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做一位书法大家想明世,这种书体是必须要写好!

明朝倪苏门曾说“凡欲以书名世者,虽学楷学草,然当以行书为主。”,看来一位书法大家想明世行书是必须要写好,“书圣”王羲之的美名应该主要是指行书方面的成就。

书圣王羲之

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未有出其右者。 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行书的点画结构近于楷书,而使转风神兼有草书的长处,书写起来比楷书方便快捷,又比草书清晰易辨,因此,行书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和丰富的表现力。历代书家往往对行书情有独钟,行书也是他们闲情偶寄时的常用字体。

王羲之《姨母帖》《初月帖》等

行书约产生于东汉晚期,相传为刘德升所创。从出土资料来看,西汉早期隶书已流露出近似于行书的趣味。魏晋时期的行书笔法逐渐完善,表情达性的功能进一步强化,成为名士们寄情抒意的重要方式。魏晋时期是行书发展的成熟期,典型代表是王羲之、王献之、王珣等琅琊王氏书家群体。

王羲之《丧乱帖》

王羲之《姨母帖》遒劲朴茂,《快雪时晴帖》厚实又不失灵动,《丧乱帖》笔致流美,这些存世墨迹虽为唐人摹本,却又不失风神,乃学书者重要的临习范本。

唐 欧阳询 卜商读书帖

文化繁荣昌盛的隋唐时期,行书虽以“二王”书风为宗,也受到了楷书潜移默化的影响,它的整体风格由潇洒秀逸转变成雄浑劲健。初唐书家欧阳询以楷书名世,他的行书作品《卜商帖》《梦奠帖》和《张翰帖》保留了其楷书瘦劲挺俊的风貌,增加了灵动秀逸的神采。此外,唐太宗李世民以帝王

之尊

打破书碑惯例,开启了行书入碑的先河。

《行书名品》上卷局部展示

他的《晋祠铭》气格刚健,加上刻工手法洗练精致,把行书牵丝映带的写法展露无遗。虞世南的《汝南公主墓志》笔势活脱、温润圆秀,晋人风韵可见一斑。李邕是行书入碑的积极践行者,他的《李思训碑》和《云麾将军碑》清厚互现,纤重相应,可堪称道。盛唐时期,行书在颜真卿的笔下实现了飞跃。颜真卿的行书作品有《祭侄文稿》《争座位稿》以及《祭伯父稿》,其中《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草情篆韵,笔墨酣畅,文翰双美。

赵孟頫《前后赤壁赋》

书法至元代,赵孟頫倡导全面回归魏晋,在行书领域重建严谨的法度。他的行书深入右军堂奥,尽得魏晋遗韵。《前后赤壁赋》风神雅致,潇洒流美;《闲居赋》笔意安闲,清新自然。鲜于枢《苏轼海棠诗卷》豪健遒劲,逸态横生。杨维桢《竹西草堂记题卷》和《城南唱和诗卷》跳荡激越,欹倚雄宕。行书在元代复古的总旋律外,也能弹奏出一段段创变的华章。

《行书名品》下卷局部展示

明清两朝的行书千姿百态。明代早、中期行书承继元代复古书风的余绪,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是祝允明、文徵明、王宠、唐寅、董其昌,他们的行书秀润典雅,灵动俊逸,端庄有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文看懂中考语文中的书法鉴赏!
行走的行书
【经典】行走的行书
王羲之的书法到底好在哪
王羲之为何被尊为“书圣”?
中国国粹艺术读本—《书法》(1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