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录:投资的智慧(这是唯一值得花30分钟读完的一篇文章) 上部

本文是著名投资人李录于2015年A股大跌后,在北大的一篇演讲实录。文章探讨了成功投资者应该具备什么素质、如何在长期内保持稳定的收益、价值投资在中国的前景等问题,言语深刻犀利,直击金融世界一些歪风邪气的痛点,虽篇幅较长,但观点力透纸背,值得细读。

价值投资课在这个时候开我认为非常有意义。这在国内据我所知是第一门也是唯一一门这样的课程。这个课程在全球也不多,据我所知只有哥伦比亚大学有这样一门课,大概在八九十年前由巴菲特的老师本杰明·格雷厄姆最早开设。

今天在这里主要想跟各位同学探讨四个问题:

一、资产管理行业的独特性及其对从业人员的底线要求

资产管理是一个服务性行业,它和其它服务业相比有什么特点?有哪些地方和其他的服务行业不一样?我认为有两点不一样。

第一点,这个行业里的用户在绝大多数时间里,不知道、无法判断产品的好坏。这和其他几乎所有的行业都不太一样。比如一辆车,用户就可以告诉你,这辆车是好是坏;去吃饭,吃完饭就会知道这个餐馆的饭怎么样,服务如何……几乎所有的行业,判定产品好坏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客户的使用体验。但是资产管理行业绝大多数时候,绝大部分消费者其实没有办法判断某个产品到底好还是不好,也没有办法判断得到的服务是优秀的还是劣质的。

不光是消费者、投资人,即使从业人员自己,去判断资产管理业另外一个产品、另外一个服务的质量水平也很难,这是金融行业尤其是资产管理行业,与其它几乎所有服务性行业完全不同的地方。你给我一份业绩,如果只有一年两年的业绩,我完全没有办法判断这个基金经理到底是不是优秀。(即便给我)五年、十年的业绩也没法判断。必须要看他投资的东西是什么,而且在相当长的时间以后才能做出判断。正是因为没有办法判断,所以绝大部分理论都和屁股决定脑袋有关。

另外一个最主要的特点是,这个行业总体来说报酬高于其它几乎所有行业,也常常脱离对客户财富增长的贡献,实际上真正为客户提供的服务非常有限,产品很多时候只是为从业人员自己提供了很高的回报。其定价结构基本上反映了这个行业从业人员的利益,几乎很少反映客户的利益。资产管理这个行业无论好还是不好,大家的收费方法都是一样的,定价基本上是以净资产的比例计算。不管你是不是真正为客户赚到了钱,无论怎样的结果你都会收一笔钱。特别是私募,收费的比例更高,高到离谱。你赚钱时收钱,亏钱的时候也要收钱。虽然客户可以去买被动型的指数基金,但即便你(基金经理)的业绩比指数基金差很多,你一样可以收很多的钱,这其实就很不合理。

大家想进入到这样一个行业,我想一方面是对知识的挑战,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个行业的报酬。这个行业的报酬确实很高,但是这些从业人员是不是值那么高的报酬是个很大的问题。

这两个特点加在一起就造成了这个行业一些很明显的弊病。例如,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参差不齐、鱼目混珠、滥竽充数,行业标准混乱不清,到处充斥着似是而非的说法和误导用户的谬论。有些哪怕是从业人员自己也弄不清楚。

这些特点,对所有从事这个行业的人提出了一些最根本性的职业道德要求。

我今天先谈这个问题,是因为很多在座的同学将来会成为这个行业的从业者,而这门课程的终极目标也是希望为中国的资产管理行业培养未来的领袖人才。

因此,希望你们进入这个行业时首先牢记两条牢不可破的道德底线:

第一,把对真知、智慧的追求当做是自己的道德责任,要有意识地杜绝一切屁股决定脑袋的理论。一旦进入职场你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的理论都跟屁股和脑袋的关系紧密相连,如果你思考得不深,你很快就把自己的利益当做客户的利益。这是人的本性,谁也阻挡不了。所以我希望所有致力于进入这个行业的年轻人都能够树立起这样一个道德底线,不会有意地去散布那些对自己有利、而对客户不利的理论,也不会被其他那些似是而非的理论所蛊惑。这点非常非常重要。

第二,真正要建立起受托人责任的意识,Fiduciary duty。什么是受托人责任?客户给你的每一分钱你都把它看作是自己的父母辛勤劳动、勤俭节省、积攒了一辈子、交到你手上去打理的钱。

受托人责任这个概念,我认为多多少少有些先天的基因在里面。如果没有的话,我劝大家一定不要进入这个行业。因为你进入这个行业一定会成为无数家庭财富的破坏者、终结者。08年、09年的经济危机很大意义上就是因为这样一些不具备受托人责任的人长期的所谓成功的行为最后导致的,这样的成功是对整个社会的破坏。

二、长期看,哪些金融资产可以让财富持续、有效、安全可靠地增长?

我们刚经历了股灾,很多人觉得现金是最可靠的,甚至很多人觉得黄金也是很可靠的。我们有没有办法衡量过去这些资产的长期表现到底是什么样的?那么长期指的是多长时间呢?在我看来就是越长越好。我们能够找到的数据,时间越久越好,最好是长期、持续的数据。因为只有这样的数据才能真正有说服力。这里我们选用美国的数据。

宾州大学沃顿商学院的西格尔教授(Seigel)在过去几十年里兢兢业业、认真地收集了美国在过去几百年里各个大类金融资产的表现,把它绘制成图表,给了我们非常可靠的数据来检验。这些数据可以可靠地回溯到1802年,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在过去两百多年的时间里,各类资产表现如何呢?(见图1)

第一大类资产是现金。我们看一看在过去两百年里现金表现如何。如果1802年你有一块美金,今天这一块美金值多少钱?它的购买力是多少?从图1可以看到,答案是5分钱。两百多年之后一块钱现金丢掉了95%的价值、购买力!原因我们大家都可以猜到,这是因为通货膨胀。

对传统中国人来说,黄金、白银、重金属也是一个非常好的保值的方式。西方发达国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直实行金本位。黄金的价格确实增长了,但进入20世纪我们看到它的价格开始不断在下降。我们来看一看黄金作为贵重金属里最重要的代表在过去两百年的表现。在两百年前用一块美金购买的黄金,今天能有多少购买力?我们看到的结果是3.12块美金。这显然确实是保了值了,但是如果说在两百年里升值了3、4倍,这个结果也是很出乎大家预料的,并没有取得太大增值。

再来看短期政府债券和长期债券,短期政府债券的利率相当于无风险利率,一直不太高,稍稍高过通货膨胀。 短期债券两百年涨了275倍;长期债券的回报率比短期债券多一些,涨了1600多倍。

接下来再看一看股票。它是另外一个大类资产。可能很多人认为股票更加有风险,更加不能保值,尤其是在经历了过去3个月股市上上下下、起伏之后,我们在短短的8个月里面同时经历了一轮大牛市和一轮大熊市,很多人对股票的风险有了更深的理解。股票在过去两百年的表现如何?

我们现在看到的结果是,1块钱股票,即使除掉通货膨胀因素之后,在过去两百年里仍然升值了一百万倍,今天它的价值是103万。它的零头都大于其他大类资产。为什么会是这样惊人的结果呢?这个结果实际上具体到每一年的增长,除去通货膨胀的影响,年化回报率只有6.7%。这就是复利的力量。爱因斯坦把复利称之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是有道理的。

上面这些数字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现金被大家认为最保险,反而在两百年里面丢失了95%的价值,而被大家认为风险最大的资产股票则增加了将近一百万倍?一百万倍是指扣除通货膨胀之后的增值。为什么现金和股票的回报表现在两百年里面出现了这么巨大的差距?这是我们所有从事资产管理行业的人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造成这个现象有两个原因。

一个原因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在美国过去两百年里,平均年化是1.4%左右。如果通货膨胀每年以1.4%的速度增长的话,你的购买力确实是每年在以1.4%的速度在降低。这个1.4%经过两百年之后,就让1块钱变成了5分钱,丢失了95%,现金的价值几乎消失了。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GDP增长。GDP在过去两百年里大约增长了33000多倍,年化大约3%多一点。如果我们能够理解经济的增长,我们就可以理解其他的现象。股票实际上是代表市场里规模以上的公司,GDP的增长很大意义上是由这些公司财务报表上销售额的增长来决定的。所以从数学上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当GDP出现长期的持续增长的时候,几乎所有股票加在一起的总指数会以这样的速度来增长。

这是第一层次的结论:通货膨胀和GDP的增长是解释现金和股票表现差异的最根本原因。

下面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是,为什么在美国经济里出现了两百年这样长时间的GDP持续的、复利性的增长,同时通货膨胀率也一直都存在?为什么经济几乎每年都在增长?显然在中国有记载的过去三、五千年的历史中,这个情况从来没有发生过。这确实是一个现代现象,甚至对中国来说一直到三十年以前也没有发生过。那么我们有没有办法去计量人类在过去几千年中GDP增长基本的形态是什么样的?有没有持续增长的现象?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另外一张图表。我们需要弄明白在人类历史上,在文明出现以后,整体的GDP、整体的消费、生产水平呈现出一个什么样的变化状态?如果我们把时间跨度加大,比如回归到采集狩猎时代、农耕时代、农业文明时代,这个时候人类整体的GDP增长是多少呢?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问题。我手边正好有一张这样的图表。这是由斯坦福大学一位全才教授莫瑞斯(Ian Morris)带领一个团队在过去十几年里,通过现代科技的手段,对人类过去上万年历史里攫取和使用的能量进行了基本的计量做出来的。过去二三十年各项科技的发展,使得这项工作成为可能。在人类绝大部分的历史里面,基本的经济活动仍然是攫取能量和使用能量。它的基本计量和我们今天讲的GDP关联度非常高。那么,在过去一万六千年里,人类社会的基本GDP增长情况怎么样?

上面这张图代表了斯坦福团队的学术成果,最主要的一个比较就是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

我们可以看到在过去一万多年里整个文明社会的经济表现:蓝线代表西方社会,最早是从两河流域一直到希腊、罗马,最后到西欧、美国等等;红线代表东方文明,最早是在印度河流域、中国的黄河流域,后来进入到长江流域,再后来进入到韩国、日本等等。左边是一万六千年以前,右边是现代。从这两个社会过去一万六千年的比较看,如果不采取数学手段,基本一直是平的。东方社会和西方社会有一些细小的差别,如果做一下数学处理,会看到更细小的区别,但是总的来说在过去的一万多年里面,增长几乎是平的。

但是到了近代以后,我们看到在过去的三百年间,突然之间人类文明呈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状态,出现一个巨幅的增长。

要想理解股票在过去两百年的表现以及今后二十年的表现,必须看懂并能够解释这条线——过去人类文明的基本图谱。不理解这个,很难在每次股灾的时候保持理性。每次到08年、09年这样的危机的时候都会觉得世界末日到了。

投资最核心的是对未来的预测,正如一句著名的笑话所言,“预测很难,尤其是关于未来”。

我把人类文明分断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更早的狩猎时代,始于15万年以前真正意义上的人类出现以后,我叫它1.0文明。农业和畜牧业最早在两河流域出现的时候,同样的变化在五六千年前从中国的黄河开始出现,带来人类文明第二次伟大的跃升。这时,我们GDP的能力已经相当强,我叫它2.0文明,也就是农业和畜牧业文明。这个文明状态持续了几千年。在此之后突然之间出现了GDP以稳定的速度每年都在增长的情况,以至于到今天我们认为GDP不增长是件很大的事,甚至于中国目前GDP的增长从10%跌到7%也成为一件大事。这是一个非常现代的现象,可是也已经根深蒂固到每个人的心里。要理解这个现象,也就是现代化,我就姑且把它称之为3.0文明。

整个经济出现了持续性的、累进性的、长期复利性的增长和发展,这是3.0文明最大的特点。出现了现代金融产品的可投资价值,这时才有可能讨论资产配置、股票和现金。当这个前提没有的时候,这些讨论都没有意义。因此要想了解投资、了解财富增长,一定要明白财富创造的根源在哪里。最主要的根源就是人类文明在过去两百年里GDP持续累进性的增长。那么3.0文明的本质是什么呢?就是在这个时期,由于种种的原因,出现了现代科技和自由市场经济,这两者的结合形成了我们看到的3.0文明。

三、什么是投资的大道?怎样成为优秀的投资人?

如果是这样的话,对个人投资者来说,比较好的办法是去投资股票,尽量避免现金。但这里面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股票市场一直在上下波动,而且在短期我们需要资产的时候,它变化的量、时间常常会很长。我们下面看这样一张图表:

从图4我们可以看到,美国股市过去两百年平均回报率差不多是6.6%,每六十几年的回报率也差不多是这个数字,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可是当我们把时间放得更短一些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它的表现会很不一样。例如战后从1946年到1965年,美国股市的平均回报率是10%,比长期的要高很多。可是在下面的15年里,1966-1981年,不仅没有增长,而且连续15年价值都在跌。在接下来的16年里,1982-1999年,又以更高的速度,13.6%的速度在增长。可是接下来的13年,又开始进入一个持续的下跌的程。整个13年的时间里,价值是在下跌的。所以才有凯恩斯著名的一句话:“In the long run we are all dead.” 毕竟每一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

假设我们投资的时间周期就只是十几年,在这十几年里你真的很难保证你的投资一定会是一个可观的回报。这是一个问题。同时股市的波动在不同的时间里也非常强烈。所以,我们下面的问题就是,有没有一种比投资指数更好的方法,更能可靠地在不同的年份里面,在我们大家需要钱的年份里面,仍然能以超越指数的回报的方法可靠地保障客户的财产?能够让客户财产仍然参与到经济复利增长里获得长期、可靠、优秀的回报?有没有这样一种投资方法,不是旁门左道,可以不断被重复、学习,可以长期给我们带来这样的结果?这是我们下面要回答的问题。

就我能够观察到的,就我能够用数据统计来说话的,真正能够在长时间里面可靠、安全地给投资者带来优秀长期回报的投资理念、投资方法、投资人群只有一个,就是价值投资。如果我必须要用长期的业绩来说明,我发现真正能够有长期业绩的人少之又少。而所有真正获得长期业绩的人几乎都是这样的投资人。

今天市场上最大的对冲基金主要做的是债券,有十几年很好的收益。可是在过去十几年里面无风险长期债券回报率从6%、7%、8%到几乎是零,如果配备两到三倍的杠杆就是10%,如果配备五到六倍的杠杆差不多13%左右,这样的业绩表现是因为运气还是能力很难判定,哪怕有十几年的业绩。而能够获得长期业绩的价值投资人几乎在所有的各个时代都有。在当代,巴菲特的业绩是57年,其他还有一些大概在二、三十年左右。这些人清一色都是价值投资者。我如果是各位,一定要弄清楚什么是价值投资,了解他们怎么取得这些成绩。

那么什么是价值投资呢?价值投资最早是由本杰明格雷汉姆在八、九十年前左右最先形成的一套体系。在价值投资中,今天重要的领军人物、代表人物当然就是我们熟知的巴菲特先生了。价值投资的理念只有四个。大家记住,只有四个。前三个都是巴菲特的老师本杰明·格雷厄姆的概念,最后一个是巴菲特自己的独特贡献。

第一,股票不仅仅是可以买卖的证券,实际上代表的是对公司所有权的证书,是对公司的部分所有权。这是第一个重要的概念。投资股票实际上是投资一个公司,公司随着GDP的增长,在市场经济持续增长的时候,价值本身会被不断地创造。那么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作为部分所有者,我们持有部分的价值也会随着公司价值的增长而增长。那么如果我们以股东形式投资,支持了这个公司,那么我们在公司价值增长的过程中分得我们应得的利益,这条道是可持续的。什么叫正道,什么叫邪道?正道就是你得到的东西是你应得的东西,所以这样的投资是一条大道,是一条正道。可愿意这样理解股票的人少之又少。

第二,理解市场是什么。股票一方面是部分所有权,另一方面它确确实实也是一个可以交换的证券,可以随时买卖。这个市场里永远都有人在叫价。那么怎么来理解这个现象呢?在价值投资人看来,市场的存在只是为了你来服务的。能够给你提供机会,让你去购买所有权,也会给你个机会,在你很多年之后需要钱的时候,能够把它出让,变成现金。所以市场的存在是为你而服务的。这个市场从来都不能告诉你,真正的价值是什么。它告诉你的只是价格是什么,你不能把市场当作你的一个老师。你只能把它当作一个可以利用的工具。这是第二个非常重要的观念。但这个观念又和几乎95%以上市场参与者的理解正好相反。

第三,投资的本质是对未来进行预测,而预测能得到的结果不可能是百分之百准确,只能是从零到接近一百。那么当我们做判断的时候,就必须要预留很大的空间,叫安全边际。因为你没有办法分辨,所以无论你多有把握的事情都要牢记安全边际,你的买入价格一定要大大低于公司的内在价值。这个概念是价值投资里第三个最重要的观念。因为有第一个概念,股票实际上是公司的一部分,公司本身是有价值的,有内在的价值,而市场本身的存在是为你来服务的,所以你可以等着当市场价格远远低于内在价值的时候再去购买。当这个价格远远超出它的价值时就可以出卖。

这样一来如果对未来的预测是错误的,我至少不会亏很多钱;那么常常即使你的预测是正确的,比如说你有80%、90%的把握,但因为不可能达到100%,当那10%、20%的可能性出现的时候,这个结果仍然对你的内生价值是不利的,但这时如果你有足够的安全边际,就不会损失太多。假如你的预测是正确的,你的回报就会比别人高很多很多。你每次投资的时候都要求一个巨大的安全边际,这是投资的一种技能。

第四,巴菲特经过自己五十年的实践增加了一个概念:投资人可以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真正建立起自己的能力圈,能够对某些公司、某些行业获得超出几乎所有人更深的理解,而且能够对公司未来长期的表现,做出高出所有其他人更准确的判断。在这个圈子里面就是自己的独特能力。

能力圈概念最重要的就是边界。没有边界的能力就不是真的能力。如果你有一个观点,你必须要能够告诉我这个观点不成立的条件,这时它才是一个真正的观点。如果直接告诉我就是这么一个结论,那么这个结论一定是错误的,一定经不起考验。能力圈这个概念为什么很重要?是因为“市场先生”。市场存在的目的是什么?对于市场参与者而言,市场存在的目的就是发现人性的弱点。你自己有哪些地方没有真正弄明白,你身上有什么样的心理、生理弱点,一定会在市场的某一种状态下暴露。所有在座曾经在市场里打过滚的一定知道我说这句话的含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1何去何从:潮水退去,方知谁在裸泳!
深度好文|2016想投资一篇文章就够啦!
资产配置与投资时钟的应用
(1)[转载]读书笔记《投资大家杰瑞米
雪球
第一理财—“美林投资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