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十年对越作战,他们是唯一一支参加了老山地区全部作战的部队

作者:旱地雪狼

———————— ————————

边防十五团,曾用番号成都军区守备第一师二团,对外番号35550部队,后为文山军分区边防2团,对外番号77322部队。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唯一一支参加了老山地区全部作战的部队。老山、东山、者阴山、扣林山,一座座轰轰烈烈的山,一座座英雄辈出的山。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是云南省军区边防十五团的防区。他们长期坚守在战区,默默奉献,甘做配角。轮战部队走了一批又一批,唯有这支部队,一直坚守在最前线。

边防十五团组建于1956年4月,前身是13军39师115团二营及思茅边防军分区公安边防37师部分官兵组成,组建驻地西盟瓦族自治县。1956年4月至1969年5月驻守思茅地区西盟县;1969年5月至1979年4月驻守德宏州潞西县。1979年4月,边防十五团被紧急从美丽的西双版纳调防至老山地区。为保卫祖国边疆和领土完整,边防十五团迅速在老山地区180多公里的边防线上构筑工事,展开设防。其防区东起者阴山脚下的八布,西至海拔2000多米的母鸡坡,近300公里的防线全都要靠他们去守卫、去防御。

1980年11月7日,云南省军区作战部门根据司令员张海棠关于“骑线点,我军不占领越军就要占领,攻击时必然要付出更大的牺牲,应先予以占领或封锁”的指示,给边防15团下达紧急命令:“你团务于11月8日20时前完成对1175.4高地的地雷封锁,不得有误”。

11月8日,团司令部电令5连:“奉军区指示,根据对敌斗争需要,命令你连组织人员于11月9日10时前占领1175.4高地,完成布防任务及做好长期坚守准备”。2营营长杨恒接到命令后,亲自到5连组织了支精干小分队,由副营长张阿林、5连副连长李世荣、排长夏天光率领,开上了1175.4高地。

11月18日,越军一股武装人员,向张阿林、高永年等5人的埋雷组展开突然袭击,战士高永年端起埋雷组唯一的一支冲锋枪,不顾个人安危边射击边向敌人扑去营救战友。在撤退途中,其腿部中弹,倒在雷场,触雷牺牲。

19日清晨,数倍于我的敌人冲向了1175.4高地,并步步逼近阵地,在抗敌进攻时,排长夏天光中弹牺牲,在紧急关头,营长杨恒带领支援分队奔赴了阵地,击退了越军的进攻。

5连被誉为“八十年代上甘岭”连队。

1981年1月27日,昆明军区下达歼灭上扣林以东越军据点的预先号令。决定由陆军第14军42师126团担任主攻任务,边防第15团炮兵营编入第126团炮群,归该团指挥。据点攻克后由126团坚守1个月,再由边防15团接替坚守。

5月7日6时30分,步兵第126团对扣林山主峰1705.2高地越军发起了进攻。边防15团投入14个连队、452门火炮,分别在6个方向、22个点上实施佯动,另有586名官兵直接配属125团攻打扣林诸高地。团炮营主要任务是:对船头、老山和662.6高地实施炮击;对清水地区实施拦阻射击和压制敌纵深火炮。5月7日至8月7日,历时3个月,全营对19个目标进行60次射击。共发射炮弹1304发,毙伤敌80余人,压制敌观察所2个,迫击炮阵地1个,击毁105榴弹炮7门,压制摧毁敌炮阵地13个,土木质发射点7个,坑道4个,掩蔽部4个,堑壕510米,盖沟250米,单人掩体170个,击毁运输车一台,拦车队4次51辆,军车8次15辆。

5月24日,8连2排奉命组织24人的巡逻小分队,在指导员叶本森的带领下,到1160高地和老邓弄一带进行搜索巡逻,当小分队行至老邓弄时,突然与潜与我境的5名特工人员遭遇。此战毙敌5名,其中1名中尉连长,缴获“五.四式”手枪一支,苏制冲锋枪4支,子弹144发,手榴弹12枚,望远镜1具,军用地图1份,匕首及其他物资一部分。我方亡伤各1人。

7月1日,边防15团3营奉命接替126团在扣林地区的防务,第14军混合炮营转隶该团指挥。团长张清汝率机关人员在猛硐开设前线指挥所,直接指挥扣林地区的战斗,接替扣林山地区防务后,扣林官兵顶住了越军100余次炮击,粉碎敌50余次偷袭,牢牢守住了扣林山,并破袭1442高地,巩固了已得阵地,多次受到总部和两级军区首长的表扬。

1984年4月25日19时,7连124名官兵奉命乘车离开驻地夭六,于20时到达芭蕉坪,20时30分,7连官兵在夜幕掩护下向1019高地秘密开进,于26日9时55分顺利占领1019高地。7连在1019高地潜伏7天7夜,战斗打响后又坚守阵地10天10夜,顶住了敌2500余发炮弹的轰击,粉碎了2次偷袭,11次进攻,毙敌66名,伤80余名,击毁敌轻重机枪各1挺,缴获轻机枪2挺,冲锋枪4支和部分弹药物品。战后,昆明军区给7连记集体一等功1次,中央军委授予该连“边防钢七连”荣誉称号。

1984年4月28日的老山拔点作战,边防15团配属14军40师参战,主要任务是牵制1426高地的越军。为保障老山主攻部队的右翼安全,团12连奉命首先攻占12号界碑附近的7、8、11、15号高地,尔后攻占1426高地。4月28日凌晨,4时20分,12连按计划一举攻占了12号界碑附近的7、8、11、15号高地。11时20分,团首长命令12连迅速攻占1426高地。该连立即调整部署,由1排加强工兵、重机各1个班,担任攻击任务,2排接替1排坚守7、8、11、15号高地。11时55分,副连长陆增平带领1排沿山背经负1号地区逐点搜索。17时48分,尖刀班摸入敌第1道堑壕,17时50分,1排控制了整个高地,并向负2、3号高地搜索前进,分队在向负3号高地前进中,6名战士触雷负伤,指挥员立即组织抢救伤员,调整力量,以火力压制负3号高地之敌,掩护分队攻击,分队获占负3号高地后,在搜索中缴获枪榴弹12枚,手榴弹70余枚,还有一部分文件、书信、教材、密语等。

29日18时30分, 12连又奉命占领13高地,该连经调整部署,冒着敌人炮火连夜开辟通路,尔后向敌阵地摸进,于30日凌晨6时,占领了13号高地。保障了老山主攻部队的侧翼安全。从5月2日起,在老山、者阴山地区全面转入防御。团前指率3、4营防守1426高地、扣林地区。团指挥组率2营防守1019高地,1175.4高地和马店地区。5月13日,18连在连长甘正良的率领下,开上1019高地,增援7连战斗。5月5日陆军第40师第122团配属边防第15团100迫击炮连,攻占八里河东山。

7月12日,敌第二军区前指直接指挥313师266团、314师818团,316A师174团,356师876团、312师141团及821特工团,198特工团1 个营,向我老山、662.6高地、那拉口子、八里河东山发起了大规模的全面进攻。在八里河东山方向,14军41师率122团、边防15团2个连靠前配置以2个步兵营作为第二梯队,在老邓弄至白石岩地段展开配置,向北侧边境警戒。7月12日13时12分,敌约一个连的兵力进攻我30号高地,边防15团18连在炮火支援下,于16时45分击退敌之进攻,毙敌19名,伤敌40余名,缴获60迫击炮1门,至此,敌停止了向八里河东山的牵制性攻击转为炮击。 

经过14小时的激战, 行谋已久企图攻占老山,且规模甚大的“84-MB―北光”计划破产。我军阵地前敌尸横遍野。7月22日,昆明军区司令员向边防第15团团长蒙利兴下达口述命令:“西边的门已关紧,东边的门未关紧,你团迅速攻占13号界,关紧这扇门。”

据此,边防第15团5、9连于8月4日攻占了13号界碑,迫使敌后撤,控制了反阳地区。为保障船头,那拉防御阵地左翼的安全和友邻拔除敌东山观察所创造了有利条件。8月4日,陆军第11军接替14军在老山地区防御,并指挥者阴山方向的防御,边防15团改为配属第11军作战。

11军接防后,为改善防御态势,不断给敌以军事压力,开始对我防御前沿敌部分目标实施主动出击。为此,边防第15团加强了对扣林方向间隙地区的控制。基本上堵死了敌可能进入的通道。

1984年12月9日,陆军第1军接替陆军第11军在老山地区防御,并指挥边防第15团。1军接防后,分别于1984年12月21日和1985年1月15日抗击了越军2次团规模的进攻。1985年2月11日,陆军第1军组织陆11师、36师、边防第15团1个加强连的兵力在5个地区,对敌18个据点进行了出击作战。团15连于当日5时5分攻占扫果屏地区,于14时撤回,毙敌4名。

1985年5月8日开始,陆军第67军开始接替第1军在老山地区防御任务,至29日接防完毕,边防第15团配合陆军第67军作战。为扩大战果,7月中旬,团长蒙利兴率作训、炮兵股长等人翻越205高地出境,对敌龙井地区实施抵近侦察,发现敌阵地为梅花阵地。地形极为复杂,对步兵极为不利,便决定采取炮击方法歼灭敌人,炮击中,毙敌28。10月,团炮营炮击达莫扣地区,毙敌20余人;12月,152榴弹炮连炮击戈摆大桥,毙敌24名,伤敌27名;1985年11月3日凌晨3时,越军982团1个加强特工排,从1495高地分3个方向向我12号界阵地偷袭,14连击退敌进攻,毙地4名。

1986年1月8日,12连出击1495高地敌据点,共歼敌22名,同年3月前完成了出击老虎山,1420、苞谷洞、高棚之敌据点的作战准备工作,大量牵制了当面越军兵力,有力地配合了主战场行动。1986年4月30日,陆军第47军接替了67军任务,并于1987年4月30日将防务移交27军。团队继续在侧翼配合两集团军作战,团炮营、机炮连多次奉命执行炮击作战任务,毙伤敌数名。

1988年4月30日,步兵第37师加强112团、集团军地炮旅和工兵团接替27军。边防15团配合37师展开反敌侦察渗透活动。这一时期我军在逐步降低战场温度的同时,积极主动歼敌,保持了边境一线的军事压力,较好地配合了政治外交斗争的需要。

1989年10月13日,成都军区守备第1师2团(原边防十五团),师独立第2营、炮兵营、侦察队、工机连,守备1、3团工兵排和侦察队,配属40师119团,炮兵团1个122榴炮营和师工兵营,全面接替步兵第37师老山战场防务。

1990年2月13日,越军以一个排的兵力对我3连B64、66号阵地实施偷袭,该连2排发现敌情后,迅速占领阵地,进行还击,取得了歼敌5名的战果,受到省军区前指的通报表扬。1990年9月和1992年3月,团奉命先后组织人员平毁了越南边民在楠木坪争议地区种植苞谷,以火力驱逐了在我662.6阵地前沿建房的越南边民,从而牢牢控制了战场的主动权,实现了军委对越保持适度军事压力的意图。

1990年,该团12连被中央军委授予“戍边英雄连”荣誉称号。1992年中,配属该部兄弟部队全部撤退归建,部分境外阵地被废弃,并在阵地修建永久工事,部队内部大换防,番号再次更换为文山军分区边防2团。1993年2月10日,随着中越关系正式恢复正常化,中央军委批复成都军区,正式解除老山地区防御作战任务,撤消云南省军区前指,边防部队转入正常守卫。停止空军航空兵和地空导弹部队在中越边境轮战。

至此,历时十年之久的中越边境战争结束。

———— 全文完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越反击战:被忽视的西线猛虎11军,封土之战,为何说它劳苦功高?
绝版档案:对越自卫反击战纪实
解放军1个连抗击越军4个连加特工队,守住阵地,打出边防钢七连
对越反击战,他1人毙敌18人,同事与他相处10年,才知他真实身份
激战62分钟毙敌61名伤敌43名,122团一举收复八里河东山诸高地
第67篇:老山作战不得不提的将军刘昌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