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医小讲堂——大血管类】遇到颈动脉夹层,作为放射科医生怎么办?

主讲医生:张子曙教授

拥有美国最高级放射行医执照ABR;芬兰kuopio大学医学院博士后;湖南首位影像介入学博士。具有欧美多国放射及介入学10余年工作经历。致力于美国医疗精准化、规范化理念体系的引入,希望对长期从事放射与介入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者带来帮助,现为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放射科主任,博士生导师。




颈动脉夹层的症状可以多种多样,包括: 1. 颈部疼痛; 2. 头痛; 3. 同侧Horner综合症; 4. 缺血性中风; 5. 视网膜缺血症状等。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症状仅发生于1/3的颈动脉夹层患者


由于上述原因,影像学诊断显得尤其重要。


颈动脉夹层的病因如下:

1. 自发性。自发性颈动脉夹层患者往往有基础疾病,如FMD,结缔组织病等。

2. 外伤性。

3. 医源性


此外颈动脉夹层的风险因素还包括: 
1. 高血压;
2. 糖尿病;
3. 高脂血症;
4. 吸烟等


影像学诊断在颈动脉夹层的诊断中有重要意义,因此,不管是放射科诊断医生还是介入医生,需要掌握颈动脉夹层的影像学诊断。

CT表现:

CT平扫信息相对较少,可能检出新月形高密度颈动脉壁增厚,也可能检出缺血性中风。

CT增强/CTA:

1.夹层段颈动脉增粗;

2.经典CT表现为:新月形血管壁增厚+环形强化,环形强化为颈动脉外膜充血所致。

CT平扫见左侧颈内动脉岩骨管段/海绵窦段交界处(黄色箭头)血管管径增粗,可见高密度新月状管壁增厚。


右侧颈内动脉管腔变窄,可见外膜强化。


3.游离颈动脉内膜片。


4.可以伴发假性动脉瘤形成。


DSA表现:

尽管DSA被认为是诊断颈动脉夹层的金标准,但是DSA往往不能显示夹层的直接征象,如真假腔,也无法显示颈动脉管壁情况。


DSA可以表现为如下特征:

1.血管腔不规则;

2. 血管腔均匀变窄,呈“线样”改变;

3. 血管腔呈串珠样改变; 

4. 假性动脉瘤形成;

 5. 真假腔同时显示,这种情况少见;

侧位造影示颈内动脉呈线样改变,符合颈内动脉夹层。


MRI表现:

T1抑脂和T2加权像可以显示血管壁新月状高信号影,受累颈动脉血管流空消失,颈动脉走行改变,脑缺血改变。

T2加权像黄色箭头时颈内动脉新月状偏心性高信号改变。


T1加权像显示右侧颈内动脉夹层。


颈动脉夹层的基本治疗手段是内科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如果患者有脑缺血症状,可以考虑血管内治疗,如PTA,或植入支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脑动脉夹层影像评估专辑(3):颅外动脉夹层典型影像学表现
颈动脉夹层支架植入术后断裂一例
脑动脉夹层
老年女性突发头晕,问题却出在肺部,多亏放射科医生细心发现问题所在。
神经综述:颈动脉蹼与隐源性卒中的研究进展
关于颈动脉夹层 神经外科医生不可不知这些要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