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明清官海瑞,是一个沽名钓誉的无能昏聩之徒?
userphoto

2023.07.23 北京

关注

近来,网上批判海瑞过于理想迂腐,张居正张首辅才是大明栋梁之臣的声音很高。那么,在真实历史中,确实如此吗?
从网上的争议来看,很多人对海瑞的批评,都说他是一个没有任何治理才能和行政能力的清官、理想主义者、只知道硬刚的官员、娶了好多个妻子的封建主义男性、为了虚名饿死女儿的伪君子、年近四十还与母亲同寝的“巨婴”。
针对这类言论,我在此提出最严正的回复,全部都是诬蔑!
了解历史专业的人都知道,学历史的老师教授,都不可能会去为某个历史人物翻案,因为历史人物的盖棺定论,已经深刻烙在了历史长河中,而且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都是经过对史料和时人的评价做出的评价,客观公正公允,所以此文章并非是对海瑞和张居正的翻案,而是列举史料事实,改变大家对海瑞的错误印象。
先从海瑞的执政能力来说。
海瑞从中了举人之后,先任南平教谕。初来乍到的海瑞,依据朱熹在白鹿洞书院讲学时所定的《学规》五条,以及辅汉卿在传贻书院教学实践中总结的“会粹六事”,结合自己在郡学读书时的切身体验和对南平县学实际情况,很快制订出《教约》十六条。
《教约》十六条对生员在修身、处事、待人接物等方面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告诫生员要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海瑞此举,旨在整饬县学风纪,提高生员学业水平。因为在海瑞去之前,南平县学风败坏,学纪松弛。
作为南平县的教育局长,海瑞的这番做法和成效,是他的政绩之一,也是他的执政能力体现。
“诸生自量资力,次者减性理,再次者减《通鉴》,再次者减《本经》”,以此类推,实施针对性教学。
对于生员的品德和学业的评定,“立大簿二扇,一稽德,一考学”,分别记录生员平时品行的得失和学业成绩,使“诸生失之前,宣补之后”。同时,学校“岁终执此,历历稽验参酌”,对生员进行赏罚。
海瑞这一措施,很快就对改变学风起到良好效果。鉴于他治教有方,得到了“巡按监司交章荐之”,后被授为浙江淳安县知县,从此由教坛转入政坛。
兄弟们啊,这是官方给他的评价啊,意思是你做的很不错,我很认可你,给你升官。没有家世背景,又没有执政能力的人,哪来的政绩,没有政绩怎么升官,难不成朝廷那么抬举一个举人,给他伪造政绩?

好,现在来看淳安知县任上。
我们结合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里面的剧情来说,虽然电视剧不能当正史,但是可以互相印证,因为这部电视剧还原度很高,里面的海瑞,还是比较符合历史的,他一直按照律法办事,让人无错可抓,并且一直按照事实做事,不符合律法和百姓等现实的就直言敢谏,与历史上的形象十分相近。
有人会看不上电视剧的真实性,那么,我们就从史料来看。海瑞到了淳安之后,发现逃亡情况特别严重。那么,作为当地的父母官,他应该如何安抚百姓,召回流民?
经过海瑞考察之后,他认为有两个原因造成淳安县百姓的逃亡现象,一个原因是均徭太重,另一个原因,是赋税不均,有田的人纳税很少,没有田的人却纳税很多,这是因为当地的富豪勾结当地官府,想方设法将自己的土地转到别人户口的名下,结果所有权依然是自己,纳税义务却转到了穷人的身上,从而达到了逃税的目的。所以在淳安县里,富的更富,穷的更穷。
其实这史料又透露出来,张居正的一条鞭法的益处,也是海瑞后来赞同新法,并坚决严格实施新政的原因之一。
张居正的新政还远着呢。来看海瑞是怎么处理的。他马上开始打响第一枪,宣布自己只拿朝廷俸禄,不拿地方的一针一线,这位廉洁的干部,取消了地方的“黑色收入”。
虽然明朝的官员工资不像网上说的那样,连饭都吃不起,不过确实很低。取消了这些“灰色收入”,海瑞就只能粗布简衣,再难听点是吃糠咽菜。
他严格要求下属不能无偿支用民力,就是除了正常的征税,需要使用民力要给予正常价格。
海瑞仅仅是有效杜绝了部分“潜规则”,淳安很快就恢复了正常的经济发展,百姓生活也较之前好了很多。
接下来,海瑞开始解决赋税不均的问题了。他开始在淳安县重新丈量土地,要求土地的所有者核实他准确的土地占有量,根据上交的土地的数上缴对应的税额,这就彻底解决了有田无税,无田有税的问题了。
这种得罪地方豪族的事情,对百姓很有好处,对国家有好处,但对地方官没好处——灰色收入没了,可见海瑞这样的人始终是少数。

来看看海瑞的暗讽名场面。
有一年,鄢懋卿奉皇命南下巡盐,一路上过来阵仗巨大,他要求沿途官员必须隆重接待。当然,明面上发的命令是他喜欢节俭,不要铺张浪费。
海瑞可不惯着他,把他发布的命令全部抄下来,公示全县百姓,大肆宣扬说鄢懋卿大人喜欢节俭,是全县百姓官员的榜样,如果过高规格接待大人,会坏了大人的名声,十分不可为。
鄢懋卿经过淳安的时候,吃了哑巴亏,只能忍气吞声,不去淳安了。
那可是严嵩严首辅眼前的大红人啊,居然都敢随意得罪,海瑞真的很刚直。
海瑞在淳安的政绩很多,从将淳安的经济发展起来,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让朝廷收到当地的赋税;
在无高墙坚城的淳安,他加固城墙,防范贼匪,在《兴革条例·兵属》中制定《兵备道军政条约》,对将士行兵、布阵提出自己的设计,其意在保护淳安太平;
在推行教化方面,针对淳安不良的社会风气,他颁布《禁馈送告示》,禁止百姓送官礼物,从源头上整顿收受贿赂的风气,也就是前文提到的取消黑色收入;
他还劝学兴校、试图改革科举形式等,并把在南平时任教谕时的经验方法借鉴过来,对生员严加管理与规范。这都是他在做南平教谕时的做法,他在南平做教谕时,不仅在做教育方面的工作,也关注县政,这能叫做没有执政能力吗?
海瑞利用巧妙手法,不但拒绝了鄢懋卿到淳安祸害百姓,还惩罚了总督胡宗宪的儿子,也向当时的官员表明了自己要整顿驿递,减少支应过往,减轻人民负担的决心。这难道不是他在当地的政绩之一吗?
海瑞在淳安,着粗衣、食羹藿,令老仆在衙属的空地种植蔬菜以自足,甚至连柴火都由仆人亲自樵采。他自律清廉、守贫安命,“自江水外,无关淳安者”。
县级一把手亲自节俭清廉自守,不足以带动全县的官风,甚至是当地民风。
这就是他在淳安做了四年知县的政绩。
这种好官出在封建社会时代,居然还被现代人进行批判,真是没有天理了。

他不仅是政绩突出,时人的评价也很盛赞。他恪尽职守、极度清廉自律,这又使他不仅得到百姓的支持,就连那些不认可他处事原则的士绅、官吏也不得不承认他,“不怕死、不要钱、不吐刚茹柔,真是铮铮一汉子”。
海瑞不取民毫厘,所以在淳安一直有歌颂他“爱民如子,视钱如仇”的歌谣。史料上的评价:海瑞是为国为民的名臣。而淳安,仅仅是他为官生涯中地四年,试问,当时百姓,还有大明官方的评价,难道比现代人还了解他吗?
但作为明代知县中的一员,海瑞又有其独特性。他居官的胸襟气量决定其政治高度不同于那些得过且过、平庸无为的知县。海瑞怀揣淑世济民的理想,将治理一县看作是治平天下一般,在这种大胸襟气魄之下,他为践行自己的儒家抱负,从实践中反思政务,因地制宜地为淳安制定兴革计划。
1562年,海瑞平调到江西兴国。之所以调到兴国,是因为海瑞在淳安的治理,上级很满意,兴国的情况,比淳安差不少,也需要海瑞这样的官员去治理改变。
海瑞到兴国时,正值辛酉兵燹(辛酉年指嘉靖四十年即1561年,闽、赣、粤等地流民起义)之后,兴国为流寇三次劫掠焚毁,闾里萧条,十室九空,加之赋役日增,民多逃窜。
海瑞深入查访,了解实情,发现原本官府造册登记的五十七里户口,到现在竟然只剩下一半还不到,许多村落人烟寂寥。
目睹如此荒凉的景象,海瑞感到十分痛心,决定把安集流民、恢复生产作为第一要务。他开始按照在淳安的“淳安经验”,并且结合前任知县的做法——他的寝食大半都在田间,并将清丈完的土地分给无业无田之人,并且大力招揽流民,结果当然是跟在淳安一样效果杠杠的。
兴国县冗官冗费、随意摊派问题十分严重,民众渴望为政者锐意革新,将这一弊政消除。为改变现状,海瑞先后写下《兴国八议》等文章,上书巡抚吴百朋,极力恳求他信任与支持一心为民、担当实干的县官,为他们的改革撑腰鼓劲,不使之有掣肘之叹。
接下来就是他又不畏权贵的一次了,张魁、张豹是当时兵部尚书张鏊的宗族子弟,到兴国购买木材时,挟势骗财,欺压山民,引发纠纷。
海瑞是直臣,不是莽撞无知之人,涉及到京中官员子弟,他慎之又慎,又与当地百姓仔细对证,确实没有冤枉他们。
虽然张鏊十分急切,海瑞依旧置之不顾,他说,为官者关键在于“服人之心”,不在“服人之口”,痛斥张鏊以权压法、赵推官徇私枉法的罪状,认为“有官守者,不可与俗同谋同道也”,“法可执于庶民,不可行于乡宦”的弊端应当革除。最终吴百朋等无可辩驳,不得不将张魁两人按律处置。
有理有法,刚正不阿,你们说他没为官的本事?封建的古代官僚,有几个能做到这个份上?
他重视农桑,曾作《劝农文》,劝课农桑,发给农民稻谷种子,大力兴修水利,减轻水旱灾害带来的损失。在距离县城七十里的回龙(今为兴国县城冈乡回龙村),他令人开凿水陂,可灌溉千余石田亩,后世称为“海公陂”。
他又继承了前任知县卢宁的未竟事业,在县城南二里许修建水坝,并发动群众在坝上种植松树万棵,以保护水口,大大减轻了洪水的灾害。“海公出宰为民虑,课民种松松作涛”。为纪念海瑞的功绩,百姓将之称为“海松坝”。
可以说,海瑞在地方做主官的时候,改革二字贯穿始终,没有执政能力的人,怎么做到在处处得罪人的环境下,还能正常升官,并且考核成绩还很好?网络喷子真的是什么都喷。
很快,海瑞被调到京城为官。虽然这次只升了两级,还是没有太多实权的正六品户部主事。
但就是在这个职位上,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二月一日,海瑞在棺材铺里买好了棺材,并且将自己的家人托付给了一个朋友。然后向明世宗呈上了《治安疏》。

海瑞批评世宗迷信巫术,生活奢华,不理朝政等弊端。
要面子的嘉靖自然很生气,很快就把海瑞下狱了,而且是令人闻风丧胆、可以不判先诛的诏狱。
即便这样,都没有找到诛杀海瑞的一点小理由。当然,可以让他“莫须有”的死去,诏狱里的人这事干多了。但就是没人愿意干掉这位清官。而且,从皇太子、首辅大臣,到文武百官,都是保海瑞的。
嘉靖皇帝虽然要面子,但也知道海瑞真是一个好官。所以病重弥留之时,反思了自己的行为,肯定了海瑞治安疏里面的批评。
嘉靖死后,海瑞得以大赦,官复原职,不久改在兵部任职。后来调大理寺任职,提拔为尚宝丞(就是秘书处盖章专员,也算常伴君王侧),是闲散职位,但不能说不重要,这也是其他人拿海瑞不受重用的话柄之一。

清·顾尊焘《海瑞像》
其实浅浅分析,在以孝治天下的封建社会,一个被前任大领导下过诏狱的人,被前任大领导儿子放出来了,把他安排在一个稍微重要的地方,怎么,他是想要给自己制造麻烦吗?
隆庆三年(1569年)夏,海瑞升调右佥都御史(正四品),外放应天巡抚。辖区包括应天、苏州、常州、镇江、松江、徽州、太平、宁国、安庆、池州十府及广德州,多为江南富庶的鱼米之乡。
朝廷正四品官员,虽然是外放,但是应天府,那可也是大明的都城!这不是重要职位?
并且,历史上对于海瑞来到这里的记载,正是他名声显赫,属吏害怕海瑞的威严,贪官污吏很多自动辞职。有显赫的权贵把门漆成红色的,听说海瑞来了,都改漆成黑色的。宦官在江南监督织造,见海瑞来了,就减少车马随从。
怎么,没有执政能力就会拿着张嘴乱说的人可以做到这个程度吗?他的做法刺痛你们神经了吗?
海瑞到任后马上有针对性地巡视松江府上海县,了解到吴淞江下游河段“潮泥日积,通道填淤”,太湖泄水不畅,遇上雨涝,周围数十万亩土地被水淹没,酿成大灾。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海瑞撰写了报送朝廷的《开吴淞江疏》:“浙江杭嘉湖三府与苏松常三府,共此太湖之水,吴淞江开则六府均蒙其利,塞则六府同受其害”,掷地有声地提出:“是吴淞江一水,国计所需,民生攸赖,修之举之,不可一日而缓也”!
《明史·海瑞传》记载:“海瑞锐意兴革,请浚吴淞、白茆,通流入海,民赖其利。”
有人说,海瑞如果连河都修不好,这官就白当了。完全是无稽之谈,难道当了这种级别的官,就应该会修好堤坝疏通好河了?他既没有在工部干过,也没有在河道总管等关于河道堤坝的职位历练过,为什么要这么苛求他呢?
对于张居正推出的一条鞭法,海瑞很认可,但也提出自己的意见,在底层摸爬滚打过的他说,一条鞭法很好,但不太可能会成功,因为这触犯到了一大堆官员和大地主的利益。
海瑞向张居正进言说:如果不能好好先把地方官场整顿好,那么,一条鞭法就只能小小前进,然后成为后代的借鉴罢了。
海瑞这种建言,真是一针见血!一句话,官场不好,再好的经,都会被那些贪官墨吏念歪!
事实就是,只有海瑞这样有能力的清官主政,一条鞭法才能很好地执行!
事实就是,在他半年任期内,一条鞭法推行的特别好,他走后,一条鞭法很快就失效了。









对海瑞扣得黑锅,我最不服的就是:大家都觉得他严于律己就算了,还苛以待人。
事实是,他从没苛以待人,他只是落实朝廷的纲法而已!从他断绝黑色收入来说,怎么,难道你们觉得官吏贪污贿赂是对的?你们怎么不去当这些百姓的面说?
他自己开辟园子种菜什么的,这些都是他自己的做法,可从没有去苛求他人也如此。在封建古代那种时期,这种清廉正直的官员,不是百姓们所盼望的清官吗?
真的是难以理解故意硬黑海瑞的人。
最后,我们看看百姓们对海瑞逝去的怀念场面。海瑞的死讯传出,南京的百姓因此罢市。海瑞的灵柩用船运回家乡时,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的人站满了两岸,祭奠哭拜的人百里不绝。
去世时是正二品的高官,朝廷非常认可他,追赠了从一品的太子太保。
海瑞因为过于刚直,无人能敌,只能被那个物欲横流的官场一直排挤,无法真正可以为天下百姓做事。
海瑞执行的一条鞭法最好,但不想与大明官僚系统割裂的张居正,却因惧怕海瑞的刚直不阿,不敢委以重任,弃之闲职。真是可惜!
填个坑,有人说海瑞饿死女儿?这真是天大的黑锅!暂且像传说的那样,海瑞的女儿因拿了别人的吃的,与男性有了肢体接触,因为父亲“男女授受不亲”的话,倔强到饿死。
但是,想想逻辑,海瑞作为一个不支持女子守寡这些程朱理学的恶毒之学的人,他会如此迂腐?
他之所以会试落榜,正是因为他不拘泥于古文,他写了《平黎策》,希望皇帝可以为天下修路,便利百姓。
国考你写了一篇跟题目完全不沾边的文章,只为了可以让百姓们获益,你愿意吗?
你愿不愿意我不知道,海瑞很愿意,他愿意牺牲自己的前途,让上层看到这一篇,得到这种机会,惠及天下百姓!
如果连海瑞这种人都会迂腐,当时的明朝就没一个正常人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海瑞并不无能,反而是堪比张居正的名臣|文史宴
明朝历史人物——海瑞(明朝政治家、著名清官)
海刚峰:大明帝国的顶级智商流量,他是如何做到的?
谁是《大明王朝》的“第一辩手”?海瑞能排第二,胡宗宪才是NO.1
大明1566解说文案(10)
康熙为什么不喜欢清官︱陈事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