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让孩子说“谢谢”感恩,聪明的父母都是这样做


  一个周六的傍晚,华华的妈妈和往常一样在厨房忙碌,而华华正在脑桌前蔽打着键盘,玩着游戏。突然,电话铃响了。妈妈因忙着照看煤气灶上烧的菜,便叫儿子接听电话。儿子在电话机前站了大约5分钟后把电话挂了。挂完电话,他显出很不高兴的样子,嘴里嘀咕着:“以后我不接电话了。这么费劲!…”妈妈立刻猜到:准是华华奶奶的来电。华华的爷爷奶奶在外省工作。由于路途遥远,一年中他们只回家探来一次。因此,电话就成了他们和家人沟通联络的纽带。奶奶是一个心感细腻、对小辈呵护备至的人。每个周末,她都要和家里通一次电话。而电话多半是她先打过来—她似乎总等不及孩子们的去电。一周的时间,对于她来说,太长了。每每来电,奶奶都要嘘寒问暖,吃喝拉撒样样过问,事事关心。


    刚才,一定是华华嫌奶奶太唠叨了。此刻华华撅着嘴巴向书房走去。妈妈走过去拉住了他。刚才是谁的电话?”妈妈压住性子明知故间。华华显出不耐烦的样子:“还会有谁?总归是奶奶的了!罗哩罗嘴,又没有什么事情!”“奶奶在电话里和你讲什么?”妈妈再一次明知故问。“还不是每次都一样?什么‘早饭一定要吃好晚上!要早点睡觉!什么“在学校上课累不累?‘放学后打球吗?长胖点了吗?呀,真是烦死了,不说了!”华华越说越不耐烦,挣脱妈妈的手朝书房走去。妈妈看到孩子这个样子,觉得一定要好好教育孩子。


     吃饭的时候,妈妈放意把筷子放在桌子的最边上,华华看见了,忙把子移到了桌子正中间,孩子还特别对妈妈说:“幸亏我把筷子放好了!妈妈却没有对华华表示感谢,而是冷冷地说:“不是没掉下来吗?我又没叫你帮忙!华华听了妈妈的话,觉得特别委居:“我好心好意把筷子摆好了,你怎么说这样的话?”妈妈觉得这是教育华华的最佳时机了,她地缓缓地说道:“你看,你刚才出于好心,我本应感激你才对。可我没有,所以你很生气。那你想想,刚才,奶奶出于对你的关爱,给你打了长时间的电话,可你不但不感激,竟还嫌烦。你说,你这样对吗?孩子,要学会说“谢谢’!”华华低下了头,不吭声。过了一会儿,他抬起了头,声音很轻但很有力:“妈妈,你别说了,我懂了!



    像华华这样的例子在青少年中不在少数。现在的孩子很难体会到长辈的爱心,很多父母甚至叹息道:“现在的孩子太少感激之情,连句谢谢都不会说。”感激之心不是先天的,亦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是在道德教育、环境熏陶和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我们如果在待人接物时能常怀感激之心,那么就可以建立和谐、融治、温馨的人际关系。家长要从生活点点滴滴小事中发现教育的素材,适时地进行教育,长期坚持,潜移默化,感恩之心必定会牢牢地植入孩子幼小的心灵。



    父母本身要以身作则!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就是自己的亲生父母!做的好坏,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印记在心灵的深处!他会在父母的直接影响下,跟着你们复制着爸妈所有的语言,肢体动作!这个时候的孩子最容易学到东西了,及早给孩子灌输健康的营养,能让孩子在早期教育中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应该从小事做起。比如用餐,用餐时间是教育孩子的最重要时机,也是沟通的好时机。父母在用餐时,可以借此机会谈谈厨师、服务员的辛苦,表示对他们的感激,不要让孩子误以为他们的劳动是理所当然的面心安理得。在日本,一些家长教育孩子用餐时,一定会双手合十,说声:“我领受了。”然后才动筷,吃完后,总说:“感谢妈妈,今天的饭菜真好吃。”才离开餐桌。而我们的父亲常常边看报边吃饭,吃完饭就一声不吭地离开。孩子看在眼里,学在心里,可能一辈子也不会说出句赞美母亲饭菜的话。


   作为父母,不要过分屈从孩子的要求,有些父母满心希望孩子产生这样的想法:“爸妈真是太爱我了,我好感动,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报答爸妈。我真感激父母。”其实溺爱孩子,并不能让孩子萌生感激之情。对孩子的关爱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不会感激的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受到良好教育的独生子女之所以被称为“小皇帝”,是因为他“自我膨胀”,对周围的人过度的爱心视为天经地义,总不知道心怀感激。父母要教会孩子真诚地对他人说“谢谢!让孩子学会感激他人,让孩子在谦虚和真诚中得到朋友的帮助,从而一步步走向成功。


     父母要引导孩子热爱自已的爸爸、妈妈等长辈,喜欢老师和班中的同学;感激爸爸妈妈和老师们对自己的爱,对自己的教育和帮助。并采取一些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比如说,教师节给老师送张贺卡;帮助爸爸妈妈干家务等等。


    父母要引导孩子尊重周围的劳动者,感谢他们为社会做出的贡献,使我们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父母要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现在的绝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他们已经习惯了爸爸妈妈的照顾,并且觉得这是应该的,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感激他人。这样的孩子开始在集体活动中很难和同龄伙伴和睦相处,也不懂得感谢别人为自己做的事。只有在集体活动、集体交往中碰了几次钉子之后,才会意识到要想到他人,要感谢他人,在活动中获得与他人相处的经验。


    感恩之心不是天生的,发自内心的感激需要时间来培养。让孩子学会感恩,就是让他们懂得尊重别人,对别人的给予心存感激。因此,父母应该让孩子从知恩、懂恩开始,学会感恩、报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爸爸妈妈,你合格了吗?
为这个孩子的父母点赞,机智教育孩子防性侵!
奇葩爸妈坑娃的6个瞬间,沾上任何一条的你都要脸红
“妈妈,你为什么要压着爸爸”,聪明的爸爸,灵机一动化解了尴尬
失明父母病情恶化无钱手术,懂事的儿子放学不愿进家门,原因扎心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