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东临沂 / 张文和 【小说连载】/ 《新红日​​ 第四十三章 初露锋芒》(孟良崮战役新编)

作者简介

张文和,山东省蒙阴县人,中共党员,公务员,已退居二线。曾发表长篇小说《亲历第一王牌军的覆灭》和《蒙山参娃》、《天马斗黑龙》、《朝仙桥的传说》等民间故事。


新红日

张文和著

      我的小说,希望您喜欢,更欢迎您批评指正,或提供相关史料。有能帮助联系或愿意资助出版、改变电视连续剧的领导、企业家朋友,我会积极响应您的要求,为您做好宣传。您的每一次转发都是对我的最大支持和鼓励。愿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沂蒙精神做出一点贡献。联系方式18669315169微信同号。

第十八回  抗日铁军撼日军

本回精要与看点:

整编74师的前身即国民革命军第七十四军。在八年抗战中该军参加了淞沪会战徐州会战、长沙会战、常德会战等几乎所有正面战场上的重大战役行动,战功彪炳。尤其是在德安、上高、常德三次战役中表现最为突出,以其英勇顽强的战斗意志、浴血拼杀的战斗精神和辉煌卓著的累累战功,被誉为“抗日铁军”,“王牌军”,是抗战时期军中战绩最辉煌、战功最卓著、最令日寇闻风丧胆的中国部队。

那些已经严重中毒或受伤、无力行走或行动困难,自知难以长久存活,不死也是活受罪的两团残部之官兵百余人,恨透了惨无人道、释放毒气弹的鬼子,自愿留下来阻击敌人,为突围的弟兄争取时间。他们死守阵地不放,誓与常德城共存亡,最后就是死也要拉上几个鬼子陪葬。他们与突入城内的日军逐屋、逐巷争夺,几乎个个都是在手榴弹和炸药包的爆炸声中,与鬼子同归于尽的,全部壮烈殉国,无一完尸。正是:

国难当头举刀枪,七十四军露锋芒。
常德阵地何悲壮,上高会战创辉煌。
视死如归感天地,前仆后继赴国殇。
抗日铁军受褒奖,敢叫日军不猖狂。

第四十三章  初露锋芒

既然敌人以整74师为主力,首先向我华东野战军司令部驻地进逼和发难,我们就应该先来详细了解一下整74师的来历和背景,以及其“第一王牌军”称誉的由来等详细情况。粟裕副司令员最讲究的就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其实在此役之前,我华东野战军情报处就根据野司首长的指示,已经收集了大量关于整74师及其张灵甫的详细资料。

战后,根据陈毅、粟裕等野司首长的指示,为了进一步研究敌人的编制、整训、战法、装备等各方面的特点,以便取其之长,为我所借鉴,华东野战军政治部联络部专门组织抽调了二十余人,在广泛搜集各方面资料的基础上,对张灵甫及其整74师展开了详细的调查和研究,并编写了《国军74师的调查研究》。

我虽然只上了一年多的学堂,但后来在跟随恩师刘德胜期间也学习了许多知识,在那个时候也可以算是有文化的人了,因此当时也被抽调参入了这一工作。由于侦察员的职业素养,我本来就有收集和积累资料的习惯,所以也掌握了不少这方面的资料。

据《国军74师的调查研究》和公开的相关史料介绍:

整编第74师的前身为国民革命军第七十四军,于1937年9月1日在浙江组建成立,最初是由王耀武的第51师(辖周志道151旅、李天霞153旅)和俞济时的第58师(辖吴继光174旅、邱维达172旅)合编而成。

俞济时因有舅舅蒋介石的背景,力压实力更胜一筹的王耀武出任了国民革命军第七十四军第一任军长,冯圣法继任第58师师长。全军共8个团,2.1万人。后来又增补了第57师。其中蒋介石特意为第58师配备的炮兵营有6门105毫米榴弹炮,在当时可算是极具威力的重炮了,曾在淞沪会战中大显神威。

第二任军长为王耀武,第三任军长为施中诚。第七十四军是抗战时期国民党军中战绩最辉煌、战功最卓著、最令日寇闻风丧胆的部队。其中当属王耀武对第七十四军的贡献最大,取得的战绩和战功也最多。

第七十四军曾参加了淞沪会战徐州会战、长沙会战、常德会战等几乎所有正面战场上的重大战役,多次重挫日军,因此享有“抗日铁军”的称号。日军对这支国军中的王牌部队深为畏敬,并以“三五部队”称之(指第七十四军所辖的第51师、57师、58师,皆以“5”字开头)。美军顾问团也曾有过“中国军队只有第七十四军最能打”的赞誉。抗日战争胜利半年后的1946年5月,第七十四军即整编为74师。

“抗日铁军”的赞誉和称号,是由第七十四军全体将士,为了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为了骨肉同胞免做亡国奴,为了父老乡亲免遭日寇涂炭,为了妻子姐妹免受鬼子欺凌,而前赴后继,不畏牺牲,以血肉之躯誓死与日寇拼杀,用辉煌的抗日战绩赢得的。

1937年8月,欲壑难填的日寇继占我东北,侵我华北之后,又公然将魔爪伸向我国经济腹地淞沪杭地区,大举向我华东地区进犯,淞沪会战随即爆发。刚刚组建的第七十四军立即开赴抗日战场,奉命在吴淞口布防,第51师在罗店,第58师在蕰藻浜,都处于当时抗日的最前线,是阻止日军向内陆进攻的阻击战线关键之所在。

特别是王耀武率领的第51师在罗店与日军血战一场,顽强抗击日军精锐师团的进攻,在国军一片混乱的仓皇退却危势之中,只有第51师不畏强敌,镇定自若,奋勇反击,表现出色。虽损失过半,但起到了非常好的示范作用,为中国军民的抗日之战增添了极大的信心,受到了上峰嘉奖,王耀武也由少将晋升为中将,第七十四军从此初露锋芒,崭露头角。

当时在全国都非常有名气的《申报》和《大公报》等报章,均争相报道了51师英勇作战的详细情况。

第七十四军从淞沪战场撤出后,虽然损失和减员较大,但还未来得及补充和休整,就投入了当时的国都——南京保卫战,在湖熟镇汤山镇、熟化镇等地与日军展开殊死激战,多次击退日军的疯狂进攻。南京沦陷后第51师才奉命突围,撤至浦口后,全师仅剩8000人左右。

第七十四军经过短暂休整和补充后,紧接着又先后参加了徐州会战和兰封会战,尤其是在兰封会战中,第七十四军第51师、58师会同国军第87、88师,重创了日军精锐第14师团,振奋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

1938年7月,德安战役(又称万家岭战役)爆发,全力进攻之中的日军,在德安一带苦战两个月难以取得明显进展。为了尽快突破国军德安防线,侵华日军的主要将领、日军第11军军团司令官冈村宁次上将,命令其主力第106师团全力突破五台岭一线,然后向德安西南迂回穿插,企图协同正面攻击部队围歼德安一线约20个师的国军。

9月25日,第106师团突破五台岭,迅速向国军防线纵深推进。10月1日,第106师团主力已进至万家岭一带,但在白云山遭到了国军第四军的顽强阻击。

第九战区司令官薛岳闻讯后,果断决定调集重兵,围歼孤军深入的第106师团!这一作战决心获得了国军最高统帅蒋介石的认可和支持。

10月2日,第九战区调集12个师合击万家岭地区之敌,国军各部从各方向迅速向日军第106师团发起向心攻击。日军第106师团长淞浦淳六郎中将见形势危急,而正面进攻部队又毫无进展,不得不放弃原定进攻计划,掉头回撤,并全力突围,突破口就选在了第七十四军第58师防区。

第58师全体官兵以极其顽强的防御,顶住了日军113联队在空军支援下的多次疯狂猛攻,但是第58师也付出巨大代价,全师经过两天激战,能坚持战斗的仅剩500多人!眼看阵地难保,58师师长冯圣法不得不连连向军长俞济时求援。此时的俞济时手里也没有了预备队,他只好置自身的安危于不顾,只留下了一个班的兵力负责军部的警卫,将警卫营投入到支援第58师的战斗中,这才确保了第58师的防御阵地不失,最终彻底粉碎了日军突围的企图。

10月7日,第九战区司令官薛岳调集兵力,发起了全线总攻。第七十四军作为主攻部队,奉命攻击日军在万家岭地区的核心阵地张古山。第51师153旅作为主攻,151旅作为预备队,全力向张古山进攻。张灵甫当时任第153旅副旅长兼305团团长,他自告奋勇亲率一支敢死队,趁夜从张古山背面的悬崖绝壁登上顶峰,奇袭日军,一举夺得了张古山阵地制高点,并接应全团后续部队占领了张古山

而日寇不甘心就此被歼, 当夜即组织疯狂反扑,并出动飞机与重炮狂轰滥炸,几乎将张古山夷为平地。战斗异常惨烈,305团预备队用尽,营长王之干阵亡,连长以下几乎伤亡殆尽。亲临火线指挥的张灵甫身中7块弹片,鲜血直流也全然不顾,仍然镇定自若,率部与日寇浴血死拼,鏖战五天五夜,坚持没有退下火线。就这样阵地得而复失,失而复得,反复拉锯,打退日军数十次反扑,始终坚守张古山阵地不放。

张古山的攻取和坚守,基本封死了日军第106师团的最后退路,从而保障了战役的最终胜利。此役国军一举收复了九江以南大片失地,日军第106师团几乎被全歼,死伤逾万,连其师团长淞浦淳六郎中将都险些被俘。战役中第七十四军攻得上,守得住,居功至伟。

战役开始前,蒋介石唯恐薛岳将其嫡系部队拼光了,曾两次电令薛岳,要求将其嫡系部队第七十四军调至后方休整,都被薛岳拒绝。而第七十四军在战斗中的英勇表现,确实没让薛岳失望,也消除了蒋介石的担心。

往期链接

1. 《新红日第一章 战局危急》2.《新红日第二章 飞夺主峰》3.《新红日第三章 礼葬灵甫》4.《新红日第四章 美丽家乡》5.《新红日第五章 慈父祥母》6.《新红日 第六章 初识恩师》7.《新红日 第七章 美好时光》8.《新红日 第八章 慈父遭匪》9.《新红日 第九章 父遭不幸》10.《新红日 第十章 偶救恩师》

11.《新红日  第十一章  剿匪未果》

12. 《新红日 第十二章 引蛇出洞》

13.《新红日 第十三章 端掉匪巢》14.《新红日 第十四章 机智带路》

15.《新红日 第十五章 歼敌立功》

16.《新红日 第十六章 临危受命》

17.《新红日 第十七章 妙计诱敌》

18.《新红日 第十八章 奋勇杀敌》

19. 《新红日 第十九章 顽强坚守》

20.《新红日 第二十章  里应外合》

21.《新红日 第二十一章  先敌制胜》

22.《新红日 第二十二章  喜结连理》

23.《新红日 第二十三章  内战阴云》

24.《新红日 第二十四章  缓婚参军》

25.《新红日 第二十五章  保卫临沂》

26. 《新红日 第二十六章  百里传令》

27.《新红日 第二十七章  战略转移》

28.《新红日 第二十八章  崮山设伏》

29.《新红日 第二十九章  阻敌增援》

30.《新红日 第三十章  支援恩师》

31.《新红日 第三十一章  破敌损招》

32.《新红日 第三十二章  水源被毁》

33.《新红日 第三十三章  坚守不退》

34.《新红日 第三十四章  大军压境》

35.《新红日 第三十五章  形势紧迫》

36.《新红日 第三十六章  山雨欲来》

37.《新红日 第三十七章  诱敌深入》

38.《新红日 第三十八章  截取情报》

39.《新红日 第三十九章  珠联璧合》

40.《新红日 第四十章  战役决心》

41.《新红日 第四十一章  巧妙设伏》


1.河南邓州 / 肖旺范 【散文】/《守望》

2.加拿大 / 于新初【散文】/《乡愁》

3.山东烟台 / 李晓艳【诗歌】/《我想,我是醉了》

4.江西上饶 / 吴书明【诗歌】/《参观上饶集中营随感(第一首)》

5.山东临沂 / 刘宝胜 【随笔】《邂逅一场冬季雨雪》

6.湖南株州 / 彭新平【散文】/《走进神农谷彩色水杉林》

7.山东临沂 / 张文和 【小说连载】/ 《新红日第一章 战局危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芷江会战”一场连日军自己都不得不承认失败的战役
十大抗日名将
东北军的结局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六十八
兰封战役:日军师团重炮超中国200万大军总和
湘西会战|湘西会战简介|湘西会战著名战役|湘西会战历史意义
豫湘桂之耻 运输大队显神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