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

周朝源自华夏(汉)民族周部落

周部落源自华夏(汉)民族,周族是居于今陕甘黄土高原、渭水流域一带的古老部族,相传因“姬水”而得姓为姬。周的始祖名弃,为有邰氏女姜嫄所生。周太王古公亶父传位季历,周已是商朝强国。因为遭到戎、狄等西北地区游牧部落的侵扰,周部落的首领古公亶父率领周人迁移到岐山下(今陕西岐山县东北)的平原定居下来。生活于渭河流域(陕西关中地区),其始祖姬弃就是被称为农神的“后稷”

后稷(周始祖),姬姓,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嫄,生于稷山(今山西省稷山县),被尊为稷王(也称作稷神)、农神、耕神、谷神。农耕始祖,五谷之神。

公亶父,姬姓,名亶,又称周太王。上古周氏族的领袖,西伯君主,周文王祖父,周王朝的奠基人。出土文物武王征商簋中的铭文称其为“檀公”

据推算,古公亶父是轩辕黄帝第17世孙.周祖后稷的第12世孙,古公亶父因戎狄威逼,率领族人由豳(的)迁到岐山下的周原(今陕西岐山北)

仲雍(又称虞仲、吴仲、孰哉),本系姬姓,是黄帝的18世孙陕西岐山周族首领古公亶父的第二子仲雍和其兄太伯为让父王实现灭商的愿望,让国南奔,落脚于无锡、常熟一带,建立勾吴王国。他们把王位继承权主动让给弟弟季历季历生子姬昌是为周文王,为灭商建周奠定了基础。

商王文丁为保商扼周族,杀了季历,季历死后,其长子姬昌继位,是为周文王,他曾被商王册命为西伯。西伯姬昌周文王迁都于丰都(今陕西省西安市户县沣河西岸)

周国兴盛于周文王姬昌,次子姬发沣河东岸又建镐京,丰镐二京隔水相望,有桥相连,并称丰镐城。公元前11世纪,率戎车三百,虎贲三千,甲士四万五千与商朝十七万军队大战于牧野(今河南汲县)。周军大胜。纣王于鹿台身背珠宝玉器自焚。商朝亡。因为周部落到古公亶父时迁居于周原,武王灭殷以后,就以“周”为朝代名,周朝立。姜太公在周人的灭商事业里作用巨大,他族姓为姜,出自羌人中的吕氏部族。

周文王姬昌(约前1152年―约前1056年),姬姓,名昌,岐周(今陕西省岐山县)人。周朝奠基者,周太王之孙,季历之子,周武王姬发之父。又称周侯、西伯、姬伯,周原甲骨文作周方伯

周武王姬发(?―约公元前1043年)姬姓,名发(西周青铜器铭文常称其为珷[王),周文王姬昌与太姒的嫡次子,岐周(今陕西岐山)人,西周王朝的开国君主

--------------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三个王朝。周亦为“华夏”一词的创造者与最初指代。周王朝共传国君30代37王,享国共计790年。

周朝分为“西周”(前1046-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

**************************

************************

西周(前1046~前771年)

西周(前1046~前771年),中国历史朝代。从周武王灭商到幽王亡国, 共传12王11代。

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国号为周,定都于镐(陕西长安沣河以东),周成王亲政后,营造新都成周(河南洛阳)。

前1043年,周武王崩,子诵即位,是为周成王,由周公旦辅政

元前1041年,三监(蔡叔度、管叔鲜、霍叔处)看不惯周公旦辅政,联合武庚叛乱,史称“三监之乱”,周公旦周公用了三年时间平定此乱,武庚及管叔鲜被杀,蔡叔度被流放,霍叔处被废为庶民。周公旦摄政五年,开始在雒邑营建东都成周称为“成周”或“新邑”

公元前781年,周幽王继位,幽王三年(公元前779年),幽王废嫡立庶,废太子宜臼立伯服为太子。宜臼逃奔申国,申侯联合缯国与犬戎攻入镐京(今陕西西安)。公元前771年周幽王与伯服均被犬戎杀死于戏,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郑、卫、晋等诸侯立宜臼为周平王平王东迁,定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西周灭亡。

------------------

西周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宗周)(今陕西西安西南);周成王五年,营建都城洛邑(成周)(今河南洛阳);

东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东迁,定都雒邑(成周)(今河南洛阳),此后周朝的这段时期称为东周。史书又将西周和东周合称为两周。

周文王姬昌(约前1152年―约前1056年),姬姓,名昌,岐周(今陕西省岐山县)人。周朝奠基者,周太王之孙,季历之子,周武王之父。又称周侯、西伯、姬伯,周原甲骨文作周方伯。前1043年,周武王崩,子姬诵继位,是为周成王,

成康之治

前1021年,周成王崩,其子姬钊周康王继位,公元前996年,周康王崩。公元前1042年至公元前996的四十六年间,天下安宁,刑错四十馀年不用,周公还政周成王,周朝进入巩固时期, 史称“成康之治”。

康王二十五年(前996)周康王去世,周康王姬瑕昭王继位。

周昭王(?~前972年),姬姓,名瑕,岐周(今陕西省岐山县)人。周朝第四任君主,周康王姬钊的儿子。周昭王三次南征江汉以南地区,周昭王二十四年(前972)昭王末年,夜清,五色光贯紫微,昭王南巡不返”最后一次周昭王还师渡汉水时,遇天灾溺死,三军覆没。其子年已五十姬满周穆王继位,穆王西伐犬戎,南征荆楚。

-------------------------

西周分封制

西周的分封制称为封建,即封邦建国。

西周实行分封制,它与嫡长子世袭的宗法制紧密结合。卿大夫在各自封地里又是同姓宗族的大宗,其封爵仍由其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余庶子作为小宗分封为士。这样,根据宗法制和分封制,便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各级宗族贵族组成的金字塔式等级制机构。各个等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既是大小宗关系,也是上下级关系

所封之地称为“诸侯”(“诸侯国”、“封国”),统治诸侯(王国)的君主被称为:诸侯王,君王,国君,称谓;

周天子,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周,行分封制,周天子为天下之主,共传30代37王。周平王以后,周朝君主大权旁落,但仍为名义上的华夏最高统治者

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异姓功臣贵族、同姓王室贵族、先代帝王后代和远氏族部落首领),到各地去做诸侯,建立诸侯国

周王先后分封的重要诸侯国有:鲁、齐、燕、卫、宋、晋等;鲁,燕,晋是周王姬姓封国。

春秋时期,周王室日益衰微,大诸侯国争夺兼并,形成了诸侯争霸的局面。葵丘会盟,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得到正式承认,标志着分封制极致灭亡。秦朝统一后,建立郡县制,分封制结

束。

周幽王姬宫湦(前795年?―前771年),姬姓,名宫湦(音shēng,一作宫生 [1]  ),周宣王姬静之子,母姜后,西周第十二任君主,前782年―前771年在位。

前782年,周宣王去世,姬宫湦继位,是为周幽王。771年,犬戎杀死姬宫湦,西周灭亡。姬宫湦死后,谥号幽王,

公元前771春,周幽王废嫡长子姬宜臼,立庶子姬伯服为太子,周幽王多次举烽火把诸侯骗来京师,以求褒姒一笑,史称“烽火戏诸侯”,诸侯们因此背叛了他。西戎的犬戎和申侯一起攻打周朝,在骊山下杀死了幽王,西周灭亡。诸侯共同拥立其子姬宜臼周平王继位。前770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定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

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诸侯。自此,秦国正式成为周朝的诸侯国。与此同时,虢公翰等王朝大臣立王子余臣为王,史称“携王”,这样便出现了“二王并立”的局面。但诸侯绝大多数只承认周平王,而不承认周携王。周平王21年(公元前750年),晋文侯杀周携王,结束了二王并立的局面。

************************************************

东周(770年——249年)

(770年——前476年(春秋)(前475年——-前249年(战国))

周幽王被杀后,申侯与缯侯与郑、卫、晋等诸侯大败犬戎,犬戎退走。郑、卫、晋等诸侯立周幽王太子宜臼为王,是为周平王,平王东迁,定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

与此同时,虢公翰等王朝大臣立王子余臣为王,史称“携王”,这样便出现了“二王并立”的局面。但诸侯绝大多数只承认周平王,而不承认周携王。周平王21年(公元前750年),晋文侯杀周携王,结束了二王并立的局面。

前441年,周贞定王崩,其有四子,长子姬去疾继位,即周哀王。三个月后,二子姬叔弑兄篡位,即周思王。五个月后,三子姬嵬又弑兄篡位,即周考王。姬嵬弑兄篡位之后,忧前事重现,

前440年,姬嵬周考王即位后,划王畿河南之地,封其弟揭于王城建(西)周国,疆域为瀍水以西、洛河以南,是为周桓公

桓公卒,其子威公代立。前367年,威公卒,公子朝代立,即西周惠公。

公子根遂叛。赵成侯与韩懿侯乘乱侵周,分周为两,逼周显王封公子根于巩,建(东)周公国,即东周惠公

周显王(?-前321年),又称周显圣王或周显声王,华夏族,姓姬,名扁,东周君主,在位48年,为周烈王之弟

公元前369年,周显王即位。周显王二年(前367年),显王将最后的王畿之地封周国公子根于巩,建东周国,周王仅余成周王宫,寄居于东周国。周显王十三年(前356年),秦国商鞅变法。周显王十六年(前353年)发生桂陵之战,周显王二十八年(前341年)发生马陵之战。

东周朝自周平王东迁洛邑以来,先后经历十二王——平、桓、庄、釐(僖)、惠、襄、顷、匡、定、简、灵、景。当东周朝第十三代王周悼王继位时(公元前520年),周朝王室发生了王子朝之乱。此次内斗持续了四年,直到公元516年才被东周朝第十四代周敬王借兵平定。为了防备王子朝卷土重来,周敬王便将居所东迁了二十里,来到了成周城(白马寺东,孟津县金村,翟泉一带)。周敬王之后,东周朝又二传至周贞定王

公元前441年周贞定王死后,大儿子姬去疾继位,即周哀王。二儿子姬叔发动兵变,弑兄夺位自立,是为周思王,姬嵬又杀死周思王篡位,是为周考王,为了防备老四再来一回兵变,周考王便将老四姬揭册封在“河南”,即是上文提到的王城。从此,东周朝之西周公国便就此开国。

前367年,东周朝的天子为周显王封赐姬根为诸侯。

此时,周显王也仅仅剩下了成周王宫一处芝麻小地。这时,距离西周公国开国过去了73年。周天子显王已无尺寸之地,只好寄居在东周国。东周朝至此真正是名存实亡了。东周朝后一任王周赧王继位的第七年(公元前308年),东周朝三代天子已经寄人篱下长达60年。

公元前256年,秦军攻打西周国。历四主,国祚184年的西周国纳土归降,寄居在西周国长达52年的周赧王和西周武公一起成了秦国俘虏

西周国之灭,亦是东周国灭亡之始。7年后,即公元前249年,秦国攻灭历三主,国祚118年的东周国。

贾谊的《过秦论》中有一句话,“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 指东周朝时立国于今洛阳地区的两个诸侯国——西周国和东周公国。将东周朝仅剩的土地全部封赐给了姬根,是为东周公国

桂陵之战是历史上一次著名截击战,是发生在河南长垣西北。公元前354年(周显王十五年),魏围攻赵都邯郸,次年赵向齐求救。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援救。孙膑认为魏以精锐攻邯郸,国内空虚,于是率军围攻魏都大梁,使魏将庞涓赶回应战。孙膑却在桂陵(一说山东菏泽,一说河南长垣)伏袭,打败魏军,并生擒庞涓。孙膑在此战中避实击虚、攻其必救,创造了"围魏救赵"战法,成为两千多年来军事上诱敌就范的常用手段。

马陵之战

马陵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设伏歼敌的战例,这次战役中孙膑利用庞涓的弱点,制造假象,诱其就范,使战局始终居于主动地位。

公元前343年,魏国为了补偿在桂陵之战损失,发兵攻打韩国。齐威王待魏韩火拼后以田盼为主将,田婴为副将,孙膑为军师攻打魏国。魏国派太子申来抵挡,在马陵全军覆没,随之田盼又以"减灶"之策诱魏国庞涓中计,追至马陵(在今河南范县城西,原属山东省)中伏身亡,齐军乘胜追击,俘太子申,但未全歼魏军。

---------------------------------

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的春秋时期,

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的战国时期。前221年秦来齐统一中国。

公元前438年,韩、赵、魏三家分晋,晋幽公仅余绛、曲沃两地。

公元前403周威烈王册立韩、赵、魏三家为侯,从此时进入战国时代

公元前440年,周考王分封其弟姬揭于王城,建立周国(西周公国)。

周朝灭亡

公元前440年,周考王分封其弟姬揭于王城,建立周国(西周公国)。

前367年,周公国公子根叛乱,赵国与韩国支持公子根,逼周显王封姬根于巩。至此,周朝王畿分属西、东两周公国,周王仅余成周的王宫寄居于东周公国

前307年,秦军逐周赧王出王宫,周赧王迁居西周公国的王城。

前256年,秦灭西周公国,周赧王病逝,西周灭亡。

前249年,秦灭东周公国。周朝灭亡。

公元前249年战国七雄混战时期。

公元前230年秦国灭韩至公元前221年灭齐结束,东方六国先后为秦统一,建立起了一个中央集权国家。

--------------------------------------

郑庄公称霸--周郑交质。

西周灭亡后,诸侯迎立天子东迁,郑国在周平王东迁以后,郑国的郑武公、郑庄公父子把持了王朝的大政。大肆扩张,使郑国成为春秋初年一个强国,号称小霸。引起了周平王的不满。

但是由于后来周平王又宠信他人,周王室和郑国的关系开始恶化,以致后来发生了郑庄公与

周平王交换人质的事情。

前720年,周平王崩,周桓王继位。公元前719年(周桓王元年)周桓王要将朝政大权交予虢公林父,郑庄公得知后,派兵割了周王室温地(今河南省温县)的麦子以及成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的禾稻,致使周、郑矛盾更加尖锐。

郑国虽然在公元前806年(周宣王二十二年)才被分封立国,但由于其开国君主郑桓公姬友为周厉王的幼子,与周王室关系亲近,因此被委任为王室卿士,主持周室中枢大政。

繻葛之战使周天子威信扫地,只有周天子拥有制作礼乐及发令征伐的权力的传统从此消失。继郑国之后,齐国、晋国、楚国,秦国等大国先后兴起。诸侯争霸,周王室无力征讨,天子之位,形同虚设。周懿王死后,周恭王姬燮继位,但太子年幼懦弱,周恭王之弟、周懿王之叔姬辟方乘太子姬燮年幼懦弱,乘机夺取王位,是为周孝王。周孝王姬辟方死后,诸侯拥戴被剥君位的姬燮即位周夷王。周夷王姬燮,西周第九代国君。(前885-878年 ),

齐桓首霸

公元前685年,齐桓公继位,以管仲为相,迅速成为华夏各国中最富强的国家。然后就打起了“尊王攘夷”的口号,周僖王三年(公元前679年)成为霸主周惠王二十一年(公元前656年),齐桓公带领八个诸侯国的联军,以优势兵力迫使楚国屈服,订立了召陵之盟,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晋国灭南虢国

虢国:中国周朝时期的诸侯国,前后有五个虢国,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周文王的两个弟弟虢仲、虢叔分别被封为虢国国君。

东虢国(前1046年--前767年虢仲封于制邑,建立东虢国。周平王四年(前767年),东虢为郑国所灭。平王乃复封其后裔虢序于夏阳(今山西省平陆县),称北虢,(前767--前658年)北虢逐步衰落后,依附于南虢。公元前658年,北虢亡于晋国

西虢国。(前1046年--前655年)虢叔封于雍邑,建立西虢国。虢叔姬姓,名不详,周文王的弟弟,季历的第三子,周厉王三年,讨伐淮夷。厉、宣之际,西虢东迁河南三门峡一带立国,史称南虢国,()定都上阳。公元655晋献公采用假道伐虢之计,灭亡了南虢国,末代国君虢公丑携贵族逃往东周京师洛邑,晋军回师途中顺便灭亡了借道给晋国的虞国。

因"虢"、"郭"音同,又称"郭公"。其后代就以郭为姓,虢叔为郭姓的受姓始祖

宋襄公试图称霸

商朝后裔的宋襄公以拥立齐孝公、平定齐乱之功,试图再次大会诸侯以称霸,但宋国实力不足,宋襄公十五年(公元前638),宋楚两军交战于泓水(今河南商丘)。宋军大败,宋襄公大腿中箭,次年因伤重而死,伤重期间善待了流亡的晋国重耳(后为晋文公)。楚成王虽称雄一时,奈何先后碰上齐桓公和晋文公,楚国先后被齐国和晋国压制 。

晋文制霸

公元前636,晋献公子重耳在秦穆公派出的军队护送下继承晋国君位,是为晋文公。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3),楚军包围宋国都城商丘。次年初,晋文公率兵救宋,在城濮之战大败楚军,成为霸主

晋献公子重耳,晋、楚两国在卫国城濮争霸战大败楚军,

城濮之战,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2年)晋、楚两国在卫国城濮(山东鄄城西南)地区进行的争夺中原霸权的首次大战

晋献公子重耳,率兵救宋,在城濮之战大败楚军,成为霸主。

退避三舍:晋公子重耳遵守诺言,救宋抗楚战退避三舍(九十里)避与楚战。

公元前628年,仅仅做了四年诸侯霸主的晋文公去世,他的儿子驩继位,史称晋襄公。崤之战:春秋时期秦晋争霸战争中的一场决定性战役。

周襄王二十五年(公元前627年),秦穆公趁晋丧而派兵偷袭郑国,后因郑有备而退回。晋襄公率军在晋国崤山(今河南省洛宁县东宋乡王岭村交战沟)隘道设伏全歼回师的秦军,俘虏秦军三帅。崤之战:春秋时期秦晋争霸战争中的一场决定性战役。周襄王二十五年(公元前627年),秦穆公趁晋丧而派兵偷袭郑国,后因郑有备而退回。晋襄公率军在晋国崤山(今河南省洛宁县东宋乡王岭村交战沟)隘道设伏全歼回师的秦军,俘虏秦军三帅。

公元573年(晋厉公八年)闰十二月乙卯日。公元前572年(晋悼公元年)正月乙卯日,栾书和中行偃将晋厉公杀死,只用一辆车陪葬他。

晋悼公再霸中原

晋悼公九合诸侯。晋国霸业复兴。晋悼公姬周,晋襄公的二儿子,前573年至前558年在位,前558年卒,年仅29岁。他的文治武功引领晋国再次走向全盛,铸造军国霸权,挟天子而令诸侯,和戎狄以征四方,最终得以再次称霸中原

秦霸西戎

秦穆公在晋文公死后,与晋的崤之战、彭衙之战,秦军败后。转而向西吞并戎狄部族,称霸西戎

楚子问鼎

楚国在城濮之战后,韬光养晦,向东发展,灭了许多小国,势力南到今云南,北达黄河。周定王十年(公元前597年),楚与晋会战于邲,大胜。不久又进兵围宋,晋人不敢去救,于是中原各小国纷纷归向于楚,楚人称霸中原。

弭兵会盟

周简王七年(公元前579年)和周灵王二十六年(公元前546年),举行了两次“弭兵”会盟,此后战争大大减少。 

吴越之霸

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年),吴王以伍子胥为大将,统兵伐楚。周敬王二十四年(前496年)吴军挥师南进伐越。越王勾践率兵迎战,越大夫灵姑浮一戈击中阖闾,阖闾因伤逝世。

周敬王二十六年(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为父报仇,兴兵败越。勾践求和。吴王拒绝了伍子胥联齐灭越的建议,接受越国求和,迫使越王勾践向他称臣。继续转兵向北进击,大败齐军,成为小霸。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勾践在中原会盟诸侯内部空虚的时机,消灭吴国,夫差羞愤自杀。勾践北上与齐晋会盟于徐,成为最后一个霸主

**************************

华胥氏

华胥氏,简称华胥,最早见于《列子·黄帝》。相传是中国上古时期母系氏族部落的一位杰出女首领是伏羲与女娲之母。她生在一个叫华阳的地方,有了华胥后改名(华胥国),

华胥国

华胥国又称"华胥古国";存在于距今6584----6374年前的前仰韶-大地湾文化时期,是中国上古时代由华族女首领华胥氏建立的一个以华阳故城(位于河南省新郑市郭店镇华阳寨村)为核心的城邦国家。

华胥国先后与今河南地区的燧明国和今山东地区的古雷国联姻,诞生了伏羲及女娲

华胥与雷泽氏之子伏羲氏后来继承了华胥国的首领之位,并将燧明国与华胥国合二为一,以"龙"为图腾;定都于宛丘古城(今河南淮阳平粮台遗址)建立了罗奉国(伏羲王朝),乃是中国历史上统一国家的最早雏形。

徐偃王,嬴姓徐氏,生卒不详,名子诞,西周时徐戎的首领

***

徐国:享国(前2159-前512年)

前512年为吴国所消灭,享国1647

徐国,夏朝至西周时期诸侯国伯益之子若木为徐国开国君主,都城为徐城(今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周敬王时期,512年为吴国所灭,徐国灭亡,历四十余君,享国一千六百余年。

徐国是夏朝所封的诸侯国。周初,在江苏泗洪县一带为中心,建立徐国,在周穆王时期,才肯臣服于周朝。徐国在东夷中最为强大,春秋时为楚国所败,公元前512年为吴国所消灭。

夏禹时,伯益因辅佐治水有功,其子若木被封于徐(今邳州、郯城一带),建徐国。其后,历夏、商、周三代,徐国都是诸侯国之一。徐国因九州之一的徐州而得名。

周穆王时,曾派兵讨伐徐国,想要令他臣服,没有成功。到春秋时期,徐偃王时,向他朝者的国家有32国(《韩非子》作36国)。周穆王打败徐国以后,徐偃王于彭城(今江苏徐州)一带山林隐居。于是,周穆王封他的子孙为徐子,继续统治徐国。

伯益,皋陶之子,东夷族首领少昊之后,伯益生有三子,长子大廉,为鸟俗氏,廉氏,赵氏是其直接的传人;次子若木,为费氏,若木在夏启九年(中国断代工程计算为2061),被启封在徐(徐戎,今淮河流域,郯城一带)。三子元仲,是伯益与舜女的嫡子,

燧人氏(配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少昊(又名玄嚣,黄帝长子)—蟜极—帝喾(名姬夋,又名姬夔kuí)—契(约前2096--前?年在位)—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冥(前?年--前1875年在位)—王亥(又名振,前1875年-前1775年在位)—上甲微(前1770年-约前1720年在位)—报乙—报丙—报丁—主壬(也作示壬)—主癸(也作示癸,前?年—前1675年在位)—商太祖成汤(商朝首任帝王)—太丁、外丙、仲壬。

-----------------------------------------------

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年),

经过春秋长期激烈的争霸战争,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中国进入战国时期。

主要的诸侯国有齐、楚、燕、韩、赵、魏、秦等七国,历史上称之为“战国七雄”

三家分晋

在晋文公回晋即位之后,有不少随从随他回国,结果这些人的后代们经过长期征战的洗礼,渐渐在晋国成为贵族。公元前550年至公元前497,晋国国政把持在范氏、中行氏、赵氏、韩氏、智氏、魏氏等贵族手上。公元前455年,晋国贵族只余下智、赵、魏、韩四家氏族。智氏出兵攻赵氏,并胁迫魏韩两氏出兵。战事持续两年,赵氏游说魏韩两家倒戈,灭智氏,瓜分智地并把持晋国国政。

公元前438年,韩、赵、魏三家分晋,晋幽公仅余绛、曲沃两地。

公元前403周威烈王册立韩、赵、魏三家为侯,从此时进入战国时代

公元前440年,周考王分封其弟姬揭于王城,建立周国(西周公国)。

魏国称霸

魏国在头两位君主魏文侯及魏武侯之时。魏文侯任用李悝、吴起、乐羊、西门豹、子夏、翟璜、魏成等人,富国强兵,抑制赵国,北灭中山国(今河北西部平山、灵寿一带),西取秦西河(今黄河与洛水间)之地,连败秦、齐、楚诸国,开拓大片疆土,使魏国一跃为中原的霸主。到魏武侯之子魏惠王在位的时候,魏国已经称霸中原长达百年。公元前343年,魏惠王率领诸侯朝见周天子,正式标志着魏国成为新一代的霸主。

齐秦称王

齐国传至齐威王时,任用田忌、孙膑为将,齐国遂变得强大。公元前353年,齐国大败魏国于桂陵。前341年,齐又大败魏军于马陵。前334年,威王与魏惠王“会徐州相王”,正式称王。

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秦军联韩魏攻打齐楚,败义渠国,吞并巴蜀,掌控了山东诸侯。

楚国复兴

公元前400年,自晋分家的韩、赵、魏三国屡次联军攻楚。至楚威王时代,楚国的领土已扩张至巴国,逼近越国、兴盛一时。公元前306,楚怀王派大臣昭滑率军攻占越原吴国统治的地区,并设立江东郡

周朝灭亡

公元前440年,周考王分封其弟姬揭于王城,建立周国(西周公国)。前367年,周公国公子根叛乱,赵国与韩国支持公子根,逼周显王封姬根于巩。至此,周朝王畿分属西、东两周公国,周王仅余成周的王宫寄居于东周公国。前307年,秦军逐周赧王出王宫,周赧王迁居西周公国的王城。

前256,秦灭西周公国,周赧王病逝,西周灭亡。249年,秦灭东周公国

公元前230年秦国灭韩至公元221年灭齐,东方六国先后为秦统一,建立起了一个中央集权国家。

---------------------------------

虢国:中国周朝时期的诸侯国,前后有五个虢国,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周文王的两个弟弟虢仲、虢叔分别被封为虢国国君。

东虢国(前1046年--前767年虢仲封于制邑,建立东虢国。周平王四年(前767年),东虢为郑国所灭。平王乃复封其后裔虢序于夏阳(今山西省平陆县),称北虢,(前767--前658年)北虢逐步衰落后,依附于南虢。公元前658年,北虢亡于晋国

西虢国。(前1046年--前655年)虢叔封于雍邑,建立西虢国。虢叔姬姓,名不详,周文王的弟弟,季历的第三子,周厉王三年,讨伐淮夷。厉、宣之际,西虢东迁河南三门峡一带立国,史称南虢国,()定都上阳。公元655晋献公采用假道伐虢之计,灭亡了南虢国,末代国君虢公丑携贵族逃往东周京师洛邑,晋军回师途中顺便灭亡了借道给晋国的虞国。

因"虢"、"郭"音同,又称"郭公"。其后代就以郭为姓,虢叔为郭姓的受姓始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口气看完东周515年历史
西周东周之间,有一段两王并立的历史,史书却不记载
中原两周列国源流述略(上)
王权衰落——周天子为何渐渐失去对诸侯的控制权
战国四公子名扬天下,周天子的王子们在干什么,说起来伤心
周朝历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