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冲锋枪里的“廉颇”、抗日神剧必备:美国M3系列冲锋枪

如果讨论中国有关抗日以及抗日战争之前的军事题材影视作品中,哪一支枪的穿越次数最多的话,恐怕非M3系列冲锋枪莫属。1943年夏天才开始量产的M3系列冲锋枪,不止出现在了抗日题材影视剧中,有的还穿越到了20世纪20年代,而且不单单是使用时间上的问题,使用者也不限于美军,国共双方,甚至是日军、德军都在一些剧中使用上了M3系列冲锋枪。

穿越到八路军手里的M3冲锋枪


电视剧《亮剑》中日军特工队使用的M3冲锋枪


电视剧版《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苏军女战士使用缴获德军的M3冲锋枪


在1941年日军偷袭珍珠港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军事工业生产,不单单要满足自身需要,还要根据租借法案源源不断的为欧洲战场上的英、法、苏,亚洲战场上的中国等盟友提供大量的援助。尤其是在敦刻尔克大撤退之后的英国,大批武器装备的遗失和巨大的本土防御压力,使得美国要优先供应这个远在西欧岌岌可危的盟友。当时美军主要生产的冲锋枪是汤姆森M1928系列,其复杂的切削加工工艺,高昂的成本导致的产能不足,对于战时快速大批量生产要求来说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虽然美军在1942年开始改良工艺,简化步骤生产出了M1,M1A1冲锋枪,但是仍然无法满足军方对于冲锋枪提出的高性能,低成本,易量产的需要,而且由于汤姆森系列冲锋枪自身改进潜能逐渐接近极限,美军开始把研发新型冲锋枪的计划提上了日程。此时的英国却深感单纯接受外援,不足以弥补国内巨大的武器短缺数量,于是他们抛弃了从一战以来对于冲锋枪的不重视的态度,迅速着手研发自己的冲锋枪,并在极短的时间内开始批量生产,这就是大量采用冲压焊接工艺制造的斯登冲锋枪。美军在量产M1冲锋枪时,其位于阿伯丁的陆军武器测试中心对当时世界各国的冲锋枪进行了严苛测试,得到最高评价的,不是工艺复杂的精品,而是7天时间就画出设计草图的英制斯登冲锋枪。


在1942年,由U.S  AOSFRD(美国陆军武器制造局轻武器实验开发部)牵头负责,雷南.R.斯塔德勒少校作为主设计师,乔治.J.海德,费力德里克.W.桑普森协助组成美军新型冲锋枪研发小组。他们主要参考了斯登MKII,大量采用冲压焊接生产技术,在通用汽车公司的车间里试制出T15型冲锋枪。该枪使用11.43毫米手枪弹,半自动全自动射击模式可选。美军在试用之后,提出改进意见,随即研发小组拿出了改进型T20冲锋枪,并交由美军继续测试改良。最终在1942年12月,T20冲锋枪作为制式武器正式列装,命名为CAL.45 M3,该枪采用自由式枪机,开膛待击,结构简单,连发射击时射速约为350-400发/分。M3冲锋枪的生产交给了通用汽车公司旗下的导航灯分公司,该部门本身就是进行汽车大灯,反光镜等冲压部件制造的,对M3冲锋枪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冲压焊接等技术十分娴熟。但通用汽车公司并不负责生产所有的枪械部件,大部分零件是由下属承包商生产之后提供通用汽车公司来组装。不过因为通用汽车公司架设生产线和试制型号发生的供弹不良问题,直到1943年秋天M3冲锋枪才开始供应给一线作战部队。1944年,M3冲锋枪周产量达到8000支,生产成本不到20美元一支,满足了军方低成本批量生产的预期要求。


M3冲锋枪


M3冲锋枪分解图


二战时期使用M3的士兵


M3刚开始装备部队的时候,与士兵手中那些有木制护木,小握把和枪托的汤姆森系列冲锋枪比,大量采用金属冲压件和焊接工艺的M3冲锋枪在外观上逊色不少。一些士兵甚至看到M3外型跟给汽车加润滑油的注油器有点类似,所以戏称M3冲锋枪是“注油枪”、“黄油枪”。不过在部队开始使用M3之后,士兵们很快意识就意识到,在M3简陋的外表下拥有极为出色的操作性,全自动射击时较低的射速使得射手可以通过控制扳机,轻松实现长短点射和连发之间转换。


1944年的诺曼底登陆,是M3冲锋枪第一次出现在战场上,当时只有少数伞兵,突击队,装甲兵使用。直到二战结束,M3系列冲锋枪也没能取代汤姆森系列冲锋枪在美军中的地位,毕竟汤姆森系列冲锋枪已经列装多年,数量巨大而且士兵非常熟悉和喜爱它。经过实战的洗礼,M3也无可避免的暴露出一些问题:枪身右侧的回转式拉机柄,结构复杂,易变形故障;弹匣卡笋突兀在枪体左侧,容易磕碰误操作使弹匣掉落。于是在1944年12月,新改进的M3A1型正式开始列装部队,并在1945年1月大规模量产。M3冲锋枪在1943年生产了85130支,1944年制造了343372支,1945年制造了178192支,M3A1冲锋枪在1945年生产了15469支。整个二战时期,M3系冲锋枪共计生产622163支,相当于汤姆森系列冲锋枪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M3A1冲锋枪,枪口加装了T9消焰器


美剧《兄弟连》中使用M3A1的美国伞兵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M3A1冲锋枪也宣告停产。可在1946年,由于一大批老旧的汤姆森冲锋枪的退役,美军轻武器出现不足,美国政府又找到井坂公司继续生产M3A1冲锋枪。井坂公司的产品选材加工各方面都更加规范,其品质也远远超过之前生产的M3系列冲锋枪。在朝鲜战争期间,伊萨卡公司和布法罗公司也获得政府合同,又生产了33,000支M3A1。


M3系列冲锋枪在二战之后,跟随美军经历了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一直到海湾战争期间,M3A1冲锋枪还作为美军装甲兵和卡车司机的单兵自卫武器驰骋疆场,可谓是宝刀不老。美国政府还把M3系列冲锋枪直接援助给其他国家,或援建其生产线。二战结束后,大量的德军武器被销毁,当德国境内维持治安及基本防务急需武器时,美国提供的一些淘汰武器中就包括了M3系列冲锋枪。在1955年,位于阿根廷罗萨里奥市的FMAP工厂就开始生产M3A1,他们的产品被命名为PAM1,口径为9毫米。后来又生产了一种带自动保险的PAM2,在弹匣座后面有一个保险杠杆,握弹匣座的手要同时紧握这个保险杠杆才能发射。而菲律宾海军至今还在使用M3系列冲锋枪,日本自卫队的坦克部队和侦察部队到现在也在同时使用M3和M3A1。另外在一些战乱国家和地区,一直都能看到M3系列冲锋枪的身影。

朝鲜战场上使用的M3冲锋枪


越战美军使用的M3A1冲锋枪


1951年使用M3A1冲锋枪的德国高速巡警


阿根廷仿制的M3A1冲锋枪


日本自卫队使用的M3/M3A1冲锋枪


菲律宾海军使用的M3和M3消音型冲锋枪


2011年刚果警察手中的M3A1冲锋枪


另外,1946年开始,国民党方面开始接收美国援助的M3A1冲锋枪,并在第二年由沈阳的第90兵工厂仿制量产,根据民国纪年命名为三六式冲锋枪。为了便于与M3A1冲锋枪互换零件,三六式冲锋枪忠于原版,并未进行任何改动。由于沈阳在1948年解放,第90兵工厂被解放军接收,位于南京的第60兵工厂则继续生产三六式冲锋枪,而且第60兵工厂还将三六式冲锋枪口径更改为9毫米,并命名为三七式冲锋枪。国民党败退到台湾之时,第60兵工厂也随之转移,之后的国军一直都在使用三七式冲锋枪,并在恢复量产时将其更名为三九式。三九式冲锋枪的弹匣与斯登冲锋枪的弹匣完全一样,可以方便的与三八式冲锋枪(国民政府仿制的斯登MK II型冲锋枪)互换弹匣使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追求低造价的M3冲锋枪如何诞生?“黄油枪”已经成为一段传奇
二战美国军队轻武器装备合辑,个个经典,好枪好炮
二战美军冲锋枪:M-1/A1式汤姆逊,M-3式“黄油枪”
抗战时为何民兵有冲锋枪而八路只有步枪?民兵说:看看弹匣和枪管
二战美军汤普森冲锋枪:弹容量50发,横行战场的输出机器
★老顽童讲枪械 10 ★黄油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