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湖西景区36处历史文化景点扫描
    引用来源:南京租房 作者:李样春 园墅(含名人名居)

1、荷香酒溢

位于曲院风荷内。南宋时,杭州即有官家酒作坊。该景区用场景复原、壁画、微缩景观、实物陈列等手段,生动展示南宋御酒制作流程、宫廷酒宴、民间酒肆、赛酒会等内容。游人在此不但可了解南宋酒文化的内涵,而且还可品尝到南宋名酒。

2、小隐园

位于杭州花圃,与天泽楼隔水相望。始建于宋代,初名适安园。史料记载,南宋内廷曾有位菊夫人,能歌善舞,曾在适安园住过。复建后的小隐园欲以菊为题,辟为观赏菊花、展示菊花文化及游人休憩散步的休闲景点。

3、竹素园(湖山春社)

清代西湖十八景之一,靠近曲院风荷。园内以竹类为主,用各式盆景和金石书画做点缀,组成赏竹、观画、展示盆景的场所。园西以假山立峰为主,又名“江南名石园”,著名的江南三大名石之一“绉云峰”就陈列于此。

4、兰谷幽香(兰苑)

杭州花圃内,在原花圃兰苑基础上改造而成。苑内根据兰花的生态习性,以山林之荫翳创造半阴的条件,并伴有较大的空气湿度和穿谷微风传播幽香,创造出更宜于兰花生长和展示的山形水势。同时,着重将兰花文化注入其中,利用石刻题咏、匾联唱和,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5、郭庄

位于湖西杨公堤畔。是西湖园林中最具有江南古典园林特色的私家宅园。这里曲廊环绕、小桥流水、假山叠石、花木簇拥。郭庄雅洁有致,构思精巧,又借西湖外景,比苏州的网师园还略胜一筹。

6、蒋庄

位于花港公园内,又名“小万柳堂”、“兰陔别墅”。国学大师马一浮先生曾移居此长达16年,现已辟为马一浮纪念馆对外开放。建筑东临西湖小南湖,主楼建筑为中西合璧风格的两层楼房。蒋庄是昔日湖上著名私人庭院之一,也是杭州的优秀近现代建筑。

7、松鹤山庄

又名松鹤庄,位于法公埠(西山路东侧)。原为盛杏荪妻庄氏所有,现存建筑为民国时期所建。面阔三开间,歇山坡屋顶,高两层。建筑正门两侧饰有爱奥尼亚柱式风格的门柱,门窗上装饰有巴洛克风格的山花。

8、红栎山庄

又称豁庐,俗称高庄。在杨公堤畔花港公园原鱼乐园内易地恢复。

9、留余山居

钱塘十八景之一,建于清代,原位于南高峰北麓。乾隆帝曾到此游览,赐题“留馀山居”四字为额。今在山居旧址附近,依照旧时照片恢复原有观景建筑,沿用“留余山居”旧名以作纪念。

10、环碧湖舍

20世纪30年代,上海文人王晓籁在杨公堤第一桥环碧桥桥畔建造了一座中西合璧的花园别墅,取名“环碧湖舍”。因西山路旧时称仁寿路,故环碧湖舍又称“仁寿山庄”。现别墅已恢复旧观,且三面临水,只有一座石板曲桥可入湖舍。11、燕南寄庐(盖叫天故居)

位于金沙港26号,“江南活武松”盖叫天一生大多数时间生活在此。建筑外观白墙青瓦,为典型的江南民居建筑风格。主建筑旁还搭有小戏台,游人可登台吊嗓,也可乘船观戏,配上周围的亭台楼阁,将是湖西水上航线的主要景观。

12、都宅云锦(都锦生故居)

位于西湖区下茅家埠。周围挖成水系形成半岛状,有西湖典型的水村景状。村入口处依照中国传统的风水习惯,移植一棵大香樟树。按都氏后人的回忆而建造的建筑群,将由入口、祖屋、作坊及纪念室、陈列室等组成,形成具有丰富内涵的名人故居纪念馆。

13、子久草堂(黄公望故居陈列室)

位于三台山路旁,元代画坛著名“元四家”之首黄公望故居。《富春山居图》、《天池石壁图》是黄公望的传世之作。茅庐周围风景怡人,倚门眺望还能见雷峰塔之景貌。现于旧居原址附近设黄公望故居陈列室,以纪念这位中国绘画史上杰出画家。

14、五峰草堂

位于丁家山29号,为中式三合院花园住宅。曾多次易主,并作为“三教普善堂”堂址,民国年间较为著名的建筑。现经维修已恢复原有风貌,并辟为景区服务(或观景休闲)场所。

15、玉岑诗社

位于玉岑山麓。明人祝时泰居西湖,与郡人沈仕辈在玉岑山结玉岑诗社。《西湖八社贴》言其“十洲主之,凡高丽、法相、石屋、烟霞洞、水乐洞、龙井、棋盘山、九溪十八涧诸胜属焉”,可以想见当时处于一个风景绝佳之地。现重建的玉岑诗社,为展示古代西湖诗词文化之所,亦为观赏湖山美景、体验诗情画意之佳处。
楼阁

1、天泽楼

位于花圃内,临近流金桥,名称取自天泽庙。天泽庙始建于宋以前,是古人求雨祈福的灵地,庙内原有天泽井、祷雨台和葛仙翁虬松等景观。现复建之天泽楼,保留了原天泽庙祷雨文化的踪迹,同时辟为花圃栀子花的专类园。游人至此,既可了解古代的祈雨风俗和文化,亦可休憩赏花,品味一份宁静与雅致。

2、醉白楼

靠近下茅家埠,临水而建。据史料记载,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好品酒游湖。常在当时茅家埠西湖岸边的一座酒楼豪饮,店家邀他为酒楼题名,乐天即为之取名“醉白”。现在近岸小岛上恢复醉白楼,并以此重现昔日意境。游人可在楼畔的码头下船,品酒闲谈,欣赏湖山胜景,体验古代文人寄情山水,潇洒放逸的情怀。

3、黄篾楼

位于浴鹄湾附近。文献记载赤山埠水曲为浴鹄湾,元代著名文学家张雨构水轩于此,并名曰“黄篾”。刘邦彦有诗云:“春水初生浴鹄湾,篾楼高枕对青山。鸟声啼足忽飞去,门掩绿阴清昼闲。”现在浴鹄湾附近重建黄篾楼,游人到此歇脚闲坐,静赏四周天然美景,可以唤起对往昔动人意境的美妙想像和感受。
亭榭

1、赵之谦纪念亭

赵之谦,清代后期著名的“海上画派”代表人物,在书画方面有极高的造诣,擅写各种书体,墨迹广为流传,被后人尊为艺术大师。赵之谦墓原在西湖九曜山麓,现建十字单层檐亭于墓址纪念。亭旁布有状似图章的石块,园林与艺术相融。

2、高丽寺碑亭(含东坡亭)

位于花家山庄内。高丽寺,宋称惠因院,元丰八年(1085)高丽国王子在中国拜师习佛,元延四年(1317)高丽沈王奉诏进香,翻经于此。后寺庙被毁,只存遗迹。现建有东坡亭(内陈列高丽寺遗址出土的宋代石像,传为被寺僧奉为护法的苏东坡像),重建的高丽寺碑亭即位于其旁,作为中韩交流的纪念标志。

3、杨公堤碑亭

位于杨公堤,建纪念亭及雕塑纪念杨孟瑛。杨孟瑛,字温甫,弘治十六年(1503)出知杭州。在任时浚湖筑堤,借鉴、继承了自唐李泌、白居易以来杭州地方官注重西湖保护的优良传统。但浚湖筑堤却触犯了一批占湖豪强的利益,杨孟瑛因此遭到地方恶势力的强烈嫉恨,最终被降职调任为顺天府丞,离开杭州。后人在论及西湖治理方面,将杨孟瑛与李泌、白居易、林逋、苏轼相提并论,并为他们四贤祠塑了“五贤祠”。

4、牡丹亭

花港观鱼内。其布局以中国传统山水图画为蓝本,以制高点八角牡丹
亭为中心视点。在四周的缓坡上,十几个各具形态的小区和大大小小的景观石(太湖石)错落有致,环拱于牡丹亭这个中心。这里山石与树木选材讲究,搭配相得益彰。园内的槭类、松、柏、梅花、杜鹃、红叶李等观花观叶树种,保证了一年四季的植物季相变化分明,景观协调。现正修葺中。

堤、桥

1、玉带晴虹

清代西湖十八景之一,位于金沙堤。《西湖志》卷四记载:金沙港在里湖之西,与苏堤之望山桥对,适当湖南北正中。雍正八年,总督李卫乐其形胜,复于堤上构石梁以通里湖舟楫,设三洞以酾水,状如带环,故名。1982年,园文局修建玉带晴虹桥,复建重檐桥亭和“雪花白”石栏,恢复了“玉带晴虹”景观。游人置身“玉带晴虹”桥亭,西湖湖西山水如苏堤、曲院风荷等景观尽收眼帘。

2、赵公堤(含萧山区文保点毓秀桥)

赵公堤,又名小新堤。初建于宋淳二年(1242),堤废后,清代在此附近筑金沙堤。民国期间修建马路后,堤断续难辨。因旧时曲院在今洪春桥旁,故可推知现金沙港路大致为原赵公堤走向。

毓秀桥,原位于萧山新塘街道涝湖村。清道光九年里人陈有尚出资修建。为单孔石拱桥,桥栏成整块状,较为罕见,桥心石刻八卦图案。桥总体保存较好,现将桥整体迁移至赵公堤上予以修缮保护,并使此区域增添一处历史景观。

3、景行古桥

杨公堤自北而南第五桥,也是杨公堤诸桥中惟一尚存的古桥。据《西湖游览志》:“第五桥,西挹高峰,旧有三贤祠在焉。《诗》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喻好贤也,题曰景行。从此而西,可通麦岭路”。现对只剩拱圈的景行古桥进行了整修完善,成为新杨公堤六桥之一。

4、玉涧桥

位于下茅家埠与通利古桥之间。又名玉建桥,系双孔石拱桥,桥孔全由大小不等块石砌成,桥墩迎水面作出分水尖,拱壁为纵联分节并列式砌法。桥原位于桐庐县保安乡丰收村,因地处分水江水利枢纽工程淹没区,故特按原状迁至今址,立碑以志。此桥在《徐霞客游记》中有记载。

5、永福桥

位于乌龟潭和空疗之间,始建于明弘治年间,原称安福桥。历经明、清数度重建,其形制亦由拱桥改为斜托梁桥。清光绪、民国年间曾对其进行过维修。现桥为三孔斜托石梁桥,全长27.4米,桥高4.3米,桥孔跨径5.5米,桥墩用长方形块石叠砌。每孔两头各有9根石条作斜托柱,支撑桥面9根石条,以形成弓形桥洞,较为奇特。该桥原位于桐庐县横村镇深畈村庄头,已废。现按原样重建于今址。祠堂、牌坊

1、于谦祠(墓)

位于三台山麓。于谦(1398-1457),字廷益,钱塘县(今杭州)人,明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为官清廉,不阿权贵。明天顺元年(1457)2月,因“谋逆罪”在北京遭冤杀。两年后,于谦魂归故土,遗骸安葬于现址。明成化二年(1466),于谦冤案平反昭雪,明弘治二年(1489),明孝宗表彰其为国效忠的功绩,赐谥“肃愍”,并在墓旁建旌功祠,设春秋二祭,形成祠墓合一格局。1966年,墓区被毁,1982年重建,将原七座坟茔改为一座。墓高2米,青砖环砌,重刻墓碑。1998年,为纪念于谦诞生600周年,在墓道两侧配置仿明式石翁仲、石兽及牌坊,整治墓区环境,修复于谦祠,建成于谦景区,成为湖西重要的人文景观。现为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先贤堂

亦称集贤堂,始建于宋代,原在苏堤第一桥映波桥旁。宋宝庆二年(1226),京尹袁韶奏请朝廷建一座祠庙,以祭祀杭州自许由以下的三十九位名人贤士。祠临湖而建,内设一园,一条迂回曲折的小径贯穿其间,道旁遍植花竹,浓阴蔽日;园内“亭相望五六”,游人由“振衣”亭,经“古香”亭,循“清风”亭,可登至山亭,在“流芳”亭小憩,而后至祠下。先贤堂外堂内室,四周环以廊庑,堂门上挂一匾额,上书“仰高”,堂内陈列着刻有诸贤头像和生平事迹的石碑。元初堂废,现地原址附近重建,作为介绍、展示杭州名人文化和纪念缅怀先贤的场所。

3、武状元坊

位于后赤山埠水厂附近。据史书记载,南宋嘉定七年(1214),武状元刘必万(有记载为刘必方)在赤山立武状元坊。现以宋代样式重建武状元坊,以反映杭州古代科举文化。
名人墓葬

1、盖叫天墓

位于丁家山麓,西山路旁。盖叫天,原名张英杰,河北保定人,我国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1971年1月15日,因受文革迫害在杭含恨去世。1986年,浙江省人民政府重修盖叫天墓,并将盖叫天的骨灰移葬此处。墓前门楼和石牌坊题有匾额“学到老”(黄宾虹书),楹联“英名盖世三岔口,杰作惊天十字坡”(吴湖帆撰书),及楹联“燕北真好汉,江南活武松。”(陈毅撰、沙孟海书),这是对盖叫天一生真实的写照和最好的评价。

2、俞樾墓(含右台仙馆)

位于右台山麓。俞樾(1821~1907),字荫甫,号曲园,德清人。清学者,道光进士。晚年讲学杭州诂经精舍,著作有《春在堂全书》490卷。墓曾被毁,1978年修复。

右台仙馆,原为国学大师俞樾(俞曲园)所建,位于右台山麓,靠近原法相寺。据《右台仙馆笔记·自序》所述,自夫人姚氏死后葬于钱塘之右台山,俞曲园于墓旁置地筑屋三间,“竹篱环之,杂莳花木”,取名“右台仙馆”。俞曲园逝世后,其部分遗稿曾一度保存于此。现在原址附近重建右台仙馆,与北面的俞曲园墓相呼应,以纪念这位长眠于杭州的近代著名学者。

3、陈夔龙墓

位于俞樾墓右侧。陈夔龙(1857-1948),字筱石,号庸庵,贵州贵阳人,清光绪进士。庚子年(1900)任顺天府尹,后历任漕运总督、河南巡抚、江苏巡抚、四川总督、湖广总督、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清亡前夕,陈夔龙以病告假,退隐上海,1948年8月去世,当年下葬杭州。墓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遭到较大破坏,现对该墓及周边环境进行了清理,适当恢复了墓的原貌,并与俞曲园墓形成一个整体墓园。其他史迹及名胜

1、茅乡古道(含通利古桥)

清代前期,茅家埠一带皆为西湖水面,香客常常乘西湖游船在茅家埠登岸,再沿着上香古道步行去天竺诸寺进香,形成了具有浓郁民俗特色的香市文化。现对茅家埠留存至今的一部分上香古道和通利古桥进行整修,使其旧时风貌得以再现,以此为游人提供一条寻幽访古和体验传统民俗的文化走廊。

2、法相古樟

俗称“唐樟”,在原法相寺旁,树龄1000多年,是杭州地区见诸记载树龄最大的古香樟。古樟树干两杈,东杈胸围6.9米,西杈胸围6.4米(1987年倒伏),树高22米,冠幅400多平方米。树旁原有樟亭,为晚清著名诗人陈三立等建。现在古樟边立碑,上刻陈三立《樟亭记》,以兹纪念。

3、苏东坡大麦岭摩崖题记

位于大麦岭东麓。北宋元五年(1090),苏东坡第二次来杭任知州,与王瑜、杨杰、张寿同游天竺过麦岭时所题。摩崖高1.38米,长1.84米,字径0.1米,文右行,楷书。是杭州现存惟一的苏东坡题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游在杭州」之七:西湖杨公堤的演变史
西湖寻梦
[原创]杭州西湖(19)
杭州西湖究竟美在何处?
西湖三堤
杨公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