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本是同根生,相欺何太甚?—浅谈“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临床情况       

出现下肢肿胀的情况在临床上非常常见,有经验的医生看到患者单侧下肢肿胀,会很容易想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性,让患者接受一次“彩超”检查通常就能得到证实。

医生们也会发现“肿胀腿”总是左腿远多于右腿,而且有些患者左腿的血栓清除后又很容易复发。这是挺让人感到疑惑的事,为什么呢?

 

 临床问题      

这就要从身体结构上找原因了!

请看我画的示意图:

你知道么?Dou you know?

人体的构造并不是两侧完全对称的,其结构和功能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同。你看,红色的人体内最大的动脉(主动脉)位于左侧;蓝色的最大静脉(下腔静脉)则位于脊柱的右侧。而在它们的下方,可以看到“分叉”,分别向左侧和右侧大腿方向延伸与左或右侧的股动脉或股静脉相连接(注:看影像图片,要设定是站在病人的对面观察,故图片的右侧为真实的左侧,反之亦然)。这种分叉就造成了动脉和静脉有了“交集”。其结果是,主动脉分出的右侧髂总动脉常常会骑跨在汇向下腔静脉的左侧髂总静脉前方,而右侧髂总静脉则很少会受到这样的影响。

“强邻”在侧,“弱者”常受欺。是吧?

DSA图像,黑色的条状影为左髂静脉,可见大量血栓形成

上方明显受压而回流中断。

你知道吗?动脉内的血压远比静脉内的压力高,与之相适应的是,动脉的管壁也远比静脉厚!所以,当动脉与静脉相交叉时,静脉是无法抗衡动脉的,常常会受到“欺负”,如果交叉处的空间不够大,静脉无法舒展,严重时会被压得扁扁的。在这种情况下,静脉内的血液无法有效回流,就会淤积形成血栓;而血栓形成后,又会进一步加重血流的淤积。于是,下肢就会肿胀起来了!

正是由于身体在解剖结构方面存在差异,左侧髂静脉受到压迫的情况也比较多见,有一个专有名词就是说这种情况的——即“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也称Cockett 综合征MayThurner 综合征)。

当介入医生在清除“肿胀”腿患者下肢静脉内的血栓后,如果发现髂静脉始终存在狭窄甚或闭塞,就应该考虑有“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就要想办法“帮一下”髂静脉,进行“扶贫济弱”!否则,清了血栓后,是无法避免很快又形成新血栓的。

DSA图像,髂静脉内血栓已经清除较好,

上方受压情况经处理后改善,对比剂已可顺利向下腔静脉回流

怎么帮呢?

用球囊导管对狭窄处进行扩张成形,是一个较为简单的办法,可以改善髂静脉的血流。但在很多情况下,单纯球囊扩张并不能持久地解除髂动脉对髂静脉的压迫,那么,我们就应该加大力度“建立长效机制”——植入支架充当髂静脉的“主心骨”,以有效地抵抗动脉的压迫和“欺负”。

采用球囊导管对髂静脉受压处进行扩张成形的图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CTV 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治中的应用
认识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典型病例•腘动脉陷迫综合征
左侧髂总静脉压迫综合征伴左侧髂及下肢深静脉血栓
动静脉内瘘的原理
间歇性跛行:腘动脉卡压综合征相关解剖、病因、诊断和治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