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孩子拿学习与家长讲条件时,家长应该怎么办?

    最近,朋友跟我聊起他家4岁孩子说孩子开始学会和他讲条件了,比如“如果老师今天夸我表现好,放了学可不可以带我去吃肯德基?”起初朋友没有在意,随口就答应了,但随着这谈条件的事情越来越多,他不由地担心起来。孩子是从何时学会讨价还价的呢?

    当孩子跟家长讲条件的时候,家长应该感到骄傲。孩子的自我意识已经开始成长,所以在这个时候家长更多的应该是培养孩子自我意识的健康成长,而不是把重点放在让孩子听话。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孩子成长为健康的独立人格,让他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所以,当孩子跟家长讲条件时,家长应该把自己的身份放低,与孩子平等。作为朋友跟孩子商量问题而不是作为家长跟孩子讨价还价。

    产生想象的根源在于父母。因为以前也肯定这么做过,家长也做到了,给孩子留下这种讲条件的印象和习惯。小学和初中孩子毕竟年龄还小,对事物认识不成熟,大脑扔在发育过程,一旦形成某种思维定式以后比较难于纠正。很多家长忽略了孩子思想方面的观察,引导和教育,这是根源。孩子总和你讲条件,说到底还是亲子之间的沟通出了差错。想要与孩子建立健康的沟通模式,不仅要有爱,也要讲原则,守住底线。所以,讲条件不如和孩子谈底线。

    孩子学习目的不明确。 作为家长应该对孩子的教育应先如何做好品德的教育,从而树立为什么要学习,学习好是为了长大后能够立足社会,能够提高人生的价值,总不能一心向钱看,进而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换取应有的报酬!

  “交易”会模糊孩子的是非观。有一次去一家火锅店,一进门就看见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在店里乱蹿,在端着菜肴的服务人员身边钻来钻去。孩子妈妈看见了,赶忙制止:“别跑了,这样很危险!”但男孩置若罔闻。妈妈边追边说:“你给我站住!”小男孩一看妈妈来追,他反而更来劲了,最后妈妈没办法了,说:“你快回来乖乖吃饭,下午我带你去看电影!”孩子听完满脸高兴,立马安静下来,乖乖地回去吃饭了。就拿前面在火锅店乱跑的孩子来说,妈妈制止他的原因在于:这种行为对人对己都不安全,不仅会对店员造成困扰,还可能打扰到其他就餐的人。然而,这位妈妈让孩子安静下来,却是用“看电影”作为筹码换来的,孩子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问题,那么下一次,他还会做同样的事情,甚至变本加厉。孩子都是很聪明的,当他发现可以通过某种方式“要挟”大人,达到自己的目的时,他就会故技重施,哪怕他的要求并不合理。所以有些时候,我们不能责怪孩子蛮不讲理,因为是我们家长愿意跟他进行“交易”,而他只是熟练运用了这套规则而已。

   凡事都跟孩子“讲条件”,等于抹杀了孩子的内在成长动机。就拿最常见的学习奖励来说,很多家长会预设条件,比如“你钢琴考到十级,我就带去旅游”。这类家长没有明白一点,那就是这种做法等于把学习和奖励摆在了对立的位置。孩子对奖励的渴求越大,学习这项任务就会让他越反感,因为他执着于得到奖励的满足,把学习过程当成了一种障碍、一种煎熬。实际上,学习不需要奖励刺激,也是能带来满足感的,学习弹钢琴,本身就能从音乐中获得美妙体验,然而,这种动机都被奖励制度硬生生地压下去了。也就是说,当交换和奖励被滥用的时候,孩子就丧失了学习的享受感。

    贿赂方式会养成孩子讨价还价的不良行为。父母经常“贿赂”,孩子经常“受贿”。在每个家庭都多少上演过,家长用这种方法来应对孩子短期内的任性行为,能省时省力让孩子按照大人的意愿行事。虽然短期内效果明显,但从长远来看,会给亲子间关系带来负面效应。如果每次都能得到奖赏,为了这份奖赏,孩子会故意找茬,让父母来“贿赂”。或者他们会故意哭闹,犯错误,并且对每次的奖赏和利益的要求都会增加。孩子养成和家长讨价还价的不良行为。如何用正确积极的方法让孩子信任父母,听父母的话?其实家长可以鼓励孩子与自己合作,让孩子参与到亲子互动中来。

    让孩子合作,而不是强迫。让孩子合作就是让他接受你的要求,对你的要求做出回应。如何做到有效指导呢?家长需要用商量的方式来达到目的:如把玩具收拾好可以吗?咱们要准备吃饭了;你自己穿衣服可以吗;给爸爸做个好榜样,把垃圾丢到垃圾桶可以吗;小点声说话可以吗?奶奶在打电话。在请求或者要求孩子做事时,尽量用…好吗,要比“能不能……”“可以不可以……”好得多。因为在孩子看来,如果你语气里在命令他,在情绪上他是不愿意接受的。

    让孩子参与到你的活动中。比如去超市,你可以让孩子帮你找需要的物品,回到家,让孩子帮忙把物品放到指定地方。你会发现,孩子很乐意帮助你完成这些事,他感觉到自己是家庭一份子,有为家里出力做事,还增加了孩子的生活经验。

    教育孩子不能图省事,我们应当让孩子明白,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通过“讲条件”解决,他们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我们在对孩子进行底线教育时,有这样3个原则:奖励孩子要有所选择。不是说家长完全不能用物质去激励孩子,但我们设置奖励,只是鼓励孩子的一个辅助手段,目的是启发孩子的内在动力。所以,对于孩子应该做的事情,我们需要告诉孩子:这是你应该做的,与奖励无关。就像好好吃饭这件事情,它不属于有偿劳动,因而不能试图以此来换取好处。至于其它情况,当孩子得到了奖励,我们也要让他明白,这并不是所谓的“等价交换”。

    和孩子制定专属规则。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给孩子制定一些专属规则, 有些事不能讨价还价。比如吃饭前要洗手、打游戏不能太晚、作业要按时完成、东西要分享、见人有礼貌等等,别怕孩子哭,如果一看到孩子哭就心软了,立再多的规矩也无济于事。有些事可以适当让步,孩子提的要求合理,父母可以给孩子一些自主的空间。再如平常总是管着孩子少吃糖,但孩子生日又收到很多糖果,这个时候可以和孩子商量一天吃几颗,只要孩子提的数量合理,可以答应孩子,甚至可以夸夸孩子主动的自我节制。如果父母用和善而坚定的态度守住自己的原则,那么孩子的自律和责任感,也会逐渐建立起来,良好的性格也会慢慢培养出来。在制定规则时,我们可以给孩子几个选项,比如是先看30分钟电视,再去写作业;还是先写完作业,再看1小时电视。规则要和孩子一起制定,尊重孩子的意愿,在执行方面,就降低了孩子的抵触情绪,孩子就慢慢有了约束感。

    打破了底线,就要付出代价。没有惩罚行为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如果孩子打破了底线,却没有为此付出代价,那就等同于告诉他,底线形同虚设,你可以随意逾越。这里的惩罚不一定是要靠打骂,有时候一个失望的眼神,保持一段时间的沉默,都能让孩子感受到威严,认识到错误。现在很多家庭都是老人在带孩子,当孩子打破底线时,他往往会利用老人的心软来让大人妥协。各位家长一定要让老人和自己站在同一边,不合理的要求坚决拒绝。我们要用自己的态度,让孩子知道底线在哪,让他意识到,今后要在底线范围内做事。不论是奖励或惩罚,讲条件只能解一时之急,最后事情会变得更加复杂和失控。  

   用实际行动帮孩子养成好习惯。孩子每天睡前不肯关电视,不肯去睡觉,与其吼叫让他去睡觉,不如和他提前规定好时间,到了这个时间,我和你都要进入准备睡觉阶段,盖好被子,讲一段故事,然后我们一起睡觉了。家长和孩子共同去做一件事,会让孩子养成时间观念,到了这个时间点,就应该去做这件事。为孩子养成好习惯。

    当我们追求越长远的教育目标时,父母的理解、耐心、信赖,才是孩子灵魂上的养分。每个人都是从孩子过来的,包括我也一样。如果我是家长,我一定会答应条件,但是有一定的前提,就是给孩子设定一个学习目标,当他完成这个目标后,我会给他作为奖励,一是让他与父母之间有一定的沟通与信任,不会让他产生畏惧感,另一个是无形的教给他对以后人生的规划,当他达到目标的时候不仅自己会高兴的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父母也会感到欣慰,关键是又不会影响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跟孩子谈条件,不如划底线
小学生吐槽学习16小时没工资:孩子凡事都要谈条件该怎么办?
【教育专题】家庭教育中如何鼓励孩子
做个有底线的父母,拒绝跟孩子谈条件,才能教育出好孩子
家长要避免错误的家庭教育方法
“妈妈,你给我买玩具我就做作业!”家长必看,不怕孩子讲条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