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玩转接有点冤 索尼A7全画幅转接之路

 话说最近工作上要配相机,我和同事跑了几个店选了一圈,最终定了一堆SONY ALPHA。

  社长大人就纳闷了,怎么不是某某牌、某某牌的啊?!相机肯定得是某某牌再上大三元啥啥的才对啊。

  这下问题来了,数码相机哪家强?索尼大法在扶桑。XD

  社长大人要买个好使的,工作上要容易出片的,画质还必须特别好的,最重要的银子还不用给很多的,你倒是叫我找一个别的试试?前两年一万多买的某牌跟某牌的机身居然就是个APS半格画幅的,这是坑爹呐?

  别家的全画幅,光一个机身就能买个α机身加28-70套头再加外闪再加个55头什么的回来了。结果CMOS还是买的SONY的,这是逗我玩嘛?

  选相机这事情,其实就跟买车差不多。家里就一台车的甚至就没怎么开车的,成天跟人说神车好、皮厚、扎实。压根就不知道车的大梁是什么意思,撞击好不好跟皮厚有个毛关系啊。

  神车在IIHS撞击稀烂你造嘛。还不如HONDA NEW FIT GK5侬晓得伐?我坐日系车上被神车撞过神车挂了日车屁事没有什么的事情我会悄悄告诉你么?单位里陆巡、PREVIA、奥迪、老帕、GL8乱七八糟十几种 车我都开我会到处说嘛?神车成天修,坏起来都是坏同一个部件我就呵呵了好嘛?

  周围一圈就没玩过多少相机的人成天说XX牌好,好哪里你倒 是说嘛。一上来就问你这是单反么,多少像素的啊,哦不是啊,像素还没我手机多啊,啧啧啧。。。请你启发我一下为什么单反好,好哪里可以吗?一说相机就说单 反好,就非要某牌。这就跟买车非得说神车好,哪里好不知道反正就是好一个意思。

  特别不待见没事儿就来一句你这是单反么这种。我要拿个禄来3.5F,您是不是得当我土鳖是伐?

  从技术宅的世界观来说,一个相机好不好首先还是得看画幅。画幅这事情不管你的电子技术、光学技术怎么发展,还是相机系统上最大的决定因素。从胶片时代开始的底大一级压死人定律过去是正确的,今天仍然是正确的,未来一段时间内必将是继续正确的。

  之说以普遍认为单反好于普通小数码,不是因为这个取景方式是单镜头反光他就好。因为就没几个脑残设计师会做个指甲盖大的传感器塞到数码单反机里面去。单反好于小数码就是个伪命题,本质仍然是大底片好于小底片。

  底片大了对数字机器来说首先是像素、噪点、高感、宽容度全面提升了。对所有以成像为目的的机器来说,透视角度完全两码事了。阿诺,说起来什么叫做透视啊,就是鸽子为什么那么大的问题了喵

  首先鸽子为什么这么大?!

  底片越大的情况下,同样的视角就能用到焦距越长的镜头。镜头越长透视就越发明显。可是为什么鸽子就这么大呢?

  好吧你赢了,其实鸽子跟人一样大好了伐。这年头就是个反智的时代=。=

  从胶片机开始讲,那时候的24x24的小方格跟PEN系列半格都是非主流,135几乎就是最小的画幅了。那时候评价相机如何如何,首先看逼格。金属机身 逼格通常比塑料高。快门速度8000的肯定得比500的高。取景器又大又亮的肯定比黄豆灯高。120中画幅肯定比135小豆腐块很好很强大。

  因为不管你是高大上的Leitz还是一次性KODAK,用的底片都是36*24,在成像原件这事情上大家是站在一个水平线上的。拼的是我的取景器是放大 率是0.9视野95%的,我过片能5张一秒,我这个对焦用了天顶星科技对焦那个飞快。我这个胶片后背是带了真空吸盘第一次将蔡司镜头实力真正发挥了什么什 么的。镜头上什么多层镀膜啊,非球面啊,防抖镜片什么的那是叫一个高级。

  我这个上世纪90年代的CONTAX,在那个时代号称全钛合金外壳,实像旁轴取景,快门帘反射18%灰测光什么什么的那是叫一个顶级中的顶级。下面那个VAIO本子全碳纤维超薄1920HD屏幕比一般的MAC设计做工都强几条街。可惜一个时代过去了吶。

  到了电子感光时代这就完全反过来了。胶片机身上哪些奇淫技巧无论谁家都会玩了,8000的快门不算个事。连手机镜头都是多层镀膜非球面了好么!

  相机直接给你大眼小脸加磨皮外加NFC带WIFI然后还要直拍照完事儿了直接发朋友圈秀优越才是正经,市场决定了技术方向。能踏踏实实做个好产品的真没几家了。不是设计师不能做,是市场不让你做。

  数字相机淘汰掉胶片相机后,曾经大家一个起步线的感光原件差距成了决定相机逼格的关键点了。绿豆大的手机CMOS,指甲盖大的小数码,然后1.6的 1.5的1.3的全画幅的乱糟糟的都来了。现在要理智的买相机,各种稀奇功能已经不用考虑太多,画幅反倒是最重要的参考因素了。

  叽歪这么多,说的就一个意思。为啥我选了一圈就搬了一堆骚尼全画幅的回来,底子大就是好呗。数字机身时代,各种测光对焦镀膜等等技术谁家都玩的挺好。其他各种稀奇玩意都不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感光器在这里决定了一切。这跟胶片时代完全反过来了。

  玩过某某牌的就得说了,我这配套的灯一堆!长枪短炮一大堆,一大堆你造么!拍个产品照吓死你,这叫系统!其实吧,SONY的这个E卡口我觉着就没系统。不仅我自己的系统是我的,你们的系统也统统都是我的。不谈系统的系统才是最好的系统。咱用户终于能最自由的不受卡口约束想玩什么就玩什么了,耶!

  咱高兴了套个自动圈圈,一样能AF AE带动EF的镜头,不高兴了买个国内高手开发的CONTAX G圈圈,不单复活了CONTAX G头,还能AF。真不高兴了,我套个LEITZ四爪圈圈,直接手动对焦。最牛逼的我扣个120镜头下来玩移轴,怕了没有嗯?

  这事我琢磨了下,也许是大法里面有几个设计师是科技技术宅死忠。就想搞一个什么镜头都能玩的相机,可惜这市面上没卖的。咋办啊,忽悠老板上项目!黑科技再次发动!

  根据我不严谨目测,SONY这个机身怎么就跟他收购的美能达X700长得是一样一样的呢!难道开发课的课长是美能达过来的么?技术宅男永远不死!

  记得无忌上曾经有一个帖子写的大约是M42的世界什么来着的。说的是曾经在人类世界中,有一种叫做M42的螺丝口。曾经有一段岁月全人类世界的135单 反相机全都是这个口,全人类世界的135单反镜头都这个口。ALPHA机身上插个M42的俄罗斯20超广,算不算是新世纪的通吃卡口吃上了上世纪的通吃卡 口了?

  阿花这个机身不带内闪,但粗略试了下早期的灯头自动灯,TTL灯。单脚的,两脚的,三脚的,都好使。阿诺,家里穷,随便找个餐桌就这么拍拍。

  CONTAX G系统,我觉着吧是人类已知世界里面镜头素质最牛逼的一个系统里。就只有7个镜头,全都是顶级头。图为SONNAR 90。

  图中PLANNAR45,早几年的时候哈苏实验室测出来这头是人类已知的镜头里面最好的前几名。

  宾得SMC 28,凑数来了。话说这头太老了点,除了镀膜好之外没觉得多好。跟G头的BIOGON28比起来就是个渣。

  毛子国出的MIR20超广角,除了是个超广,没什么优点了。

  这一摊里面,混入了个FED旁轴的L39螺丝口。说起来那年代39螺丝口也是个全球通用的。但是FED这个据说是抄袭的蔡司TESSAR,四片三组那 个。跟G45对比拍了两张之后直接扔一边,用这玩意拍绝逼是瞎了狗眼啊!另外右下角那个外观稀烂的,是早几年吃药买了个KIEV 35A。开盒子就直接挂了好么!直接挖了镜头,弄点热熔胶粘机身盖上立马数字化了。

  左边好像有什么奇怪的东西混进去了呢?

  @醒目资深的禄来 莱卡 A7

  前段时间儿子幼儿园万圣节活动,带着A7 G45拍了两张。A7用手动头吧,我觉着是这么说。首先ISO放在AUTO上绝对是放心的。高感控制的很好,感光度让它自己一路自动就好了。画面纯净度这 事情,全幅传感器在这撑着呢。然后右手拇指直接顶着曝光补偿,这个转盘习惯了胶片机操作的都熟悉。用center weighted测光模式,配合加减曝光神准。

  最后就得说这个机身最厉害的地方了。自从NEX开始手动对焦看后面那个大屏幕有峰值提示。但是!只要用了A7电子取景器之后,什么峰值完全不是个事儿啊!亲!

  这玩意简直就跟我用的美能达X700那个激光对焦屏一个意思啊亲!太激动了好么!真尼玛亮啊!真尼玛清楚啊!这比我另一个某某牌的数码单反换了裂像屏对 焦还清楚好么!取景范围绝对是100%的,关掉取景器实时效果功能之后,完全没有延迟,就跟旁轴一样用了好么!加一格亮度之后不管白天晚上市内室外随便对 焦好么!

  这种感觉你是没法用量化指标去衡量的,我只能给这么个不科学的科学数据。挂G45上去手动对焦,不管是静物还是满地乱滚的小盆友,1秒之内左右一拧就对焦好了。回放看焦点绝对神准。

  我觉着吧,SONY这个机身除了全画幅之外,就这个取景器最牛逼了。我那个年代号称对焦屏幕最好的美能达还不如这。不夸张。

  然后这机器带电子前帘,快门就咔一声。那声音跟振动,似乎、也许就跟美能达这个一样一样的。俺有点迷惑了,这是美能达复活了嘛?

  G45在A7机身上那就是绝配。身材大小正好,手感舒服,出片效果一级棒。

  某天晚上在江西中医学院碰着学music therapy的学生,大半夜的继续轻轻松松咔咔咔呀。对焦啊,高感什么的完全没问题。

  不过这图是毛子20超广角拍的,等有钱了还是得换个G21.毛子头眩光太可怕了好么。

  相比之下G45就算是全逆光也完全没关系嘛。

  以上G45机身JPG直出,无修改。

  醒目大师的徕卡35 ASPH,JPG直出。

  醒目拿我的蔡司G90拍的,后期拉了一下曲线。

  蔡司 Sonnar G90 JPG直出的样子是这样的,样片保留了较多细节。后期留的余地很大。

  下面几张是A7挂了个淘宝上三十几块钱的LM转NEX圈圈,套的徕卡35/2 ASPH头。仍然是机内无修正JPG直出。

  SONY A7用了这么几天感觉下来,确实是一个很有诚意的、完成度很高的产品。除了回放照片放大按钮之外,各种按钮大多都能编程自定义。混合对焦速度已经跟其他家 单反相差无几了,挂个自动头干活时完全没问题。挂非原厂头的时候,您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上马云家就没有你买不着的转接环。然后这个手动操作的用户体验特别棒。基本上你怎么用胶片机的,就怎么用这个数字机。爽脆的快门感觉相当舒坦。


温馨提示:

您看此文用了

·
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漫漫微单路——关于E-M5的一些选机心得和上手体会
索尼α7R使用感受
与A7RII 相处一年多用後感
索尼 A7R II 的使用感受
交作业啦!转接环大作战,战果展示第一章
尼康S旁轴系统解析(2019超强威力加强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