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马王堆汉墓遗址

马王堆汉墓发掘时状况

马王堆汉墓1号墓出土辛追夫人复原图

马王堆汉墓1号墓出土素纱襌衣

  各位领导、嘉宾:

  大家好!我是讲解员×××。

  欢迎您们来到被誉为“世界第八大瑰宝”的马王堆汉墓遗址参观游览,我非常荣幸能够作为大家这次游览的讲解员。我将尽力使大家通过我的讲解,了解马王堆汉墓遗址的发掘历程、出土文物、研究成果及其产生的深远影响等方面,不足之处还请大家多提宝贵的意见。

  马王堆汉墓遗址位于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马王堆街道马王堆社区,湖南省人民医院马王堆分院内。2013年5月3日,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6月,马王堆汉墓被评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宝之一。

  马王堆汉墓入口处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马王堆汉墓遗址入口处了,在正式参观之前,我先介绍下马王堆的由来。

  马王堆是浏阳河下游冲击平原中隆起的一片土堆,长约500米,宽约230米,土堆上东西各有一圆而平的土冢,相距20余米,底部相连,远远望去,因外形很像马的鞍具被当地人叫做“马鞍堆”。关于这些土冢,有着诸多美丽的传说。北宋《太平寰宇记》中记载,西汉长沙王刘发在长沙县东侧十里地埋葬其母程、唐二姬,人称“双女冢”。明清时期的地方志也多依此记载,如光绪年间的《湖南通志》中明确指出“二姬墓在长沙县东”。又相传为五代时期楚王马殷及其家族的墓地,故名马王堆。原来马殷曾建都长沙,其父子经营长沙数十年,留下了多处遗迹至今,如“九龙殿”、“马王街”等。关于马王堆是马氏家族坟地的说法,也有人对此存疑,认为这里只是一座疑冢,而且还从地方史志中找到了支持这一观点的相关记载。如光绪年间的《湖南通志》引用《善化县志》曰:“马王疑冢,在县东南五里,楚王马殷筑,相传三千三百六十七冢。”

  勘探、发掘过程

  1951年冬,考古学家夏鼐来到长沙进行考古调查,在长沙东郊五里牌发现了2个相连的土冢,他根据自己渊博的考古学知识判断是汉代墓葬。1952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湖南文物管理委员会联合调查了这片土丘,确认此地是大型的汉代墓葬群。1961年,湖南省政府将其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树立保护性标志,但并没有进行发掘。

  1971年底,为响应“战备”动员,位于马王堆附近的省军区366医院决定在马王堆的两个小山坡建造地下医院,施工中经常遇到塌方,用钢钎进行钻探时从钻孔里冒出了呛人的气体,有人用火点燃了一道神秘的蓝色火焰。被点燃的那神秘的蓝色火焰让人感到恐惧和不解。最早接到消息的湖南省博物馆的侯良马上意识到,遇到的是一座古代墓葬,在湖南土话里把这样的墓叫火坑墓。

  1972年至1974年先后在长沙市区东郊浏阳河旁的马王堆乡挖掘出土3座汉墓。据考证:此墓地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軑侯利仓及其妻儿的家族墓葬。墓葬均坐北朝南,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占地面积4670平方米,出土随葬器物共3000余件。这3座汉墓规模宏大,排列有序,呈“品”字分布。西土冢编为二号墓,为利苍的墓;东土冢编为一号墓,是利苍妻子辛追的墓;一号墓南边的一座编为三号墓,是他们儿子的墓。

  3号墓入口

  请大家随我一起,首先参观马王堆3号墓。据考古资料显示,三号墓与一号墓共同一个大封土堆,墓口上方的原属于三号墓的封土堆仅剩余2米多,为五花土。墓坑为带墓道的长方形竖穴,方向为南北方向,深约17.7米。墓口南北长约16.3米,东西宽约15.45米。墓口以下有3层台阶,每层内收1米左右,下方为斗型坑壁,直达墓底。墓道位于墓坑北端中部,坡度为19°,靠近墓口一侧建有两座跪姿陶偶人,有残损。墓底和椁室周围填充有木炭,木炭上方有白膏泥。棺椁共有二椁三棺,墓底放置有三根垫木。棺室长2.61米,宽1.22米。

  现1、2号墓坑已回填,3号墓坑保留作为参观场所,供对外开放参观。

  1号墓封土堆上

  参观完3号墓后,请大家注意台阶,随我一起参观震惊世界的辛追夫人出土的1号墓。1号墓所在的土冢的封土,在挖掘前高20余米,底径50-60米,大部分为夯土,顶部为圆形平台,直径约有20多米,大部分为人工堆砌,封土下侧为自然形成的一座高约4-5米的小土堆。封土下为墓葬。墓口南北长19.5米,东西宽17.8米,以下有4层台阶,再下则是斗形坑壁,直达墓底。墓底长7.6米,宽6.7米,深16米,自墓顶至椁室深达20米。椁室由外、中、内三椁,外、中、内三棺和垫木组成,内棺中放置女尸1具,保存十分完好。椁室长6.72米,宽4.88米,高2.8米,随葬物品非常丰富,有丝织品、帛书、帛画、漆器、陶器、竹简、竹木器、木桶等物品。棺椁四周及其上填塞层层木炭,厚度为30厘米~40厘米,重约1万余斤,当时整整装了4卡车。木炭外面再以白膏泥填塞封固,厚度达60厘米~130厘米。大量的木炭及夯打得十分致密的白膏泥,从而起到了极好的防潮、隔绝空气的作用。

  1号墓的庞大椁室和4 层套棺,采取扣接、套榫和栓钉接合等方法制作而成,约用木材52立方米。椁室用厚重的松木大板构筑,长6.73米,宽4.9米,高2.8米,下置垫木和两层底板,再树4块壁板和4块隔板,便形成居中的棺房和四周的边箱,上部覆盖顶板和两层盖板。4层套棺用梓属木材制作,内壁均髹朱漆,外表则各不相同。外层的黑漆素棺体积最大,长2.95米,宽 1.5米,高1.44米,未加其他装饰。第2层为黑地彩绘棺,饰复杂多变的云气纹及形态各异的神怪和禽兽。第3层为朱地彩绘棺,饰龙、虎、朱雀和仙人等祥瑞图案。第 4层为直接殓尸的锦饰内棺,盖棺后先横加两道帛束,再满贴以铺绒绣锦为边饰的羽毛贴花锦。3号墓的椁室南边箱多一纵梁。套棺3层,外棺和中棺的外表均髹棕黑色素漆,未加其他装饰,内棺则在加帛束之后满贴以绒圈锦为边饰的绣品。2号墓从残存的痕迹看来,结构和 1、3号墓有所不同,椁内置2层棺。

  2号墓封土堆上

  2号墓位于1号墓的正西侧,即马王堆双堆的另外一座。二号墓封土呈圆形,高6m,底径31m,墓室上部为上大下小的椭圆形坑口,口径为8.9—11.23m,下部为长方形,挖在原生土中,长7.25m,宽5.95m,深3.27m,正北有一斜坡型墓道。墓具由二椁二棺组成,已朽坏,仅存下半部份。

  2号墓的墓口距离2号墓墓口最近距离约为23米。墓坑为带斜坡墓道的竖穴,南北朝向。封土堆上部为不规则椭圆形,南北长11.5米,东西宽8.95米。近底部3米处为长方形的墓室,长约7.25米,宽5.95米。墓道口位于北侧正中,靠近墓室一侧建有两座跪姿陶偶人,有残损。墓室内部正中为椁室,椁室外填满白膏泥和黄膏泥。由于经过盗掘,棺椁上层已经腐烂,无法辨别情况,仅底板保存完好,一共4层,可推断其为一椁三棺或二椁二棺结构。发掘结果表明,2号墓在唐代就已被盗,后又经多次盗掘,破坏极为严重,棺椁倒塌,大量文物被毁,墓主人的遗骸散乱不堪,实在令人痛惜。

  马王堆汉墓出土珍贵文物3000多件,现均存放在湖南省博物馆。马王堆墓出土器物众多,不乏精品,完整的女尸更是世界奇迹。很多学者将马王堆与世界第七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相提并论,“北有兵马俑,南有马王堆”。有的甚至认为马王堆的价值要超过兵马俑。在马王堆浩瀚的出土文物之中,享有20项世界之最。国家文物局公布的《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共 64件组国宝级文物)中,唯有马王堆汉墓独占三件,分别是:a、直裾素纱禅衣b、马王堆一号墓木棺椁c、马王堆一号墓T型帛画。

  马王堆三座汉墓因发现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尸和极具科学、史料和研究价值的数千件随葬品而引起轰动,整个墓葬及其出土文物,代表了汉初文明在经济、哲学、历史、艺术、军事、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突出成就,对于研究汉初长沙国乃至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十多年来,马王堆汉墓吸引了数以千计的学者投入其中的研究,硕果累累,其内容涉及学科极为广泛。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大量的帛书典籍,众多的出土文物让一代代学者穷之不尽,也使“马王堆”学成为一门显学,成为学术界经久不衰的研究课题。马王堆汉墓的特殊价值,可以说举世无双,任何一座墓葬都无法与之媲美。

  1992年在长沙举行的“马王堆汉墓国际学术讨论会”上,有来自英国、美国、法国、瑞典、意大利、加拿大、日本、泰国以及台湾、香港等地的专家学者60余人,收到论文60余篇。时任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李举勤认为:前一段的研究仅仅是一个开端,今后还应从更深、更广的范围进行研究。2003年,“纪念马王堆汉墓发掘3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在长沙召开,有来自世界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盛况空前。据统计,马王堆汉墓研究已涉及17种学科、50多个门类,研究热潮至今不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周一墓——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古物地域性研究资料必备欢迎关注、分享)
【长沙】马王堆汉墓
【丙申宝笈】马王堆汉墓简(下)
祖国风光(3899)长沙马王堆汉墓
遮诠——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纺织品
谈古论今话湖南2023-5 马王堆汉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