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创干货>你的十天 与你同在


镇文之图-录取通知书

我想所有人看到它都会为之一动吧

是否突然又想学习了呢

为了它努力奋斗吧!!!





如果喜欢文章的话可以点击上方图片-长按-识别二维码来关注本公众号哦

欢迎点赞和分享


-----我是分隔符-----

        

最后的时间宝贵,为不占用大家过多时间,本文将写得尽量简短,如果有未提及的问题请各位来小窗私信我。小编将围绕下列几个问题展开:

  1. 作息时间

  2. 最后十天要做什么

  3. 各模块的提醒

  4. 心态调整

 


作息时间

        

接下来的时间内,建议每天按考试当天的作息来度过。上午考管综,那么上午就看管综的内容,并且根据自己制定的做题策略大概确定一下做各个模块的时间,以便安排在那个时间段复习相关模块。比如管综做题顺序是数学、逻辑、写作,分配时间各一个小时,那么就从830开始,到930复习数学,以此类推。

       中午的午饭吃多久,午休多久,以至于能够把下午的状态调整好,这些都要考虑在内。对于需要住酒店的同学就更有必要考虑周全了,把每个细节都事先考虑到,事前解决,切莫因为这些他因影响到考研的发挥。考虑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酒店隔音、是否睡得习惯该酒店的床、酒店离学校距离、早餐、午餐、午睡等等。建议提前一两天入住习惯一下,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另外,这个时间段不建议为考研复习而熬夜,先调整适应一下考试当天的作息,在这个基础上再寻求变化是可以的。

 

 


最后十天要做什么


       如果说前几个月所花的时间是一个不断发散学习的过程,那么在最后的阶段里,要完成的就是收敛的工作。收敛即总结,让过去花的时间在当下沉淀下来,先不做新的题,再审视自己一遍,哪些你掌握了,哪些依旧比较模糊。在这个基础之上再去尝试做模拟题,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模拟题一般难度相对大,几乎就是各种新题型,相信做过的同学能体会到。不要因为这种非考研组出的模拟卷坏了你的心情和心态,这种卷就当练练考试策略就可以。

审视自己,是为了探清自己的水平,所谓知己知彼,上战场才能不殆。说到底了解自己是为了自己心里有底,自己目前的水平是怎样,这样上考场不会慌,会做的认真完成,不会的快速略过。

在这个时候,建议多花时间在主观题上,但不是说不重视客观题,两者当然都重要,只是重心偏向主观题。尤其是想考高分的同学,这时候的记忆应该是比较有效的,虽然考完后不久就忘=。=。对于需要记忆的东西,特别是英语,尽量能够读出来。

同样重要的是确定应试策略。应试考试绝不只是考你的知识掌握水平,还要看你的临场应变能力,考验你的心态,这时候应试策略就显得格外重要。应试策略,简单地说,包括各模块的做题顺序及各花多少时间,遇到难题如何应对,哪些题可适当放弃等等。这个话题在上篇文章中也提及,可自行查阅。

下面简要说说各个模块要注意的事项。

 

 

 

各模块的提醒


        各模块的具体复习方法大家可以查阅公众号的历史消息,各个模块都单独有一长文(不过有的模块的历史比较悠久,需要往回使劲刷新才能看到),我想这时候再看一遍会有更深的体会。推荐大家在学习之余自行查看一下。以下开始本小节的内容。

上面说了总原则:收敛。下面细说各模块。

 

  • 数学

 

这时候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太难太复杂的题上,巩固好学过的知识点、熟悉解题思路最为关键,总结错题原因同时改正造成错误的细节问题,比如容易看错题,计算出毛病,题型没理解,知识点掌握依然不充分等等。越是细节问题越要引起重视,尤其在这个关键时段。一道数学题三分,属于比较贵的题型,务必细心!

对于一些所谓针对出题形式的解题方法(充分性判断里的,比如条件1和条件2等价选D这样的规律,再比如每年一般有几个选E几个选D的规律),建议不到万不得已不要用(完全不会,或者做题需要付出较大代价,如时间和心态),还是要相信真理,真理就是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出来。

另外,对于数学的草稿建议认真写,草稿不草,如果真草,很可能说明你的心态比较乱,需要调整。提这一点的目的在于,认真对待所写草稿,有利于考场上平和心态的形成,不焦不躁地答卷。其实与这种状态相比,过快地书写、计算结果并不会省特别多的时间,而在这种细心终会让你有回报。

 

  • 逻辑

 

逻辑的复习要回归到做题上,尤其是碰到长题干的情况如何去应付是重点解决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在长题干中快速找到有用的信息,更快地进入解题环节。我给的建议是在阅读题干的过程中把重复的短语用笔框出来,这个短语可能很长,一般是带有修饰性的。先明确题干说的是哪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这样可以减少二次阅读所花的时间。

逻辑的题型划分比较明确,建议还是按题型来总结。对于考场上总喜欢纠结的同学,比如排除几个选项后纠结于两个选项选哪个的时候,建议看第一直觉,先做个标记往下完成试卷。

对于个别感觉极难的题,可果断、霸气地跳过。

其他具体的可查看《原创干货》系列逻辑篇。

 

  • 写作

 

最重要的有几点:


1. 论效:总结各种逻辑错误的模板,并适度练习,在考前这几天可以找找材料多练练选点,不一定要下笔写,但是要在选完点的基础上回忆如何去分析这个点,即语言应该是什么样的;

 

  论说文:现在的命题趋势是反模板的,不过还是要准备写得比较习惯的结构。在明白各段写什么的基础上,最好也能总结出一套写作手法来,比如段间、段内过渡用哪些词?段内写正面论证采取什么思路?这种思路下用哪些结构写下来比较顺畅?这些都可以去总结,在考场上要做的就是往里面填东西,可以提高写作效率。

 

2. 写作时间。个人觉得,对于写作最稀缺的不只是墨水,还有时间。想在一个小时左右写完两篇还是稍有难度的,所以在考场上对于时间的把握还是很重要的,希望大家能找个时间下意识地去限定自己在固定的时间内完成两篇写作,细化到每一段大概花多久时间需要完成。比如论效安排了30分钟,找点5分钟,第一段花2分钟,四个点每个点34分钟,结尾2分钟。论说文也是,类似这样去安排,这样至少可以在考场上让自己的思绪不至于飘然于尘世,专注于考试=。=。

 

3. 字。一定要写工整哦,工整指的是卷面整体的整洁度。像小编的字,可能单个字看起来不错,但是整体就有点乱,属于飘逸却不实用型。我在考前练字的时候,尽量不连笔,一笔一划地写。考试的时候更是如此,写得特别认真,结果论效的字写得不错,而论说文最后两段又开始写行书甚至是草书了-。-。因此,现在如果再练作文,一定要把“字”这个因素考虑在内,写好字确实比较费时间的。

 

 

  • 英语

 

1. 完形阅读。这个鸡肋,不错太多就好啦,看缘分,不强求。

 

2. 阅读理解。还是要在总结各类题型的做题方法的基础之上,去做新的题,每天做几篇保持状态,尤其是连续做几篇的时候,状态是否能延续到最后呢?这个很重要,因为很可能出现刚开始做阅读的时候注意力很集中,到后面渐渐减弱。所以还是要给自己一个心理暗示,还没有结束考试不能放松警惕。

 

3. 翻译。可做的练习不多,多看看长难句并且用书面语解释翻译出来。最重要的还是要把握一些原则,总地来说,译后中文至少要保证全部翻译逻辑性强、语言流畅等特点,一般来说给的英文材料中前后或上下文语句读起来感觉没什么逻辑关系,这时候就要去思考如何通过添加一些不改变文章意思的逻辑连接词来使中文译文变得流畅。检验翻译的好坏,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别人看,如果翻译的痕迹比较明显,或者感觉前后不知道在说什么(没有逻辑性),那肯定就是有缺陷的,及时改正。

 

4. 写作。个人觉得最终还是看积累,不过如果先前积累得少,也不是没有补救的办法,这段时间多看看好文,尽量背背写写,经历了大学四年的突击考试,相信大家对短期记忆还是比较自信的吧哈哈=。=。如果有需要英语大作文模板的,也可以来小窗私信我。

 

5. 写作的字。尽量不涂改,即使涂改也要文明一点哦,卷面工整是下限,好看没有上限,不要过于哲学即可。

 

 

何种心态备考?


       这段时间总有同学说觉得学不下去,怎么办?我的回答是,学不下去就去玩啊,玩久了就有罪恶感,那时候你就想学习了。不过这是一种被动学习的心态,并不是最好的驱动学习的方式,我想最好的方式应该是内在的,所谓为有源头活水来的那种。

对于何种心态备考这个问题,尤其是考前这一小段时间,我也想了很久,总结就是:征服它!想到这几个字的初衷是,它能给人力量!给自己以这样的心理暗示,是不是仿佛瞬间充满了学习的冲动?我想,能给人动力去学习、进步的心态就是好的心态,不过同时必须是理性的,至少对自己的要求应该在合理的水平内。另外,是不是也可以多看看文首的图片呢?哈哈!

具体的相关内容在之前的经验帖中都有涉及,都是小编花了很多心血写出来的,大家复习之余可多次查看,这不,本来开头说要写简短一些,结果又上了三千五百字,花了不少于四个小时的时间。希望我的这些努力能给大家多一些方法,多一些力量,多一些帮助!

 

        

本文结语

 

       在最后的几天内,不要熬夜,稳定作息,多喝热水,多吃水果,多做深呼吸,用最理性、最平和的心态去迎接人生中的又一次美好经历吧!愿大家都能在考场上发挥自己最好的水平,征服自己,征服考试,给自己交上最满意的答卷!

       另外,在这段时间内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包括学习与心态上的,还是可以来公众号找小编闲聊的哦。

   


   研途有你,陪你到考研的尽头。

   你的考研,我的心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行测技巧高分经验|行测备考经验
在名为“高考”的“那场考试里”
行测两周备考方案
《南瓜老师的教学日记》新篇“考场上心态”上线,一起探究
【考场上如何分配答题时间】在考场如何分配...
师兄师姐临考指南:考前必看的提分指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