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什么原因造成孩子粗心?

生活中经常听到家长这样抱怨:孩子数学本来能考100分的,可就是抄错一个数……孩子语文考试时把“末”写成了“未”,就因为这一笔……

学生的粗心现象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类是真粗心,是指学生已经理解和把握了相关的知识,对于其中的某些新问题本来完全可以解决,但由于做题时不仔细,一时大意,从而造成错误;另一类是假粗心,是指学习上的新问题,从表面上看已经弄清楚,但是其实是似懂非懂,真正做起来就会感到困难,对新问题答不完全或说不清楚,总是对一部分错一部分,并给人以粗心的假象。

结合十几年的工作经验,我认为造成学生粗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粗心和注意力不集中有关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具体学习过程是依靠短时记忆来进行的,其特点就是容量小,保持的时间短。假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力不完全集中在所思索的题目上,那么另外考虑的内容就进入了短时记忆,并将取代原有的记忆内容。这样便产生了读错词、写错字、算错题等粗心现象。

2. 粗心和求快心理有关

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是为了获得教师、家长等成人的表扬和赞许。现实生活中,有的小学生为了在班上争第一,为了引起同学的关注、得到老师的表扬,不由自主加快学习速度。但由于小学阶段刚刚接触文字、数字、字母等抽象符号,未经多次强化,头脑中还没有形成清楚准确的记忆痕迹,符号被提取时就会出现辨认不清的情况,如形近字、同音字等。而求快心理的存在使学生顾不上仔细斟酌分辨,导致忙中出错。

3. 粗心和情绪有关

我们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学生往往在做简单题时反而正确率不高的现象。这是因为,过于简单的题目,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另一方面,有些孩子平时学习成绩很好,但一到重大考试就会失利,其原因在于学生心理压力过大,太在乎考试和考试成绩,导致意识狭窄、思维混乱。

4. 粗心和自身能力有关

其实,“粗心”的毛病一般孩子都有,同龄的孩子中不同认知能力水平的孩子表现出的粗心程度不同。另外不同年龄的孩子表现出的粗心程度也会有所不同,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能力的不断增强,有些粗心现象会逐渐消失。

5. 粗心和思维定势干扰有关

学生的思维定势表现为以固定的方式、方法去解决“看起来相似”的题目,也就是我们说的“想当然”。例如,孩子们曾经做过这样一道题:一根彩带长68米,先剪去17米,又剪去24米,短了多少米?最初孩子们不理解题意出现很多错误,经过老师讲解及练习后难题解决。几天后,老师又出题:一根彩带长53米,先剪去22米,又剪去15米,还剩多少米?很多学生不假思索地写出了22+15=37的算式。这就是学生们没有仔细去读题目,而是“想当然”地按照先前的题目生搬硬套导致了错误。

6. 粗心和不良性格特质有关

有些孩子在生活中形成了做事匆忙、不认真、缺乏责任感的态度,养成了做事粗心大意,不够细致等不良习惯。例如审题不清不细,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在没有弄清条件之前就急于解答;由于忽视了课题中某些隐蔽的条件,因而找不到解题的突破口;丢题或多答等现象均为性格原因所致。

前面三点是造成“真粗心”的原因,而后面三点则是造成“假粗心”的原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别总把粗心挂嘴边,会掩盖掉背后真实原因
学会跟孩子说话——好家长操作实务
考试成绩不好真的是因为粗心?真正的原因是这些,家长应该早知道!
孩子简单题目为啥容易错
学生粗心是容易忽视的严重问题
提高解题的正确率的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