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代十国时期的“军阀”战争

  五代十国时期内的军阀混战,起始于907年朱温灭唐,结束于970年北宋灭亡后汉,虽然只有短短的63年,但混战的频次和激烈程度于历史上其他时期毫不逊色。

  唐末,王仙芝、黄巢等农民起义,沉重打击唐朝统治,加速了唐王朝灭亡。907年,朱温代唐称帝建后梁,从此,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五代是指唐朝灭亡后依次定都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十个主要政权,包括: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国、南楚、南汉、南平、北汉。五代时期是唐末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和发展,是一个混战纷争的时期。

  就北方来看。从梁太祖朱全忠建立后梁,就一直致力于消灭晋王李克用及谋求统一北方地区的战争。两者相续开展潞州、柏乡、幽州、魏州、杨刘、胡柳陂、德胜、同州、镇州之战以及后唐袭汴灭梁之战等诸多战事。梁晋之争中,北到幽云十六州南到淮河以北,战事几乎涉及整个北方地区。特别是为了防御李克用父子的进攻,梁王朱全忠及后梁朱友贞先后于896年在滑州,918年在杨刘以及923年在滑州三次挖开黄河大堤,致使河南山东水灾严重,百姓流离失所。

  923年,李存勖在魏州称帝,即唐庄宗,史称后唐,定都洛阳。后唐对外强盛,但是内忧积重。唐末帝与石敬瑭早生嫌隙。936年,石敬瑭向契丹(辽)借兵叛变。张敬达率军围攻石敬瑭,耶律德光率军解围,帮助石敬瑭于太原建后晋,即晋高祖。937年,晋军与契丹军大举南下,晋军独自攻入洛阳,后唐灭亡。晋高祖定都汴州,依约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

  后晋将领与百姓对屈尊异族而感到强烈不满,屡次对契丹挑衅。945年,辽耶律德光愤而率军南征,刘知远在太原痛击契丹,杜重威在白沟(河北定兴、新城间)击溃契丹军。946年,杜重威又率军北伐,不战反向耶律德光投降;耶律德光趁机直逼开封,石重贵开城投降,后晋亡。

  947年,耶律德光改国号为“大辽”,其“打草谷”与掠人为奴政策使中原百姓群聚反抗。刘知远乘机在太原称帝,建国后汉,开始收复中原。948年,其子刘承祐继位,开始猜忌辅政诸臣,大杀君臣。郭威起兵南下攻入开封,军士拥护郭威称帝,建国后周。

  郭威登基后剪除若干苛政,厉行节俭,使南流的人口再度有流回中原的倾向。954年,柴荣继位,并在高平之战中击溃汉辽联军,巩固了统治根基。之后,他开始改革军事制度,稳定国内经济,使后周政治清明。在稳定国内后即意图统一天下,他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为目标。955年,柴荣派向拱、王景率军击溃后蜀,收取秦、凤、成、阶四州。955年至958年,柴荣三次亲征,最终击败南唐,逼迫李璟割让江北十四州。

  959年,柴荣乘辽内部纷争之机,率军北伐,攻取瀛、莫、易三州十七县。在准备收复幽州之时柴荣病故,其幼子柴宗训即位。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受命抵御北汉及契丹联军,途中于开封陈桥驿受禁军拥立为帝,回师开封迫使柴宗训禅让,后周灭亡,五代结束。

  这一时期的战争,主要发生在中原各国与契丹之间,以及中原诸国之间。比如,后唐抗击契丹的南侵,历经蔚州、云州、幽州、涿州、定州、曲阳、唐河、团柏之战以及契丹出兵助石敬瑭灭后唐。后晋与契丹之间的贝州之战、戚城之战、马家口之战、澶州之战、邢州之战、榆林店之战、白团卫村之战以及后晋北伐契丹等战争。后周周世宗亲征北伐契丹,收复了燕南失地。契丹族的南侵与中原军民的反抗战争,伴随着五代始终,契丹对中原地区的不断战争、掠夺和残暴统治,严重阻碍了五代时期中原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中原诸国之间的战争以后汉和后周时期最多。如:后汉的讨平杜重威、收降赵光赞、平定关西的三叛(河中李守贞、长安赵思绾、凤翔王景崇)之战;后周先是反击北汉南犯,然后西征灭后蜀,继而三征南唐,北征北汉、契丹,后汉和后周对藩镇和其他政权的战争,为宋朝的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就南方来看。与北方藩镇政权混战持续不断相比,南方诸国相对比较安定,各国统治者采取保境安民的政策维护其割据政权。江淮地区的吴与后继的南唐国势强盛,他们采取联合北方契丹国制约中原的策略,屡次征讨周边国家壮大势力,成为中原王朝的一大威胁。

  902年,杨行密被唐廷封为吴王,建都广陵;939年吴亡,徐知诰自称唐室后裔,建南唐,都金陵。南唐国力强盛,对外联和契丹压制后周,对四周国家采取见机入侵的方式,陆续灭闽国与楚。在南唐东侧,有吴越国与闽国。907年,钱镠被后梁封为吴越王,与吴(后为南唐)敌对,常年征战。909年,王审知被后梁封为闽王,至945年王延政期间,南唐李璟灭闽国。

  在湖广至岭南一带有荆南、楚(后为武平军)、南汉和静海。荆南又称南平国,建立者高季兴原为朱温部将,于907年被封而建。楚国则由武安军节度使马殷所建,927年,后唐封马殷为楚国王,定都潭州;之后,随着楚文昭王马希范去世,国势大乱并分三派势力,南唐李璟趁机于951年攻占长沙,楚国亡。南汉是由割据岭南的清海军节度使刘隐所建立,911年刘隐去世,其弟刘龑继位,于917年称帝,是为南汉;至958年刘晟去世后,国势大衰,位于今越南北部的静海郡开始脱离中国统治,建立了曲家政权。

  南方诸国的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谋求扩张,战争不时发生。如:吴与吴越之间的苏州之战、湖州之战、常州之战;反对南汉残暴统治的张遇贤农民起义战争;楚国谋求领土扩张的夔州之战、江陵之战、溪州之战;后蜀吞并东川及散关、凤州之战;南唐的灭闽之战和灭楚之战。这些战争致使部分地区的社会经济出现了停滞不前或倒退的局面,如苏州和常州之战后,常州从一个十万多人口的城市变成了“常州当吴越之冲,城邑荒虚,户不满千数”。

  五代十国时期,只有短短六十几年,但政权更迭频繁,藩镇政权之间的割据混战更是持续不断,几乎是年年都有战事。《中国战典》记录180余次,平均每年约2.5次;《中国历代战争年表》也记录达70余次,平均每年约1次。割据混战给社会经济和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无比沉重的灾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分钟捋清唐末五代十国史
百战风云--晋安寨之战(五代十国)
《帝国的崩裂》:如何理顺被影视剧遗忘的中华最乱时局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的更替顺序具体是什么?
北宋王朝的统一之路,选择了先南后北,是对是错?
五代十国有多乱?乱到连历史书都不学,学者也不愿意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