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0.31】一位伟大魔术师的神秘死亡

今天是2016年10月31日


这是馒头说第 70 篇文章


今天我们继续说一个相对轻松点的故事


这个故事可能有点冷门


因为这关于一个神秘的行业


有时候,他们会自称是“魔界”


在90年前的今天,也就是西方的“万圣节”


一位伟大的魔术师与世长辞





【今日主打】

1926年10月31日

胡迪尼意外身亡



1


如果问你一个问题:


说一个你第一个想到的魔术师名字?


不少中国人可能会脱口而出:刘谦。


如果有点资历的读者,可能会说:大卫·科波菲尔


再资深点的,会报出“克里斯·安吉尔”的名字。


没错,他们都是非常优秀的魔术师。但如果你问他们,他们认为魔术界的一代宗师究竟是谁?


我想,他们应该都会认同一个名字:


哈利·胡迪尼。


2


1874年3月24日,哈里·胡迪尼出生在匈牙利的布达佩斯。


“哈里·胡迪尼”是一个艺名,他的本名是埃里克·维茨(Erik Weisz)。据他自己说,“胡迪尼”是一位法国“逃脱大师”的名字,取这个名字,是为了向前辈致敬。


和很多孩子一样,胡迪尼在童年看过一次马戏团魔术师的表演之后,就深深迷上了这个行当,立志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魔术师。


1878年,胡迪尼随着家人一起移民美国。1894年,20岁的胡迪尼加入了一家马戏团,开始表演魔术。


胡迪尼一开始的魔术表演主要以纸牌魔术为主,但这种其实需要很多勤奋和技巧的魔术,却被不少观众视为一种“小把戏”而已。尽管胡迪尼那时候称自己为“纸牌之王”,但那又怎么样呢?1896年,胡迪尼通过报纸广告,愿意以20美元的价格出售自己所有的魔术秘诀和技巧——应者寥寥。



胡迪尼做纸牌魔术时的海报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1898年。


在这一年,胡迪尼忽然发现了自己的特长——擅长从各种手铐中逃脱出来。而且他发现,观众喜欢看他逃脱手铐的表演,尤其是,由观众指定场所——那种如果在规定时间内如果不挣脱手铐,就会有生命危险的场所。


当表演者面临生命危险时,观众的胃口才会被吊到最高。


这对魔术表演者来说很刺激,但也很残酷。



胡迪尼当时“手铐逃脱术”的海报

3


胡迪尼都有哪些著名的魔术呢?


一开始主要是“手铐脱逃术”,由观众指定手铐。然后慢慢演变成他每到一个地方,就会去当地的警察局,要求警长将自己用手铐拷起丢进当地最坚固的监狱,然后他就会毫发无伤地逃出来。


后来,模仿胡迪尼手铐逃脱的人越来越多,所以他就开始了更危险的尝试。


1901年,胡迪尼开始表演轰动一时的“牛奶罐逃脱术”——他被关进一个完全锁死,注满水的密闭牛奶罐中,然后在2分钟后全身湿透地出现在牛奶罐旁,牛奶罐上的锁完好无损。这个魔术当初的广告宣传语就是“失败意味着溺死”。



当时的“牛奶罐脱逃术”表演




1912年,胡迪尼在纽约东河的一艘游艇边上,在众目睽睽之下双手被铐住,然后被关进一个木制板条箱内,钉死,绑好,用链条锁上,投进河里。2分半钟后,胡迪尼游泳浮出水面。



胡迪尼被手铐反铐后扔进河里


1913年,胡迪尼上演了最著名的“中国水牢逃脱术”——他被手铐铐住,全身捆绑,通过滑轮倒吊着放进水箱。虽然有助手拿着斧子在水箱边站着,以防万一出现意外就砸破水箱,但一般只需要2分钟,头发湿漉的胡迪尼就会出现在水箱外边。这个魔术的设计思路影响了很多魔术师,至今仍有表演。


至于其他的“东印度吞针术”(把一团线和一把针吞进嘴中,再从嘴里拉出一根串好这些针的线),“大象消失术”(一头大象在众目睽睽之下消失)等等,虽然没有之前的那些逃脱术有名,但也影响了一代代魔术师的思路。



“吞针术”表演



“消失的大象”表演


胡迪尼在全世界范围内声名鹊起。在1900年代初,还在剧院打工的他,月薪就达到了1200美元,相当于现在的月薪7万美元。


4


可能有人会问,胡迪尼是不是真的有超能力?


并没有。


胡迪尼自己也曾透露过一些自己魔术背后的秘密。总结下来,无非是三点。


第一点,天赋。伟大的魔术师,确实要有一些天赋异禀。胡迪尼身材不高(1米65),身体异常柔软,所以非常适合“逃脱术”。他能轻而易举地让自己的双肩脱臼,然后在摆脱绳索、紧身衣之类的捆绑之后再复原。


第二点,钻研。胡迪尼和他的助手几乎研究过了当时所有的手铐类型,什么是需要用专门钥匙开的,什么是通用钥匙就可以开。胡迪尼还透露,有一些手铐只要用力撞几下就能打开。此外,之前说到的几个著名脱逃魔术,无论箱子还是牛奶罐,其实都设置了很多机关。只是这种机关绝非简单的架构,需要花很多心思,甚至要有灵光一现的想法才能完成制造。




第三,勤奋。魔术师台前每一个看似轻松的动作,其实背后都包含着大量刻苦的练习,有时候,能把一个动作完成时间哪怕缩短1秒钟,就意味着不仅能瞒过观众的眼睛,甚至还能救回自己的一条性命。


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个成功的魔术师,都是绝顶聪明,同时又异常刻苦的人。


5


也正是因为这些天赋和技能,让胡迪尼在“魔术师”这个职业外,又多了一些身份。


第一个身份,是间谍。


2006年10月31日,在胡迪尼逝世80周年之际,由美国作家威廉·卡路什和拉里·斯洛曼合著的新书——《胡迪尼的秘密人生:美国第一超级英雄的成长》问世。书中首次披露,胡迪尼利用自己在全世界都极受欢迎的魔术师身份,成了美国和英国的间谍,为他们提供德国和俄国的相关情报。


胡迪尼当时的海报


间谍的身份听上去危险,但并没有给胡迪尼这位“逃脱大师”带来过什么生命危险。真正让胡迪尼受到威胁的,是他的第二个身份——“打假者”。


胡迪尼打假的对象,是“通灵大师”(帮助生者实现和死者的交流)。


胡迪尼对母亲的感情非常深,在母亲过世之后,胡迪尼长期无法走出低落的情绪,无奈中只能求助于当时非常流行的“通灵大师”,希望能和死去的母亲沟通。



胡迪尼最真爱的两个女人——妈妈和妻子


但是,以胡迪尼的聪慧和对道具和装置的专家级识别度,他很快发现:所谓的“通灵”,都是骗人的。这让他感到自己的情感受到了欺骗,进而决定——揭穿一切“通灵”的骗局。


胡迪尼“打假”的手法也很独特,那就是“通灵大师”能制造的各种“神迹”,比如悬浮,怪音等等,他一丝不差地全能复制出来,然后再告诉大家其中的机关所在。此外,他还担任了“科学美国人”评审委员会的委员。这个委员会为自称有“超能力”或“特异功能”的人提供非常可观的奖金——由于胡迪尼负责最后审查来表演的人,所以奖金一分钱也没花出去过。


胡迪尼的这些行为,无疑大大得罪了“通灵界”,“通灵大师”们一直都在扬言,要胡迪尼“遭受应有的惩罚”。


憎恨胡迪尼的人中,还包括阿瑟·柯南道尔——你没看错,就是那位“福尔摩斯”系列的作者。很有意思吧?一位擅长用科学头脑冷静分析各种犯罪蛛丝马迹的作家,其实是“通灵”的虔诚信徒。


1924年11月,柯南道尔在一封信中写到:胡迪尼“将罪有应得,很快就会遭到报应”。


6


1926年10月31日,万圣节。


胡迪尼死了。


胡迪尼的死因,是因盲肠破裂而引起的腹膜炎。


这件事要追溯到2个月前。


胡迪尼一直表示自己的身体很经打,然后会邀请一些观众上台来对他的下腹部打击试验。那一天,一位来自美国麦基尔大学的大学生,在胡迪尼还没有做好任何准备情况下,对他的下腹部猛击数拳——这位大学生,是练拳击的。


当时胡迪尼就因为疼痛难忍,躺倒在沙发上。两周后,他就死于腹膜炎——人们普遍认为,打击带来的疼痛,掩盖了盲肠破裂的疼痛,进而耽误了就医。


2007年,胡迪尼的侄孙哈汀曾表示,他希望挖出胡迪尼的遗体,请顶尖的刑事调查专家验尸,以确定他是否是因为拆穿当时“通灵大师”的谎言,而被人下毒害死。当时“通灵大师”最常用的手法,是用砒霜。


7


伟大魔术师的死亡,也充满了“黑色幽默”。


1926年的夏天,胡迪尼去世前的几个月,他忽然买了一口青铜棺材。作为表演项目,他把自己锁进棺材,并让人将棺材沉入一家饭店的游泳池中。当棺材被打捞出水的时候,毫无悬念的,胡迪尼微笑着从旁边出现在人们的眼前。


然后,胡迪尼带着这口棺材开始巡回演出。他叮嘱妻子:万一在演出中发生不测,就用这口棺材装殓他。


在胡迪尼的葬礼中,最终装殓他的,正是这口棺材。


在活着的时候,胡迪尼曾和妻子贝斯约定过,如果真的存在“通灵”,他会在死亡后通过一些事先知道的只有两人知道的密语,在另一个世界联系她。


在胡迪尼死后的十年中,每年“万圣节”前夕,贝丝都会举行一个“降灵会”来测试这个约定。


1936年,当第十个不成功的“降灵会”结束后,贝丝熄灭了胡迪尼相片旁,一盏自胡迪尼逝世后就没熄灭过的烛台。贝丝后来解释:“十年的等待,对任何男人来说都够久了。”


根据贝丝的透露,52岁的胡迪尼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是:


“我已经厌倦了战斗”。


胡迪尼墓碑



【馒头说】


我记得在我读书的时候,抱邻居家的一个小女孩玩,她才5个月左右大。


她开始哭闹起来的时候,我也不知道怎么哄,就打开了厨房水槽的水龙头给她看——她一下子就不哭了,在她的眼里,怎么会有水源源不断地从那个东西里流出来呢?


其实,我们每个孩子都经历了这样的过程:从看什么都充满好奇,到看什么都没什么稀奇。


小时候,我们幻想着坐飞毯,能喷火,会七十二变。长大后,哪怕身处把很多不可能变为可能的互联网时代,我们还是清楚地知道,有些不可能,就是不可能。


但魔术又让我们回到了孩子的年代,那个觉得什么都是可能的年代。


魔术其实事先就告诉我们:这是假的!但我们看到鸡蛋里变出一个戒指或一台波音飞机凭空消失时,我们依旧会忘乎所以地惊呼一声:“哇~”


为了这一声“哇~”,魔术师在台下苦练了不知道多少次,反复试验了不知道多少机关,研究了不知道多少物理、化学或机械装置的原理。


所以,每当听到有人说:魔术?不就是变戏法吗?骗人的把戏而已。


我个人很难接受这样的评价。


魔术把我们带回了童年那个充满想象力的时代,而魔术师——首先就是一个充满想象力,又能把想象力实现出来的人。


这恐怕就是胡迪尼被称为“伟大魔术师”的一大原因吧。


而这也是“伟大魔术师”值得被尊敬之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哈里·胡迪尼
10个哈利·胡迪尼伟大魔术背后的秘密
永远也锁不住的奇人,他的逃脱术已远远地超出了魔术的范围
在历史上,曾经真实发生过的9个惨痛失败的魔术表演
十大死于魔术表演的魔术师
胡迪尼传 脱逃大师是怎么逃脱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