惑不解,我带着疑问去找爸爸,爸爸告诉我:“这是热胀冷缩的原理。物体在一般情况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遇冷的状态下会缩小,很多物体都具有这种性质。”

从这次小实验中,我明白了: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就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事情,如果能亲自动手进行科学尝试,还能获得更多的知识,真是一举两得。

获奖亮点:

①小作者既写出了做实验的原因及过程,又写出了自己的收获,习作内容丰富、完整。

②按照先后顺序,通过描述做实验时的失败与成功的经过,将做实验的过程介绍得十分清楚。

③小作者能适当地描述自己当时的心理活动,使描述更加真实、生动。


名篇欣赏:有趣的松毛虫实验(有删改)

阅读导引

下面这篇文章,改编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的名作《昆虫记》中的《松毛虫》一章,它为我们描述了一次有趣的实验:松毛虫们首尾相连地在花盆沿上不停兜(dōu)图图,足足走了四十八个小时!其实只要有一只松毛虫改变行动路线,它们就不必如此辛苦地走下去了。法布尔用准确、生动的语言,严谨的观察顺序,为我们呈现出昆虫世界里这种有趣的现象。

有趣的松毛虫实验(有删改)

法布尔

羊有一种天性,那就是它们永远要跟着头羊,不管走到哪里。松毛虫也具有这种天性,而且比羊还要强烈。①

有一天,我看到很大一群松毛虫爬到花盆上,在盆沿上前进着。一刻钟之后,它们形成一个封闭的环。

我把还要继续上去的松毛虫拨开,然后用刷子把它们留下的丝线轻轻刷去,这相当于截断了它们的通道。这一切准备就绪后,我们就可以看到一幕有趣的景象在眼前展开了:②

群松毛虫在花盆沿上一圈一圈地转着,丝织和轨(guǐ)道越来越粗了。除了这条圆周路之外,再也没有别的什么岔(chà)路了,看样子它们会这样无止境地一圈一圈绕着走,直到累死为止!③

到了黄昏时分,队伍就走走停停,它们走累了。晚上十点钟左右,它们继续走,但脚步明显慢了下来,好像只是懒洋洋地摇摆身体。花盆不远处就是它们最爱吃的松叶,可是花盆上的虫子们没有一只爬下来去吃,还在坚持不懈(xiè)地走。④第二天早晨,等我再去看它们的时候,它们还是像昨天那样排着队,但队伍是停着的。晚上太冷了,它们都蜷(quán)起身子取暖。等空气渐渐暖和起来后,它们又开始在那儿兜圈子了。

一天又一天,它们在重复着相同的路线。第六天,我发现其中的一只决定冒一次险,它从花盆沿上溜下来,可是还没到一半,它的勇气便消失了,又回到花盆上,和同胞们共甘苦。

两天以后,也就是这个实验的第八天,由于新道路的开辟,它们已开始从盆沿上往下爬,到日落的时候,最后一只松毛虫也回到了盆脚下的巢(cháo)里。

我计算了一下,它们一共走了四十八个小时。绕着圆圈走过的路程在四分之一千米以上。⑥只有在晚上寒冷的时候,队伍才没有了秩序,使它们离开轨道,几乎安全到达家里。嗨,可怜无知的松毛虫啊!

点评:

①抓住松毛虫与羊的天性进行比较,强调了松毛虫的特点,引出下文。

②承上启下,过渡自然。

③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④准确抓住实验中的现象,说明松毛虫的天性。

⑤拟人的修辞方法的运用,在诙谐之中暗含着嘲讽。

⑥使用数据,使实验结果显得准确可信。

总评:

①读了这篇文章,我认为任何科学实验都离不开细致的观察和认真的态度。

②我从这个科学实验中悟出一个道理:在做事时,只有不受定式的影响,大胆尝试,才能开辟出一条新路,不然就会像这些松毛虫一样,只会追随他人的脚步,不敢走属于自己的路。


病文修改

本次习作修改要点:

1、是否能够按照顺序将实验过程写清楚;

2、是否写出了实验过程中的发现、感受和思考;

3、词语的运用是否恰当。

有趣的小实验

今天,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有趣的小实验作业,名字叫“火山爆发”模拟实验,回到家后我就赶紧做了起来。

按照老师的要求,我准备了实验用的玻璃杯、小苏打、醋和洗涤(dí)剂。实验开始了,我怕危险便往后退了退,往杯子里倒入小苏打、洗涤剂和一些醋,杯子里的东西变成了泡沫,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杯中的液体渐渐“沸腾”起来!①只见泡沫越来越多,就像泉水一样没完没了②地从杯口冒出来,流到了桌面上。大约过了十几分钟,泡沫渐渐消失了。

原来是因为小苏打与醋混合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泡沫,而洗涤剂起到了催化作用,继而让泡沫越来越多。③

这个实验很有趣,也让我懂得了一定的科学道理,还锻炼了我的动手动脑能力,真是一举多得。

修改提示:

①没有按照一定顺序来写实验过程,读起来有些乱,需要修改。修改时,可以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

②“没完没了”用得不恰当,不能形象地体现出“像泉水一样”的情况。

③做实验时的感受,以及对问题的思考,都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需要补写。


素材百宝箱

欢迎小读者为百宝箱贡献宝贝!

㈠、好词

表示顺序的词语:

首先 其次 再次 接着 然后 稍后 最后 随后 接下来 过一会儿

与心情有关的词语:

喜出望外 兴趣盎然 情不自禁 激动不已 欢呼雀跃 急不可待

心满意足 兴高采烈 大喜过望 灰心丧气 沾沾自喜 惊喜不已

㈡、好句

1、我小心翼翼地把这三张纸放在外面正在接受烈日照射的塑(sù)料纸上,然后屏住呼吸,静静地观察接下来的现象。

2、嘿!那张纸好像忽然变得强壮起来,或者潜能爆发,居然把纸杯给“扛”了起来!

3、快看,玻璃板上的那些小纸屑,在经过摩擦的橡胶棒的指挥下,竟然有了生命力,跳起了优美的舞蹈!

㈢、好开头

1、我们接触到的各种各样的科学小实验,丰富了我们的科学知识。下面我要介绍的是瓶子“吃”鸡蛋的实验。(开门见山式)

2、你知道吗?面粉也会爆炸!别着急,听我慢慢告诉你。(设疑激趣式)

㈣、好结尾

1、这次有趣的实验,不仅让我知道了仙人掌耐旱(hàn)的原因,还使我明白了只要不断地进行科学研究,就一定会知道更多科学知识的道理。(畅谈感受式)

2、哈哈,现在你明白为什么面粉也会爆炸了吧!感兴趣的话,你也来做一做实验吧!(发出邀请式)


习作素养强化练

单元习作素养点: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

请你以“有趣的——————实验”为题,写一篇习作。

习作要求:

1、请你以“有趣的——————实验”为题,写一篇习作。

2、用实验名称补全习作题目。

3、把你做某一次小实验的过程清楚地写下来。

4、写清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写作点拨:

1、首先要选择自己做过的一次有趣的小实验作为材料,并补全题目,比如“有趣的摩擦起电实验”等。

2、我们在写的时候,不仅要交代清楚这项小实验的名称,还要按照步骤,将实验过程写清楚,其中实验的重点要作为主要内容来详细叙述,能够让读者对这个小实验的操作方法与特点有具体的了解。

3、在写实验过程时,还要写清自己的思考、感受等。

致小读者

如果你觉得本文对你的作文水平有提高的话,请将你的作文发给作者,作者将择优在下次修改时录入,并且分享给你的同龄小伙伴。作者招收网络学员,免费分享与指导。你的分享与点赞,就是作者笔耕的动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教学设计
【02.22期】吃鸡蛋的玻璃瓶
【学生习作】一次特别的实验
把鸡蛋放到玻璃瓶摇一摇,惊人一幕出现了
把鸡蛋放到玻璃瓶里摇一摇,惊人一幕出现了…
鸡蛋放到玻璃瓶里摇一摇,惊人一幕出现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