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元昌的摄影世界」微信群的每日看点2017.09.08


戴菲:今天想和大家讨论的一个小小的话题是,照片中我们忽视的一些细节。

首先我倒是从一张照片开始。

朱卫平
评语:非常有趣,朱老师今天在群里放置了两张类似的照片,有点想我们曾经做过的游戏,大家来找茬,当然朱老师没有像给大家设置难度,两个同样的画面,唯一的不同就是多了一个行走的人,另一张与此相同,只是缺少了一个人物。

这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兴趣,朱老师可能也是有意的,他或许想让大家挑挑看,哪一张更舒服些?或者说哪一张更入眼?我觉得这似乎没有答案,因为每个人的观点都不同,但是这启发了我的一个思路,照片中有什么东西是小小的,但是是重要的,而且容易被我们忽视的呢?

如果我们做一个假设,朱老师的这幅作品只有一张,无论任何哪一张,其实并没有好坏,多了一个人物之后,以我来看,我觉得有人的好,因为她带动了整幅作品,给人一种结构的平衡之美,虽然去掉人物并没有减损照片的任何方面,但是多这么个人物,照片活了起来,人们的视觉有了对比,整幅作品多出了一个'忽视'的细节。

所以这就提出了容易忽视的细节。

既然容易忽视,说明这个可以有,也可以没有,但是有一点,如果有了,一定会增加照片的份量。我不是在说饶舌,而是一些重要的艺术家们常常在自己的作品中加入哪些看似不重要的细节。有个例子,大家可以马上去百度一搜,罗中立的《父亲》,大家非常熟悉,我要提醒大家一个细节,这位父亲的耳朵上有一支笔,而且是圆珠笔,非常小的细节,各位现在再来体会父亲这幅名作,我提到的这个细节你似乎产生了不一样的理解感。很神奇。

当然,我想引出的答案是忽视的细节必须有,问题在于,拍摄的时候,我们怎么去意识到?这个画家画画不同,没有就再画一个,拍摄可能不行,所以摄影师现场的随机应变、灵机一动,需要特别在行。

陈佳莹
臧建荣
评语:分别来看看陈佳莹老师 臧建荣老师。

陈老师作品中东方明珠的镜像和玻璃橱窗相互叠加,如果没有东方明珠箭头式的指向,这幅照片的上部分是个空置,上海的光怪陆离就没有了气氛。

再来欣赏一下臧老师的作品,露出阳光的这个部分,正好分割了画面,打伞的骑车人成为一个综合的连接要素,如果只是光影,照片缺少一种活力,我再提出一个问题,如果骑车是个老人会是什么效果?小孩呢?小伙子呢?

经常在自己拍摄的作品中思考一些这种稀奇古怪的问题,照片综合起来的角度会更加协调,原因很简单,你为自己未来的各种不同的观众率先提问了自己,等于就在自己完善自己的画面和拍摄效果。

章祖炜
评语:一个小小的细节是云层中透出的阳光,如果这种四射的阳光更加匀称,更加平衡,我想这就会是一幅更加精彩的作品,看来阳光,尤其是透出的阳光这个细节不能缺少。
李小强
评语:李老师的作品,我们反过来阅读,如果他没有把这位老人设置在画框之中,作品会呈现有趣的搭配效果吗?可能显然不是,但是铁质的栏杆和画框割除了一些不必要的现场细节,现在看看栏杆后面的空调,这些细节很容易影响画面。所以忽视的细节经常会出现双面性,问题在于如何取舍和决定。目前看来,李老师选用一个好办法。这是利用细节反制了细节,很有趣的一种思路,大家可以在平时的拍摄中作为临场的参考。
韩积明
评语:最后来看看我这个主题中最后选用的一张讨论例图,韩积明老师。

韩老师的这幅作品,细节在哪?我想是后面的照片,而且是画面中那位女性,这种忽视的细节与正面人物的一搭一反,产生了一种偏离感,有趣开始产生了。

如果这幅作品的表情或者画面的突兀性更大,那这种有趣的效果离间就会越丰富。

戴菲:接下来的是今天一些其他觉得不错的作品,和主题关系不是非常密切,所以另起来说。
曹巨波
评语:画面的暧昧性非常足,红色的鞋子调动画面,也可以完全视为一个非常协调的画面组合案例。
孙明
张仲迪
评语:都是一路唯美的风格。

孙老师前景中的荷叶裙边与花朵搭配得很合体,如果左上角再有个想匹配的背景或者荷塘等等几乎就是完美之作。

张老师的沙丘驼队是传统的题材,拍得非常见功力,如果天空的云际有变化或者露出光线等等,则也更加完美。

潘惠德
评语:潘惠德老师的多重曝光。

相互叠加的模特和城市高架很有趣,我觉得画面搭配之间没有问题,而且协调一致,如果在搭配的组合之中能表现后期的相互关系,并显示意义性的话,那就成为一类很有趣的城市拍摄题材。

戴菲:好,今天借用各位老师们的作品,对照片中忽视的细节做了一些粗浅的讨论,我想,细节的添加是一个摄影师在进入到中高级阶段时自然会思考的一个话题,对于细节,多或少,其实和整幅作品有密切的关系。如果一定需要给出一个答案,我以为,细节控制在3个左右比较合适,更多的细节会阻碍我们快速地阅读画面。所以回到本次讨论的第一张,画面中左边的路牌、中间的路人、右边坐在地上的人,这个三个不多不少的细节组合我们对于细节的初步认识。同样以一种抛砖引玉的话题,引发各位老师的高见和未来拍摄中的思考。祝各位老师周末愉快!

群友感言

戴永新:@戴菲 戴菲老师今天又提出一个新话题----细节。'忽视的细节必须有,问题在于,拍摄的时候,我们怎么去意识到?这个画家画画不同,没有就再画一个,拍摄可能不行,所以摄影师现场的随机应变、灵机一动,需要特别在行。'受益匪浅!谢谢戴老师的精彩点评,辛苦了![抱拳][抱拳][抱拳]
孙明:@戴菲 聆听老师的点评很受启发,戴老师循循善诱式的点评如国画般淡雅,但丝丝入扣,让我们对阅读作品的'细节'有了新的了解。谢谢戴老师!

'杨群'中心组推荐的亮点作品

2017-No.690-693

No.690作者:臧建荣
No.691作者:朱卫平
No.692作者:李小强
No.693作者:韩积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杨元昌的摄影世界」微信群每日看点2018.07.31
「杨元昌的摄影世界」微信群的每日看点(2018.03.27)
徐兴手摄家园作品分享(九)
「杨元昌的摄影世界」微信群的每日看点
第十二期手机摄影美学班 |学员作品展【二十】
吞像【月赛】5月评选结果公布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