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芦洑宝塔重建记(潜江八景之一)
 【转帖】重建的芦洑宝塔今天终于奠基了。此前的艰苦卓绝历历在目。现作此浅记留存纪念。
                                              芦洑宝塔重建记
                                                                                              翰生/文
    据清朝康熙年间《潜江县志》记载,明朝中期,潜江就有南浦荷香、东城烟柳、蚌湖秋月、僧寺晓钟、芦洑宝塔等八大景点。吾研究史料,芦洑宝塔早期建在城北的汉江之滨,是民众为祈福消灾,抗御水患,降伏“河妖”而筹资建设的一座七层(取七级浮屠之意)的实心砖塔,塔高约21米。宝塔伫立江边近五百年,俯视着奔腾汹涌的江水东去,诉说着世间的春夏秋冬,经历着自然的阴阳雨雪。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为降服水患而建的宝塔,在水患的侵蚀这下,于民国年间悲怆而悄然倒下了,但其身影却深深地刻在了潜江民众的记忆之中。

  时逢国盛民丰,潜江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城北近千亩的马昌湖上,以中国戏剧大师曹禺先生为依托,建设梅苑公园。此梅苑并非自然之梅,而是以曹禺先生首创的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所说的戏剧之梅、人文之梅为背景,在梅苑之中建中国梅花奖艺术交流中心、中国曹禺著作创作基地、世博(湖北)馆、曹禺大剧院、梅苑古街、曹禺祖居等著名建筑及景观。

  吾行事好琢磨,设想在梅苑之中重建芦洑宝塔,但在推进时却遭遇诸多艰难曲折,而吾却契而不舍,竭力而为。吾认为,潜江有水乡园林的美誉,而只有水与塔结合,才能让水更柔美温顺,造福于民;潜江山河如此,历史有载,建而有据;一个公园有水则秀,有山则俊,有林则幽,而有塔才灵。其塔在梅苑之中,湖河之畔,有画龙点睛之作用。

  宝塔重建吾请了中鲁古建设计院设计,由殷祖古建筑公司承建。塔高(含塔顶)56米,与中华五十六个民族同数。塔身共九层,每层五米,取“九五之尊”之意。塔基于2010年12月18日打桩,2011年2月14日开光奠基。为使宝塔增添灵气、凝聚人气,吾带赵国义、吴启松等同仁上下求索,先后拜访了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湖北省佛教协会会长正慈大师。大师首肯了吾提出的宝塔每层供一尊佛像,顶层铸钟、架鼓,塔基(地宫)内置放藏经纳宝之宝盒(宝物天知地知)等佛教文化的内容。开光奠基请了市佛教协会会长心恩法师主持。

  吾从已审定的宝塔立面方案中,仿佛有了临塔登高之感:宝塔畔湖,吞虹吐霓;朱柱高耸,交于苍穹;黄瓦盖顶,光辉耀眼;龙柱玉栏,苍莽玲珑;香烟缭绕,瑞霭升腾;游人如织,犹如街市。似“天上人间,人间宫阙”。

    吾再定神而视,此塔如古塔,仿佛在此蛰伏了五百年;此塔又胜古塔,其势昂昂,阳刚强健,风范卓然,将镇守天地,祈福于云云众生。

  在宝塔奠基之时,特留此记录藏于塔基,以解后人考证之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令人神往的“潜江八景” ——《潜江风情录》读感(五) 杨锡垒
杨寨古塔修复记
宝塔湖赋 彭佑明
洞庭游记
【青海之旅】阿柔大寺--(8)
西行漫记:生命是一场骑遇【Vol.9】我做到了,扎西德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