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图文」回春功:动静双修,精、气、神、形并练,保健养生防病!

回春

图片附在文章末尾,供大家参考查证。

回春功是传承道家的一套养生祛病功法,以“炼形生精,还精补脑”为宗旨,以清静无为、道法自然为原则,在练功过程中强调松、静、圆、柔等特点,是一种动静双修,精、气、神、形并练的全身性柔韧型功法。该功法既可以起到保健养生作用,又可防治疾病。

一、操作技术

回春功包括预备势、十势功法、收势导引,其中每势均重复6~8次。完整练习一遍回春功的时间应不少于20分钟。

预备势

1.调身:面南,自然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臂下垂,全身放松(见图0)。

2.调息:做3次自然呼吸。

3.调心:吸气时意念安静;呼气时意念全身放松。

第一节 六合求中(调身功)

1.调身:以腰髋(丹田)带动全身。

① 左右摆动各3次,归中放松(见图1-1)。

② 前后晃动各3次,归中放松(见图1-2)。

③ 配合深呼吸(收小腹,提会阴),上下伸展1次,归中放松(见图1-3)。

2.调息

(1)动作1-2采用自然呼吸。

(2)动作3采用逆腹式呼吸。

3.调心:意念神阙与命门之间的正中部位,全身感到轻松、愉悦。

第二节 意念青春(调心功)

1、调身:自然站立,两眼微闭,站式同预备势。

2、调息:做3次自然呼吸。

3、调心:意念青春,中老年人可回忆年轻时形体、面容和精力的最佳状态,青少年可以把本人的形象想象得更优美健壮一些。又想象仿佛来到了树木葱郁、百花盛开、芳香扑鼻、幽雅宁静的自然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修炼养生长寿、恢复青春活力的微妙功法,心情自然十分愉悦、舒畅,面容由衷地流露出惬意的微笑。

第三节 导气令和(调息功)

1、调身:

① 两脚跟相靠,脚尖分开60°角,双臂下垂于体侧,全身表里放松,颈项舒直(见图3-1)。

② 两手翻掌,掌心向前,由下而上上抬,夹角约90°;当双臂举至与肩相平时提脚后跟,引体向上,双手在头顶上方合十(见图3-2)。

③ 继上式,双手合十渐渐下行至大拇指对着天突穴;同时脚跟缓缓落地,全身放松。

④ 继上式,双手在天突穴前合十略停(见图3-3)

⑤ 两手合掌沿任脉下行,十指由朝上转为向下,在小腹前慢慢分开,下垂于体侧,全身放松。

⑥ 两脚分开,自然站立

2、调息

(1)动作1自然呼吸。

(2)动作2吸气,闭口鼻吸。

(3)动作3呼气,张口吐气。

(4)动作4吸气,闭口鼻吸。

(5)动作3呼气,张口吐气。

(6)动作6自然呼吸1次。

3.调心:意念青春,面含微笑。

4.操作提示

合十就是两手五指并拢,两掌对掌相合。天突穴位于咽喉正中下方两锁骨中央凹陷处。

第四节 吐故纳新(服气功)

1.调身:面南,自然站立,两臂下垂。

(1)低头含胸,弯腰屈膝,腰(命门穴)向后、向下,上体后坐下落,两臂自然下垂,两手合谷穴向前,指尖触至脚踝处(见图4-1)。

(2)双肩缓缓上耸,头稍稍上抬,伸颈扩胸,两脚跟徐徐上提,小腹微鼓,缓慢地引体舒展向上;随即两肩缓慢向后画圆弧,全身呈饱满姿态(见图4-2)。

(3)继上式,两肩画圆弧徐徐下落,两脚跟慢慢放下,躯体松弛,头微微前倾,弯腰屈膝,两臂自然下垂,重复动作①。

(4)收势导引。两脚跟靠拢,双手在裆前合十,以两肩上耸带动两掌沿身体正中线上行,翻腕向上至膻中穴前,略停。再继续向上至头顶,同时提脚后跟,引体向上,随即两手合十下落,置于体侧,全身放松(见图4-3)。

2.调息

(1)动作1徐徐呼气。

(2)动作2缓慢吸气,采用顺腹式呼吸法,吸气时腹部向前略鼓起。

(3)动作3随着肢体舒缓下运,细长缓慢呼气。吸气时闭口鼻吸,呼气时张口吐气。

(4)动作4做两次自然呼吸。

3.调心:保持意念青春,面含微笑。

4.操作提示。

吐故纳新以一呼一吸为一息,共做6息。命门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合谷穴位于第一、二掌骨间,手背虎口后一拇指处。

第五节 青龙游春(龙游功

1.调身:面南,自然站立,两臂下垂。

(1)龙游起势:上体前倾,弯腰、合掌,并脚并腿;然后转肩带动两掌上行,举过头顶,同时提脚后跟(见图5-1)。

(2)龙游左势下行:继上式,两手合掌,沿示意图自上而下画3个连接的半圆弧;两腿仍然相并,屈膝徐徐下蹲至全身呈半蹲状态,身体重心也相应下降(见图5-2)。

(3)龙游左势上行:继上式,不要停顿,两手合掌,沿着示意图自下而上画3个连接的半圆弧;同时,徐徐提脚后跟,身体重心相应上升,全身回复到龙游起势①。

(4)龙游右势:操作方法与左势相同,惟方向相反。

(5)龙游收势:合掌在头顶分开,五指微屈张开,如抱球状,作左右摆动,脚跟缓缓着地(见图5-3)。然后双手在印堂穴前合掌,上举,提脚后跟,随即两掌下落,至小腹分开。两脚尖先分开,然后两脚分开,呈自然站立。

2、调息

(1)动作1-4随动作自然呼吸。

(2)动作5合掌上举时吸气,下落分开时呼气。

3.调心

保持意念青春,面含微笑。意念两劳宫穴导引全身,犹如小青龙游春时的轻盈和充满活力,自我感觉悠哉游哉,舒畅无比。

4.操作提示

整个青龙游春的运动轨迹,如示意图所示;图中直线为人体正面的中线,整个龙游功在“龙游起势”后,大致就是合掌围绕着中线下行画3个半圆,然后上行画3个半圆,合成了以中线为轴的3个连环的圆。图中的虚线圆弧为龙游左势下行的轨迹;右势则从实线下行。左右势连续各做3次。印堂穴位于两眼正中鼻梁凹陷处。劳宫穴位于手掌正中第二、三掌骨间。

第六节 大鹏翱翔(鹏翔功)

1.调身:面南,自然站立,两臂下垂。

(1)鹏翔起势:两手侧起,与肩同高;左手弧形向下,右手弧形向上,身前抱一大球,同时重心落在右脚,左脚尖着地,两大腿根部相靠(见图6-1)。然后左脚向左前方迈出小半步,屈膝成左前弓步,右脚尖踮地,两腿根部相合;同时两手抱一小球。然后以腰带动身躯向左下方扭转,左手在前向左下、左上方作圆弧形运行,右手在后相应跟随;目光先于手运(见图6-2)。

(2)鹏翔左势起飞:左膝伸直,与腿根部相摩,左转,带动双手继续做圆弧运行;此时,左手在上(掌心向下),右手在下(掌心向上),左手可以高过于头;最后,头转向正南,目光注视一下前方约5米远的地方(见图6-3)。

(3)鹏翔左势下落:身体转正,屈膝下坐,双手向身前中间作圆弧下行,运至小腹前(丹田);重心从左脚逐渐向两脚平均分担转变,开裆。

(4)鹏翔右势起飞:操作方法与左势相同,惟方向相反,右手在上,左手在下。

(5)鹏翔左势下落:操作方法与左势相同,惟方向相反,右手在上,左手在下。

(6)鹏翔收势:当做完最后一次右势,双手运至身前时,身体重心已转至两脚分担,双手向左右分开,顺势做收势导引(同第四势吐故纳新收势导引)。

2.调息

(1)动作1自然呼吸。

(2)动作2向上起飞时吸气,闭口鼻吸。

(3)动作3下落归中时呼气,张口吐气。

(4)动作4向上起飞时吸气,闭口鼻吸。

(5)动作5下落归中时呼气,张口吐气。

(6)动作6做两次自然呼吸。

3.调心

保持意念青春,面含微笑。想象大鹏的博大、崇高、豪放和逍遥的气度,仿佛自身幻化为一大鹏。

4.操作提示

两手抱球,大小如篮球,保持不变,呈横倒8字型做左右翱翔翻飞。同时随着身体重心变化,两腿裆部相摩。左右势连贯为一次,共做4次。

第七节 金童柔身(柔身功)

1.调身:面南,自然站立,两臂下垂。

① 柔身左势:先由左肩缓缓向上向后牵引圆转,右肩徐徐向下向前弧形转动;重心转至左脚,右脚尖踮地,两大腿根部相夹;同时,颈项松弛,头部保持正直,面含微笑,目视前方;两臂下垂,随着腰和两肩的圆转自然地围绕着身体转动(见图7-1)。

② 柔身右势:做法与左势相同,惟方向相反(见图7-2)。

③ 收势导引:同第四势吐故纳新收势导引。

图7-1

2、调息:

(1)动作1左肩向上耸时吸气,左肩向下放松时呼气。

(2)动作2右肩向上耸时吸气,右肩向下放松时呼气。

(3)动作3做两次自然呼吸。

3.调心

保持意念青春,面含微笑。想象自己的身体就像婴儿般柔韧灵活,可以随意柔动,轻松愉悦。

4.操作提示

双腿稍屈膝,臀部后坐,以腰带动身躯和上下肢进行柔和而富有韧性的活动。左右交替,连续柔韧转体,左右势共做8次。

第八节 温肾养精(养精功)

1.调身:面南,自然站立,两臂下垂。

(1)轻缓悠动:先由小腹开始轻微而缓慢的悠动,接着带动全身,作轻微、缓慢、富有弹性的垂直松弛抖动32次,约16秒左右(见图8-1,8-2)。

(2)中速悠动:继上式,以中等速度松弛抖动136次,约45秒钟左右。

(3)减速悠动:继上式,逐渐降低抖动速度和幅度,并趋于停止抖动,抖32次,约16秒左右。

2.调息:动作1~3自然呼吸。

3.调心:保持意念青春,面含微笑。

4.操作提示:在松弛抖动停止后,做3次自然呼吸,以颐养肾气,更好地达到温肾养精。

第九节 顺息养气(养气功)

1.调身:面南,自然站立,两臂下垂。

(1)两手掌心向前,缓慢地从体侧斜向上举,至头顶上方时,掌心相对(见图9-1)。

(2)屈腕,掌心向下,十指相对,两中指相距约10厘米。两手在身体前方正中慢慢下移,先后经过头、胸、腹部,回到体侧(见图9-2,见图9-3)。

2、调息

(1)动作1吸气。

(2)动作2呼气。

3.调心:保持意念青春,面含微笑。意念天地精英之气,被我所抱,贯入体内,并导引体内已活跃起来的精气,由上而下沉聚到下丹田。

4.操作提示

双手上行犹如捧气、下行犹如贯气为一次,共进行8次;一次比一次做的更缓慢、更柔和,因而气感也越益增强。

第十节 虚静养神(养神功)

1.调身:面南,自然站立。双手在裆前抱拳呈“太极图形”,拳眼斜向上向外;两眼轻闭,全身放松(见图10,10侧 )。

2.调息

运用顺腹式呼吸,即吸气时,膈肌收缩下降,小腹自然微鼓;呼气时,小腹自然放松。

3.调心

在吸气时,意念身心清净无为,并默念一个“静”字;在呼气时,意念身心无比舒畅,并默念一个“松”字。

4.操作提示

双手“太极图形”为右手五指自然松开,大拇指和中指轻轻相扣成圆环;左手五指松开,以大拇指穿过右手的圆环,点着无名指与掌间的横纹;两手的其余手指均宽松相握。自然呼吸8~16次,约1~2分钟。

收势导引:

同第四节“吐故纳新”收势导引

二、辨证施功

回春功秉承了道家自然无为、专气致柔的学术思想,通过愉快地回想青春年华的良性意念,结合舒缓的吐故纳新和柔和的导引按摩,能自然地达到疏通经络,健运筋骨,平衡阴阳的功效。回春功既可以全套锻炼,也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二节或二、三节单独练习。每日可练1~2次,每次不少于20分钟,3个月为1个疗程。

1.六合求中:

具有放松形体,放缓呼吸,疏通经络,和顺血脉,精气流畅的作用,可用于疲劳虚惫、肝郁不舒、心神难宁、多思易虑等身心症状。

神经衰弱、失眠、慢性疲劳综合症、慢性肝炎等疾病,凡见上述症状者可参照应用。

2.意念青春

具有平心静气、恬淡愉悦心情的作用。可用于心神难宁、思绪杂乱、焦虑、抑郁等症状。

抑郁症、焦虑症、亚健康、慢性疲劳综合症等疾病,凡见上述症状者可参照使用。

3.导气令和:

具有通顺肺气、解散郁闷、活血化瘀、心肾交融(水火既济)、调和脾胃、提神醒脑、消除疲劳等效果。可用于胸闷气憋、虚火内扰、失眠多梦、纳呆乏力、头晕神疲等一系列症状。

神经衰弱、亚健康、肺功能下降、心功能减退等疾病,凡见上述症状者可参照使用。

4.吐故纳新:

具有增强机体的新陈代谢,促使人体整个健康状况的改善。可用于气虚不纳、慢性咳嗽、颈肩腰腿疼痛、纳呆脘胀、体虚乏力等症状。

肺部疾患、肩周炎以及肠胃疾病、腰痛、遗尿等疾病,凡见上述症状者可参照使用。

5.青龙游春:

具有耗散脂肪,减肥健美,疏通经络,畅通气血,健运脊柱、活络关节,存思良念,有益身心的作用。可用于失眠多梦、纳呆、腰痛、颈肩腰腿疼痛、遗精遗尿、月经不调、性欲下降、虚寒畏冷等症状。

神经衰弱、失眠、健忘、消化不良、慢性肠胃病、一般的肥胖和消瘦、肩周炎、关节炎、腰痛、遗精、遗尿、前列腺肥大、月经不调、性功能障碍以及由肾亏、内分泌失调引起的一些病症,可参照适用。

6.大鹏翱翔:

强调精、气、神、形齐练,全身做柔韧性仿生运动,对疏通经络、调理内分泌极为有利。可用于男性性功能下降、遗精遗尿、腰酸乏力、头晕神疲、善忘、纳呆、脊柱疼痛等症状。

性功能障碍、遗精遗尿、肥胖症、脑动脉硬化、神经性头痛、神经衰弱、慢性肠胃病、脊椎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痛等疾病,凡见上述症状者可参照使用。

7.金童柔身:

充分柔韧地运转四肢、肩颈、胸腹和腰背,具有利于疏通经络、培补元气、活血化淤、扶正祛邪的作用。可用于颈肩腰腿疼痛、肌肉酸痛、遗精遗尿、纳呆乏力、失眠心烦等症状

关节炎、椎体骨质增生、腰痛、遗精、遗尿、劳损、慢性肠胃病以及内分泌失调等疾病,凡见上述症状者可参照使用。

8.温肾养精:

松弛地作全身抖动,有助于柔和地舒松肩、肘、手、髋、膝、足等诸关节,有利于增强全身关节和韧带的功能。可用于颈肩腰腿疼痛、纳呆、形丰、虚劳骨痹等症状。

关节炎、椎体骨质增生、肥胖症、消化功能障碍等疾病,凡见上述症状者可参照使用。

9.顺息养气:

导引人体之气与天地之气进行交换,使两者交融浑然合一,达到增强机体素质,更好地适应外环境。具有安神定志、益气培本的作用。可用于气虚不纳、心胸憋闷、精神不振、虚弱疲惫等症状。

神经衰弱、肺功能不足、心功能减退、失眠等疾病,凡见上述症状者可参照使用。

10.虚静养神:

意念丹田,精气归元,周身放松,意境清静,有利于大脑进入特殊的功能状态。可用于髓海不足、脑失充养、神呆虚惫、精神不振、嗜睡乏力等症状。

神经衰弱、高血压、心脏病、胃溃疡等慢性病,脑力劳动者、中老年人脑力衰退等疾病,凡见上述症状者可参照使用。

三、病证举例

1.遗精

(1)固精止遗,练回春功第六节“大鹏翱翔”,左右势各做18遍,每天早晨和睡前各做一次。

(2)补肾强腰,练回春功第七节“金童柔身”,左右势各做18遍,每天早晨和睡前各做一次。

2.遗溺(老年遗尿症)

(1)温肾缩尿,练回春功第四节“吐故纳新”,共做18遍,每天早晨和睡前各做一次。

(2)补肾强腰,练回春功第七节“金童柔身”,左右节各做18遍,每天早晨和睡前各做一次。

3.淋证(慢性泌尿系统感染)

(1)补肾止淋,练回春功第七节“金童柔身”,左右节各做18遍,每天早晨和睡前各做一次。

(2)健脾固摄,练回春功第六节“大鹏翱翔”,左右节各做18遍,每天早晨和睡前各做一次。

4.腰痛(风湿性腰痛、腰肌劳损、脊柱病变之腰痛)

(1)强腰柔筋。练回春功第四节“青龙游春”,左右节各做十八遍,每天早晨和睡前各做一次。

(2)疏筋缓急。练回春功第四节“吐故纳新”,共做18遍,每天早晨和睡前各做一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马王堆导引术动作详解功法操作篇(十三)第12式折阴
混元内劲日月功,有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的功效
八宝门功法大全
大力金刚内功:超级搏杀神功之内劲功
气感上手快的华山道家秘传回春功
道教养生功法 | 无极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