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通胀略超市场预期,并非当前债市核心因素,坚定看好债券投资价值

作者:邓海清,“海清FICC频道”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陈曦,“海清FICC”大资管频道研究员

中国10月CPI同比1.9%,预期1.8%,前值1.6%,10月CPI环比上涨0.1%。中国10月PPI同比6.9%,预期6.6%,前值6.9%,10月PPI环比上涨0.7%。

1、10月通胀数据再次走高,且小幅超市场预期,反映出通胀压力正逐渐显现,可能主要在于两方面因素:一是经济走好及供给侧改革下,不少非食品行业通胀压力凸显,这反映为非食品同比为2011年以来的历史最高水平;二是一直来食品价格下跌形成的“价格洼地”,出现了一定的修复,两者共同推高了通胀水平。

至于未来的通胀压力,海清FICC频道认为,未来随着经济、大宗商品价格的逐步回落,非食品同比与PPI同比可能并不会“一骑绝尘”,通胀压力上有顶,市场不必对此过度担忧。

2、10月CPI同比1.9%、环比0.1%,小幅超市场预期,主要在于食品价格的回升,尤其是鲜菜、鲜果的明显超季节性。从数据上看,一方面,非食品同比居于高位,但10月环比并没超季节性,这表明非食品价格的上行主要在于基数效应,而非新增的价格上行,至于非食品价格的高位,可能与油价上涨带动交通工具用燃料,以及人口结构趋势下医疗服务的快速上涨有关。

另一方面,食品同比处于历史低位,但10月环比却明显超季节性,这反映出10月CPI同比超预期主要在于食品价格因素,这可能与食品价格的“价格低洼”有关,且10月食品价格上行相对温和,在经济内在结构大幅转型之前,食品价格均不会产生过大的通胀压力,食品价格相对可控。

总体上,10月CPI同比超预期,主要在于食品价格的修复,此外,之前不少非食品细项由于顺周期、再叠加油价带动交通燃料等细项上涨,共同导致了近期的通胀压力。但未来随着经济、大宗商品价格的高位回落,以及食品上行空间有限的情况下,通胀压力上有顶。

3、10月PPI同比6.9%,超市场预期,且在高基数效应下,依然强劲上涨,主要与2017年7月以来新一轮的环保限产、供给侧改革,与原油价格的快速上涨,大幅推升了黑色、有色商品价格的大幅上涨有关。从PPI趋势来看,由于去年基数逐渐走高,以及随着大宗商品价格的高位回落,PPI高点将逐渐显现。

4、至于央行货币政策,我们认为,无论是央行货币政策、通货膨胀、公开市场操作走势,都仍然以“稳”字为核心,“不松不紧”才是主基调。尽管10月CPI、PPI均超市场预期,但随着经济、大宗商品价格的高位回落,通胀压力上有顶,从历史经验来看,CPI同比不超过2.5%,央行一般不会通过收紧货币来控制通胀压力,因此,从通胀上看,货币政策进一步收紧的概率较低,“不松不紧”是货币政策主基调。

5、对于债券市场,3.8%以上国债闭着眼睛买!关于2017年四季度债市走势,我们的观点是,未来债券市场“由熊转牛”有三种情形:(1)央行重新开始信贷额度管理,改变“宽信贷、紧货币”的局面;(2)央行回归中性货币政策,稳定市场长期资金面预期;(3)经济出现回落,货币政策重新宽松。

虽然目前债券市场已经逐渐关注未来的通胀压力,但更多注意到通胀数据的回升仅是由于2017年上半年存在“价格洼地”,形成的价格的逐渐回升,而不是明显的篮子商品价格飞涨。在通胀压力上有顶的情况下,通胀并不会成为压制债券市场的核心要素。

我们重申观点,目前已经在经济基本面、央行货币政策上出现了明显好转的边际变化,对债券市场走好形成支撑。随着未来10月经济数据的大概率走弱,将再证伪新周期,国债3.8%以上闭着眼睛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食品价格跌幅扩大,非食品价格持续上行
市场通胀担忧落空,重申2018年最确定、最好的投资机会是利率债
诸建芳:通胀再思考
央行开展1年期MLF操作5000亿元 操作利率2.75%
去通胀压力将促再次降息
国泰君安花长春:PPI上行短期难以引起货币政策紧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