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献推荐 | CT引导下注射聚桂醇硬化治疗肝囊肿的临床效果分析



饮食保健

2019年8月第6卷第33期

CT引导下注射聚桂醇硬化治疗肝囊肿的临床效果分析

刘晓亮

【(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医院 河北 邯郸056001)

摘要:

目的:分析CT引导下注射聚硅醇硬化治疗肝囊肿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肝囊肿患者8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40例,给予对照组99.7%的乙醇注射治疗,给予观察组1%的聚硅醇硬化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治疗疗效。

结果:观察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7.5%,对照组的总发生率为87.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肝囊肿完全消失的有28例,缩小1/2的有6例,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中肝囊肿完全消失的有19例,缩小1/2的有7例,总有效率为6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CT引导下注射聚硅醇硬化治疗肝囊肿想效果显著,其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还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CT引导;聚硅醇硬化治疗;肝囊肿;临床效果

文献编号:

2095―8439(2019)8―0019―02


肝囊肿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肝脏囊性病变,其分为多发性和单发性。多发性肝囊肿是胚胎时期肝管生长过多,形成囊壁,但是又没有与胆管连接而引起的增生、炎症和液体潴留,从而形成的肝囊肿[1]。目前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的提高,肝囊肿的病发率也逐渐的增高。一般小的肝囊肿是无需要进行特殊治疗的,但是当肝囊肿长到一定的程度时,则需要及时的给予治疗。本研究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肝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CT引导下注射聚硅醇硬化治疗肝囊肿的临床效果,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确诊为肝囊肿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在(35.2±2.3)岁,肝囊肿直径在3.5~11cm平均直径在(6.5±0.4)cm;对照组40例,其中男19例,女21例,平均年龄在(36.8±2.7)岁,甘肝囊肿直径在2.8~12cm,平均直径在(7.8±0.7)cm。所有患者经CT检查均排除恶性肿瘤,且肝功能、凝血功能在心电图检查均无囊肿穿刺禁忌症。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囊肿直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的患者在进行手术前均给予肝肾功能、血常规、心电图等常规检查。让患者处于仰卧的姿势对其进行CT定位,确定囊肿大小以及位置,并确定穿刺途径、穿刺点和硬化剂剂量。带穿刺成功后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引流后的1~2天后对其进行彩超检查,确保囊液全部流出后给予硬化剂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注射聚硅醇注射液,囊肿小于6cm注入100mg,大于6cm的注入200mg;给予对照组无水乙醇治疗,注射的剂量要根据囊肿的大小来衡量且不能超过100ml,两组患者在完成注射后均改变着体位,让聚硅醇和无水乙醇充分的与囊壁接触,提高硬化效果。术后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的检测,观察患者是否有出现腹痛发热、心慌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在术后的三个月后对患者肝脏进行复查。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患者进行3个月后的随访,统计两组患者肝囊肿的缩小的情况,以评定治疗的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X2行组间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和治疗疗效比较,观察组中有1例患者发生腹痛发热、2例患者出现心慌的症状,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7.5%;观察组中有28例患者肝囊肿完全消失,有6例患者的肝囊肿消失了1/2,总治疗有效率达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肝囊肿是肝脏常见的疾病,在囊肿小且没有任何病症的时候不需要做特殊治疗,但是如果囊肿逐渐增大,并且伴随着疼痛、局部压迫感、囊内出血、感染等病症时,则需要做囊液引流才能加以改善。目前,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肝囊肿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肝囊肿穿刺引流结合囊壁硬化疗法成为临床上治疗肝囊肿的主要方法,其方法有效的避免了开腹手术带来的副作用,而且这种方法带给患者的痛苦小,还能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目前临床上治疗肝囊肿以无水乙醇硬化疗法为主,这种治疗方法比较简单、有效,对患者的创伤小,在临床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这种治疗方法还存在很多的副作用,如在注射后患者出现发热、醉酒反应、腹痛等,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应用[2]。随着医疗技术的逐步完善,我院在治疗肝囊肿时采用聚硅醇硬化疗法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聚硅醇是一种新型的硬化剂,它能够有效的致其囊肿纤维化,而且相对于无水乙醇治疗其出现的不良反应较少[3]。

本研究通过对40例患者采用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和40例患者采用聚硅醇硬化治疗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中有1例患者发生腹痛发热,2例患者发生心慌,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7.5%,而对照组中有21例患者发生腹痛发热,14例患者发生心慌,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87.5%,观察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P<0.05);在治疗效率上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CT引导下行无水乙醇硬化治疗的疗效不如聚硅醇硬化治疗,并且聚硅醇硬化治疗还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硬化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肝囊肿如何治疗?
【医学科普】肝囊肿的微创治疗,你知道吗?
文献推荐 | CT导引下聚桂醇硬化治疗肝、肾、盆腔巨大囊肿的临床疗效观察
超声介入聚桂醇硬化剂治疗肝囊肿疗效的分析
文献推荐 | 超声引导下PCD联合聚桂醇硬化治疗巨大肝囊肿的临床疗效
文献推荐 | 超声介入穿刺注射聚桂醇治疗肝囊肿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